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桥山中学吴会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参与、交流、探索、质疑,学生多提问质量高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使我们化学课堂焕发了生机,但在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法依然存在偏差,因此我提出了本课题。
(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有效性”。开展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有效性研究,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探究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2)初三化学教学现状的需要。初三化学教学内容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十九个二级主题,教材内容有十二个单元,内容庞杂,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各科学习复习任务繁重。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提高师生互动的方式,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3)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学实施能力中,要求教师能恰当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前提,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正确认识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善课堂环境。通过有效教学,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能充分满足师生的生活需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3、改善师生行为。通过该课堂的研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落实、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安排、作业练习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控等方面都将得到有效的改善;而学生的认知行为方式、情感参与、交流方式等也将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而这一切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4、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5、促进理论发展。当前国内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促进有效性教学理论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建立更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1、进一步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开放的心态、参与的热情、积极的求知欲,成为课程资源的主题和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转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3、构建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法、多形式的互动网络,并形成一定的互动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不同,选择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总结法、文献法等。拟采取“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一阶段宜以实践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现状,注重个案的积累、分析,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第二阶段对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建立概念体系、基本理论、提炼基本模式。第三步,对课题的各个要素进行分别研究。尤其要更加深入、具体地研究各个要素及其影响。形成理论方案,以调查报告和论文研讨课等形式呈现。
(1)文献资料研究法:充分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从多角度开展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分析目前现状,注重个案的积累与分析,改进和总结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滚动式推进研究过程。
(3)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及了解化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方式。
(4)经验总结法: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按照研究内容撰写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实验对象选择九年级学生和我校所有化学教师。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对我校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化学教师走出误区。
(2)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我校初中化学教师更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及理念,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提升,明确其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
(3)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转变,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创造一个有序的新型课堂。
(4)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师生有效互动学习方式,这套方式将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2、研究师生有效互动的潜在因素及激励策略,创设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展课堂有效互动的途径。
3、研究师生有效互动的学习环境,创设生活化、情景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课堂有效互动的内容。
4、研究课堂有效互动学习中教师的组织引导。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个案研究法。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断或者学生某一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变边纳,边总结,最终提出探究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堂研究的主要方法。
3、调查研究法。将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与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束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对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4、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关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借签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5.观察法。对课堂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料。
八、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6月--7月):
①确定研究内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②学习理论知识,收集资料。
③填写表格,申报实施方案。
(2)实施探究阶段(7月--11月):
①构建化学课堂改革下“师生互动”的方式。
②探索研究落实化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探究的策略。
③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时反思、总结研究过程,调整实施计划。
④收集、整理研究数据与信息,及时进行总结。
(3)总结、结题阶段(12月):
①整理分析处理有关数据、材料。
②整理相关论文、案例、课件等。
③撰写结题报告,汇编课题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各种课堂实践活动的记录资料、文字资料。
(2)调查报告。
(3)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4)完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