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
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
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
林冠群
[摘要]从事唐代吐蕃研究者所参考的基本史料中有不少失实之记载,惜至今仍未见有此方
面之专论,
仅散见于各类藏学的研究成果之中,且仍有前人时贤所未发现之错误,亟待修正.本文采用史
学方法,兼
取人类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之观点,以记载唐代吐蕃的诸基本史料,就唐代吐蕃
社会文化
的各个主题,诸如族属,国号,饮食,居住,文字,礼仪,妇女及政问题,宗教信仰及政教相关问题
姓氏及身
份分类,以及伦理亲情等,先撷录各书记载,再以唐代吐蕃所遗留的第一手史料——吐蕃金石
铭刻及敦
煌古藏文卷子,后期藏文文献(如《贤者喜宴》等),并参酌当代西藏社会的生活习惯,文化礼
俗及民情风
俗等,作为考据时之依据,予以辨正.
[关键词]唐代;汉文史料;吐蕃;社会文化;失实记载
[中图分类号]K28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nO’)一557(x)(2003)02一O020—23
一
,前言
吐蕃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同时未与中原直接接境,复因政治上并未形成统一体等诸多因素,
在唐
代以前,并未与中原王朝接触.直至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唐,蕃方正式接触.①当时李唐对
于吐蕃为
何种民族,属何性质的国度,均一无所知.待双方接触后,又因吐蕃特殊的地理环境,包括低氧,
酷寒,低
压,干燥,辐射强,多风暴,气候多变化等,再加上往吐蕃的路途险远,往返李唐京师长安及吐蕃
首府逻些
(今拉萨),往往耗时8—10个月.②复因吐蕃的生活方式,饮食等均与中原有极大的差异.基于
上述种种
①《资治通鉴》[z],卷一九四,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十一月甲申条,台北:逸舜书局.
②例如唐玄宗开元廿一年(公元733年)正月,李禺奉命使蕃,于当年九月前返抵李唐,耗mS
个月.例如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
年)--)1,薛景仙奉诏使蕃,于当年十一月还朝,费时1O个月.例如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O年)
五月,韦伦复使吐蕃,在蕃停留9天,旋即
返回,于当年十二月返抵唐朝,耗时8个月.又如唐德宗建中四年(公:~783年)七月,命李揆为
人蕃会盟使,李揆于德宗兴元元年(公:~784
年)四月返回李唐,计耗时1O个月.由以上诸例得知,往返长安与逻些之间,耗时短则8个月,
长则10个月
,
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21?
因素,遂使吐蕃成为汉史料记载中所谓的”绝域”,①唐人视之为畏途.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吐
蕃的汉史料
之中,对于吐蕃内部的记载,有许多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甚至有许多错误的地方,尤其是关
于吐蕃的社
会文化方面,不是语焉不详,易引起后人误解,就是完全与事实不符.
按今日西藏问题为国际所瞩目,对于如何解决西藏问题,主要关键之一在于从西藏历史的研
究着
手,方能找出问题的症结与解决之道.而且欲了解藏族史,以及解决当前汉藏关系问题,仍必
须由唐代吐
蕃着手.亦即今天西藏的许多问题,仍得由唐代吐蕃的历史之中,去寻求问题的源头.②由此
可以了解唐
代吐蕃的研究属重要课题,且具实用性.
吾人从事研究唐代吐蕃时所参考的基本史料就是《通典》,《旧唐书》与《新唐书》之《吐
蕃传》,《资治
通鉴》,《册府元龟》及《唐会要》等.然而,从中外学者长期努力之结果,发现其中有不少失
实之记载,③但
至今仍未见有此方面之专论,仅散见于各类藏学的研究成果之中,而且仍有前人时贤所未发
现之错误,
亟待修正.
众所周知,倘若基本史料错误,那么根据这些错误的基本史料所作的研究,对藏族误解将更形
深入,
自然无法获致吾人在史学研究所揭橥的标的——求真求实.甚且具有不良影响,也将造成研
究者徒费心
力,或导引至错误方向.
本文拟采史学方法,兼取人类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之观点处理史料,试图将汉文
史料
《通典》,《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唐会要》等有关唐代吐蕃
基本文献之中,对唐代
吐蕃社会文化记载失实或错误之处,找出较为妥适的修正.考据修正的方式,主要以史料学的
原则,以唐
代吐蕃所遗留的第一手史料——吐蕃金石铭刻及敦煌古藏文卷子为主要考据修正的依据,
并参酌当代
西藏社会的生活习惯,文化礼俗及民情风俗等,以作为考据时之思辨辅助.另后代的藏文文献,
如《贤者
喜宴》等,系出自藏族史家之手,其中偶有故老相传,或亲见遗文遗物,亦不宜忽略.
本文拟以记载唐代吐蕃的诸基本史料,就唐代吐蕃社会文化的各个主题,诸如族属,国号,饮
食,居
住,文字,礼仪,妇女及政问题,宗教信仰及政教相关问题,姓氏及身份分类,以及伦理亲情等,先
撷录各
书记载,再予以辨正.
二,吐蕃族属
有关吐蕃族属,各书记载如下:
《通典》卷一九o《边防六?西戎二?吐蕃》记载:”吐蕃在吐谷浑西南,不知有国之所由.或云
秃发利
鹿孤有子樊尼,其主俘檀为乞伏炽盛所灭,樊尼率余种依沮渠蒙逊,其后子孙西魏时为临松郡
丞,与主簿
皆得众心,因魏末中华扰乱,招抚群羌,日以强大,遂改姓为率勃野,故其人至今号其主日赞府,
贵臣日主
①侧如杜甫所撰《送杨六判官使西蕃》一诗中云:”……绝域遥怀怒,和亲愿结欢.敕书怜赞普,
兵甲望长安……”(见曹寅等编:’全
唐诗》[z],卷二二五,刊行者不详);另吕温所撰《代孔侍郎蕃中贺顺宗登极表》一文中云:”……
臣从役单车,闭留绝域,天崎缶日照,而别处
幽阴……”(见董诰编:《全唐文及拾遗》[z],卷六二五,台北:大化书局重编本).上引二则中之”
绝域”,均指吐蕃.另《册府元龟’卷六六二
《奉使部绝域》载:”韦伦,建中初,德宗选堪使绝域者,擢拜伦太常少卿,兼中丞,持节,充通和吐
蕃使…….”同书卷九八o’外臣部’通
好》载:”……伦一岁再往复绝域,戎夷奉教,无此之速者也.”(台北:大化书局,景明崇祯十五年
刻本)由上引数侧得知,唐人以”绝域”形
容吐蕃.
②如划界问题,参见欧阳无畏:《钵的疆域和边界》[A],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西藏研究》
[c],台北,1960 年,页138--145.
③侧如法国藏学家石泰安氏(R.A.stein)对汉史料所载唐蕃会盟仪式的修正(见石泰安着,褚
俊杰译:’唐蕃会盟考)[A],’国外藏
学研究译文集》[c]第七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O 年,页8O 一107);陈楠对《资治通鉴》
所载”王族皆日论,宦族皆日尚”的修正(见陈
楠:《吐蕃的尚与论》[A],和龚,张山主编:《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
版社,1988 年,~172--177);王尧对’拨川郡
王碑》碑文中论弓仁身世的修正(见王尧:《吐蕃大相嫡孙唐拨川郡王考》[A],《西藏文史考
信集》[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页1
—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中国藏学2003 年第2 期(总第62 期)
簿.又或云始祖赞普自言天神所生,号鹘堤悉补野,因以为姓…….”①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记载:”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
知所出
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日樊尼,及利鹿孤卒,樊尼尚幼,弟俘檀嗣位,以樊
尼为安西
将军.后魏神瑞元年,俘檀为西秦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招集余众,以投沮渠蒙逊,蒙逊以为临松
太守.及蒙
逊灭,樊尼乃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樊尼威惠夙着,为群羌所怀,皆
抚以恩
信,归之如市.遂改姓为率勃野,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②
《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记载:”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
有发羌,
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日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或日
南凉秃
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日樊尼,日俘檀.俘檀嗣,为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挈残部臣沮渠蒙逊,以为临
松太守.
蒙逊灭,樊尼率兵西济,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③
《册府元龟》卷九五八《外臣部?国邑二》记载:”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地.后魏
神瑞初,
南凉秃发樊尼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④另同上书卷九五六
《外臣部?
种族》记载:”吐蕃在吐谷浑之西,本西羌别种,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利鹿孤初有子日樊
尼,奔沮渠
蒙逊,署临松郡丞.蒙逊灭,建国西土,改为勃率野.”
《唐会要》卷九十七《吐蕃》条记载:”吐蕃者,在长安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种也,不知有国
之所由.”⑤
综合各书之记载,吾人可归纳汉史料对吐蕃之族属,有以下三点见解:其一,认为出自南凉秃
发利鹿
孤之后;其二,认为吐蕃系出自西羌;其三,对吐蕃种落何所出,一无所知.以下就此三点见解分
别论之.
最早提出吐蕃系出秃发利鹿孤之后者为《通典》,其余各书应属抄自《通典》,再予以增减.
但《通典》
在记载吐蕃”不知有国之所由”之后,紧接着记载”或云……”,两《唐书》亦采同样模式.此意
味着杜佑及
两《唐书》作者,无法确定此说,只好采取”或云”的写法,属半猜测,半听说,是对?是错?无法拿
个准.又
就其内容而言,秃发利鹿孤之后,在西魏时(535—556 年)就任临松郡丞,与其主簿得人心,乘
魏末中原动
乱,招抚群羌而得以强大,故其人号其主为赞府,贵臣日主簿.按临松系今日之张掖,⑥位于河
西走廊,
《通典》指其在张掖抚有群羌,显然其势力范围不出河西走廊及青海.然而在魏末(556 年)前
后,青海地区
已另有以伏俟城(今青海湖西部)为都城,控有今大部分青海省的吐谷浑.⑦可见《通典》的论
述显然与史
实不符,而且吐蕃的贵臣非论(blon)即尚(zhang),⑧未闻有日”主簿”者.另值得注意者,南凉秃
发利鹿
孤概属公元 4—5 世纪初叶之人物,其后代则属 5 世纪以后,然而在西藏各地出土有旧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
遗址,⑨证明西藏高原在史前早有人类活动,非待公元5 世纪以后自青海移入.
因此,不论就时间,地区,官称等,秃发利鹿孤之后均与吐蕃相去甚远.《旧唐书?吐蕃传》袭用
《通
典》之说法,增补以秃发利鹿孤之后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按积石山位于今青
海省区
内,其西南仍有黄河河源,巴颜喀喇山,长江上游区等,再翻越唐古拉山口,方抵藏北地区,距吐
蕃首府逻
些(今拉萨)仍有一段距离,而且在上述区域内,不但部分属吐谷浑之领地,还另外散布有诸如
白兰,多
弥,苏毗等氐羌系所建立之部族国家.无论如何,秃发利鹿孤之后逾积石,仍不出今日青海省
的范畴,其
于青海所建之国,绝非吐蕃.综上所述,吐蕃族属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的说法,确属谬误.勿怪
乎,杜佑以
①《通典》[z],卷一九O,《边防六?西戎二?吐蕃》,台北:新兴书局,1963 年.
②《旧唐书》[z],卷一九六上,《吐蕃上》,台北:鼎文书局点校本.
③《新唐书》[z],卷二一六上,《吐蕃上》,台北:鼎文书局点校本.
④《册府元龟》[z],卷九五八,《外臣部?国邑二》.
⑤《唐会要》[z],卷九十七,《吐蕃》,台北:世界书局,1968 年.
⑥《通典》卷一九O,《边防六?西戎二?吐蕃》.
⑦刘义棠:《中国边疆民族史(修订本)》[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92 年,~]86--189.
⑧陈楠:《吐蓍的尚与论》,页177.
⑨侯石柱编着:《西藏考古大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年,页15—34.
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
存疑笔法,系此一说.余《新唐书?吐蕃传》,《册府元龟》有关吐蕃为秃发利鹿孤之后的记载,
固无论矣!
其二,认为吐蕃系出西羌者,吾人比较上引诸书西羌说之记载,可分两种不同说法.第一,持主
张吐
蕃本汉西羌之地,但未指明吐蕃就是西羌之族属者,为《IB 唐书?吐蕃传》,《册府元龟?外臣
部?国邑》;
第二,主张吐蕃为西羌属者,为《新唐书?吐蕃传》,其云:吐蕃为西羌属,散处河,湟,江,岷间,未
与中国
通,居析支水西.按河,湟,江,岷间系指黄河,湟水,长江,岷江之间的地区,均位于今日青海省境
内及四
JIl,甘肃与青海接界等地.析支水则源出积石山,析支水又作赐支水,位于今青海积石山至贵
德县一带,①
亦属今青海省境内.然而吐蕃系崛起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然后再东北向青海发展,攻下白兰,
多弥,吐谷
浑,党项等地,方领有古西羌之地,诚如王吉林先生所言,河湟江岷系为吐蕃所侵夺,非其本土,
吐蕃若为
西羌属,则地近中原,断无不通中国之理.②
由此可见,第一种主张似乎较为妥切,仅说明吐蕃所在之地,为西羌之地.《新唐书?吐蕃传》
等却直
称吐蕃为西羌属,可能未明《旧唐书?吐蕃传》所载之真义,将本西羌地误成”本西羌属”,余如
《册府元
龟?外臣部?种族》的”本西羌别种”,及《唐会要》的”本汉西羌之种也”,则属源自《新唐书?
吐蕃传》的
说法,无足论矣.
其三,《通典》在指出吐蕃所在之方向后,云其”不知有国之所由”.《旧唐书?吐蕃传》亦日:”
其种落
莫知所出”.《新唐书?吐蕃传》亦云:”然未始与中国通”.上述三种说法,合而观之,表明了唐代
中原人士
对吐蕃究竟为何种民族?属何种性质的国度?由于从未接触或听闻,以致根本一无所知.因此,
在述明
完全不清楚的情况下,由于吐蕃当时系在青海等地出现,是以揣测其应与汉西羌有关,或因鲜
卑”秃发”
与吐蕃,读音近似,也揣测吐蕃为秃发利鹿孤之后.然而,三书作者既已表明对吐蕃族属并不
清楚,则其
他之语,有如狗尾续貂,属臆测之词.
综上所述,纯就汉史料所载有关吐蕃族属而言,证明唐代中原人士对此方面确属处于隔阂无
知的状
态.是以唐代以下至西藏开放考古考察以前,对吐蕃族属的研究,概属文献文本研究范畴,无
足征信,仍
有待西藏考古发掘出古代人种的遗骸,及古代文化遗址,以进一步探明.
三,吐蕃国号
关于吐蕃之国号,归纳汉史料的记载,可分成两种看法.其一为《旧唐书?吐蕃传》所载:”或云
南凉
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日樊尼……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遂改姓
为率勃野,
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③其二为《新唐书?吐蕃传》所载:”吐蕃本西羌属……有发羌,
唐旄等…
…
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日吐蕃,而姓勃率野.”④
《旧唐书?吐蕃传》的记载认为吐蕃由于系出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因此以”秃发”为国号,语
讹称为
“吐蕃”.亦即以为”吐蕃”即为”秃发”的音变.伯希和氏(P.Pelliot),白贵思氏(Ch.Beckwith)等即
持此
说.⑤既然如前文所云,吐蕃与南凉秃发无关,自然吐蕃非秃发之音变,其理至明.而且”秃发”
为鲜卑语,
系因匹孤之妻胡掖氏生子寿阗于被中,鲜卑称”被”为秃发,因以为氏.⑥按中原王朝对周边国
家的命名,
①刘义棠:《中国边疆民族史(修订本)》,页394.
②王吉林:《唐代南诏与李唐关系之研究》[M],台北:中国学术着作奖助委员会,1976 年,页
111.另请参阅王先生另篇力作《藏族源
流研究》[A],西藏研究委员会:《西藏研究论文集》[c],第三辑,台北,1990 年,页37—4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