西藏吐蕃王朝,在公元7世纪时,崛起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雅隆河谷地带。虽然,松赞干布被公认为吐蕃王朝的实际创建者,但其实,自松赞干布祖父那一代,就已经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扩张。待松赞干布继位之后,经过数年奋战,统一了西藏地区的各部落。
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吐蕃王朝进入全面发展之中。松赞干布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向周边地区各民族学习,所以,西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大繁荣的局面。而藏民族的历史传记文学,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成为藏族文学史上第一批书面创作作品。
乔根锁在《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中如此写道:
“与汉族文化相比,西藏文化渗透着强烈的宗教精神,充满了浓郁的宗教气息。”
但是,在吐蕃王朝时期出现的史传文学,却比较少见宗教精神,尤其是史传文学中的历代赞普传略,洋溢着古代藏民独有的英雄崇拜情结。
一、史传文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因素
史传文学之所以能够在吐蕃时期产生并发展,有着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吐蕃时期安稳的社会环境、积极向周边地区的民族学习文化知识,以及英明赞普和英雄人物辈出。
首先,在吐蕃时期之前,西藏地区就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文明光芒。进入公元6--7世纪时,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社会文明也较之前出现了明显进步。吐蕃王朝的初期和中期,西藏社会处于安定平稳的状态,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取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相对平稳的社会环境,人们衣食较为丰足,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开始追求思想文化上的需求。这是史传文学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可见,任何一种文学形态的出现和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的和社会的因素。
其次,松赞干布兼并前后藏各个部落时,也会向周边地区进行扩展,这就会与周边地区的民族进行接触,这种接触既有经济上的往来,也有文化上的相互渗透。尤其是松赞干布与大唐和尼泊尔联姻之后,不同地区的先进文化陆续传入西藏地区,这其中自然包括优秀的文学作品。吞米桑布扎创制了藏文之后,吐蕃时期的文人们便开始尝试创作本民族的文学作品。只不过,此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严格说来更偏重于历史记叙,所以,就呈现出文学并重的特色。
再次,在国土扩张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英明智慧的赞普,还有很多英勇善战的猛将,这些英雄人物为藏族社会的繁荣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纵横驰骋,一路收服大小部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所以,这些英明赞普和勇猛武将,被广大的藏族民众所崇拜、所歌颂。文人们通过文学作品怀念英雄豪杰,而民间艺人则通过民歌来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这些都是吐蕃时期史传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二、历代赞普传略:吐蕃时期史传文学中的“文化价值担当”
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古代藏文书卷等历史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吐蕃时期的史传文学,而在这些史传文学中,又以赞普传略的数量和质量最为突出。
从讲述的内容上看,史传文学中的历代赞普传略,约略可以分为六种:
第一,《止贡赞普传略》。止贡赞普是吐蕃王朝时期的第八位赞普,如果说像松赞干布等赞普是因为文治武功而被记入史册,那么这位止贡赞普则是因为喜欢与人决斗,并因为决斗葬送自家性命,而被载入史册的。所以,与其他的赞普传略相比,《止贡赞普传略》的画风稍微有一些清奇。
第二,《达日年塞传》。根据史书上的记载,这位达日年塞赞普是一位生来就眼盲的人,经过吐谷浑的明医诊治之后,才得见光明并登上赞普王位。达日年塞在位期间,西藏地区大约三分之二的部落,皆归顺于他,吐谷浑王、象雄王、森巴王等地方首领,悉数归降。
《达日年塞传》主要记述了孙波邦国的君臣之间长期不和,孙波邦国的重臣见雅隆部落日渐强盛,便前来归顺。雅隆悉补野的部落首领达日年塞,准备与孙波邦国的重臣里应外合,一举攻灭孙波,可惜,达日年塞壮志未酬身先死。
第三,《纳日伦赞传略》。纳日伦赞是雅隆赞普达布聂赛之子,他与兄弟伦果并肩作战,攻下了孙波邦国。这位纳日伦赞也是不可多得的英明赞普,他带领雅隆部落的精兵猛将一路攻杀,夺取无数城池。
第四,《松赞干布传略》。松赞干布十三岁便成为赞普,在位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平定父族、母族的叛乱,收复达布、工布、娘布等部落和地区,处理了王室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斗争,迎娶大唐与尼泊尔的公主,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总之,松赞干布的丰功伟绩,几乎悉数记录在《松赞干布传略》之中。
第五,《赤都松赞与赤德祖赞传略》。这部传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赤都松赞身为赞普时,吐蕃王朝的重臣噶氏家族拥兵自重,掌握了实权,而赤都松赞只能韬光养晦,最终诛杀噶氏叛党,巩固了王室权力,并出征突厥、南诏等地。第二个部分,讲述赤德祖赞与唐王朝之间争夺西域的霸权,主要突出了赤德祖赞对外扩张的雄心,可惜,这位赤德祖赞最终被叛臣刺杀。
第六,《赤松德赞传略》。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吐蕃王朝迎来又一个发展巅峰。此时期,不仅吐蕃王朝国力强盛,文化一片繁荣,而且,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弘扬,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发展。《赤松德赞传略》便较为详尽地记录了赤松德赞对吐蕃王朝立下的不朽功勋。
三、历代赞普传略在西藏文史领域具有突出的地位
作为吐蕃时期史传文学中的耀眼明珠,历代赞普传略虽然只是具备历史文学的雏形,但它在西藏文史领域中,依然具有突出的地位,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和艺术特色。
1. 历代赞普传略,围绕着历史重大事件,塑造真实历史人物,虽然在细节描写上不一定精细到位,但却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吐蕃时期的珍贵史料。通过历代赞普传略,我们能够对吐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宏观上的把握。
在青藏高原那辽阔的大地上,居住着雅隆、苏毗、羊同、吐谷浑、达布、工布、娘布等部落,这些部落长年混战、相互厮杀,而历代赞普传略则以文学的笔调,记录了雪域高原逐渐统一的整个过程。
2. 塑造的历史人物鲜明而生动,在这吐蕃时期的史传文学中,有着极强的文学艺术价值。诚如佟锦华在《藏族古典文学》中所说:“当时的传记文学,以人物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历代赞普传略的重点是记录历史事件,但是,在这些传略中刻画人物的内容虽然不多,可主要人物的形象却鲜活生动,富有特色。
比如,在《纳日伦赞传略》中,讲到吐蕃王朝的君臣共同商议,如何平息达布叛乱,僧果米钦与琼布∙崩赛这两人进行了一番激烈讨论。琼布∙崩赛说话咄咄逼人,而僧果米钦则不慌不忙、机智应对,每个人的语言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给读者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3. 历代赞普传略采用是散韵结合的写作手法,即,用散文叙述事件的同时,插入诗歌式的对话。这样一来,行文就显得活泼灵动,充满韵律美感。历代赞普传略的这种写作手法, 是藏族散韵结合的文学形式,在书面创作中的首次应用。
历代赞普传略还有一个鲜明的文学特色,那便是朴素凝练的语言,以及明快的叙事节奏,这也体现出藏族民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在历代赞普传略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些宗教观念,不过,由于此时藏传佛教尚未形成,佛教文化对西藏地区影响不深,所以,历代赞普传略中反映的宗教观点,主要是原始宗教苯教的一些理念。作为西藏文学史上的早期作品,历代赞普传略体现出文史相融的特质,你既可以说它是文学作品,也可以认为它是史学文献。
吐蕃王朝与唐朝之间进行的文化往来最为密切、频繁,这从历代赞普传略中就可见出。因为,在这些传略作品中,不论是文字结构还是布局,均带有汉族史传文学的鲜明印记。
参考文献:
1. 乔根锁《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
2. 佟锦华《藏族古典文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