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题研究计划《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研究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意义和研究价值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六年,如何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益,愈加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基于此,我们确立了《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为宗旨,力求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操作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初中历史有效学习。二、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出现的问题,促进师生发展。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进教师的研究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行动研究,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重构教师角色,转变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行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让他们掌握多种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其历史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使学生成为研究的直接受益者。
应用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努力构建初中历史教学行动改进工程,实现教学行动研究的常态循环,真正解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业成绩。对教师而言,行动研究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将问题在教学中进行研究,使研究的成果为教师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学行为的目的。三、研究内容1、研究重点:研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策略以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方式。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分析。通过观察、调查和个案分析法,了解学生在学生活动中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找出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针对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和低效或无效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采用行动研究法,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操作策略。2、创新之处:采用教学行动研究法,通过“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环节的循环研究,促进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进而因材施教,构建新型多样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整体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促进师生发展。
3、课题研究原则根据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我校实际教学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分析法,确定研究过程的中的具体做法。同时根据不同学期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不断调整研究的具体侧重的内容,遵循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4、课题研究的方法①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从学生心目中的“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的主要指标。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研究分析,我们力图从理论上清晰下列问题:怎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怎样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教师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学生学习活动是有效的,如何衡量有效?②通过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找准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原因、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原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并分析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表现及原因。③通过行动研究法,要求老师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即回归自己的教学实践。四、研究思路课题实施过程中,参与课题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问题,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适合自己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同时基本遵循“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五个步骤:1、发现和确定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里的“问题”,不是教学理论问题,而是教学实践问题,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问题,是发生在课堂“真实的问题”,甚至是集体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选定问题后,首先对问题进行清晰界定,进而对问题进行初步诊断,分析问题的成因,也就是:现状如何?为什么会这样?存在哪些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到了哪些因素制约?从发现到确定问题,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开放性思维,还需要学会权衡各个问题的轻重缓急、本人解决各个问题的可行性以及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程度。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2、围绕课题组每学期不同的研究内容,制定自已每个学期的具体研究计划。例如:07~08年度第二学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是有效课堂学习活动》、《促进有效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妨碍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08~09年度第一学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半年实践,我对“什么是有效课堂学习活动”的再认识》、《历史教学中有效提问与无效提问例举》、《历史课堂中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方式分析》08~09年度第二学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有效制作课件》《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每个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些课题研究内容作出自己的研究方案。3、实施研究计划。即行动,意味着教学改革、改进和进步。在计划实施初期,教师必须有目的地采集和记录一些相关信息,使其成为实施数据,这些数据都应是原始而真实的。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尽可能按照计划进行,但由于教学具有诸多不可测因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计划,并记录下之所以调整的理由。改进行动要尽可能多地采取平时课堂上要做的活动来作为途径,解决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上的具体问题。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发和保持”;“关注学生神态,及时调节教学”;“关注学习困难学生,让他们增加锻炼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快作业反馈,重视作业评讲,及时解决问题”;“低起点,勤练习,多归纳,快反馈”;“加强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加强提问设计,将问题设计作为改进教学的起点”等等。4、观察实施过程和结果。采用观察、问卷、访谈、教师手记等多种方式收集有关材料,以便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和评估。5、反思整个研究过程。即根据前面评估结果,判断是不解决原先的问题。如果解决了,则可关注另一个相关问题;如果通过这一过程问题仍没有得到合理解决,那么就需要调整解决方案,然后再度采取行动、反思,从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真正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探索研究、不断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以上五个步骤构成了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相对完整的一个螺旋圈,但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以落实有效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五、研究过程课题实施过程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启动与、明确研究内容、开始尝试行动研究。XX年1月至XX年8月。主要负责人:付显兵1、理论研讨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解学情相结合,界定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准确界定研究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关键。为为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对初中历史有效课堂学习的需求,明确《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这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与实验,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研究法。经过初中历史科组全体老师的精心研究,我们制定了一份“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学生问卷调查表,想着重通过调查,从学生的角度找到衡量“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的主要指标。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我们力图从理论上清晰下列问题:怎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怎样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教师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学生学习活动是有效的,如何衡量有效,需要科学合理的界定标准。通过数据分析,由此我们可得出:学生心目中的有效学习,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有效与否的指标有三点:1、学习历史兴趣得到提高;2、老师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同学们都愿意听课;3、上课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课堂学习。
为此对学生有效学习活动这一内容,我们界定的研究内容是①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手段与方法。②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的模式与方法。③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方法。2、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设计以教材内容为中心,教学目标过于单一。老师过分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能力因素的培养。3、教学资源的挖掘。对教材的挖掘和拓展不足,特别的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严重缺失,仍以照本宣科为主,内容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学生对历史之所以不感兴趣的首要原因是“历史课的内容太多、太枯燥无味”。4、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课堂仍以老师的一言堂为主,老师讲的时间太多,课堂活动局限在机械重复、师生问答和简单的教学评价上。老师对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以及挖掘学生思想和思维深度方面钻研不足。课题组进行了总结:历中课堂有效提问应遵循的原则:目的明确、体现教学价值、科学精当、语义清楚、适度适量、切入点好、时机恰当、由浅入深、对象开放、启发思维、充满艺术、类型多样等。例,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和评价水平等六个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提问类型。
按提问技巧可分为诱导式、疏导式、阶梯式、对比式等四种类型。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管运用何种技巧、怎么运用,都必须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课堂出现的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同时,要求老师们在自身的教学过程要不断积累问题、反思、总结、修改自己的教学提问,使每一个课堂提问都能问得有艺术,使“问”真正起到牵线、搭桥和引路的效果,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真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达到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的有效教学目标。XX年初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寿光市教科研中心一、指导思想XX年度,初中教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不断提高“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能力为宗旨,深入基层、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市素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工作思路常规常抓,重点重视,这是XX年初中教研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市教研工作实际,对常规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对重点工作,本着突破创新的原则抓好落实。新学年,抓住课程改革的关键元素,着力抓好课堂改革、教研创新、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重点工作,寻求课程改革新的突破,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明显跃升。
三、整体策略1.重点推进与全面实施相结合,深化课堂改革;2.校本研究与实施教研联合体相结合,提升教研层次;3.示范引领与活动促进相结合,促进专业发展;4.实际践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化课程改革;5.制度建设与文化引领相结合,优化学校管理。四、目标任务深化课堂研究,确保优质高效。理想高效课堂是我们一贯的努力与追求目标,也是获取最大化教学效益的主渠道。针对目前我市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新学年,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继续坚持全面实施,本着以校为本、实事求是、有序有效的原则,重点抓好教师理念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培养,个性化特色课堂打造,学科教学模式创建,小组学习文化营造及评价制度建设等。市教科研中心将以课堂改革为主题,通过教学调研、学科研讨、示范观摩、课堂竞赛、交流学习等形式,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补漏,加强教科研中心与学校的“双向选择,互动教研”机制,并适时搭建校际交流平台,促进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化。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抓常态课堂,改变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建设优质高效课堂,实现“轻负高质”目标。1.对课堂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需要加强。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持续发展,主要途径是课堂改革。
只有改革,才能更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摆脱落后和被动;只有改革,才能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奋进,达成新的发展愿景。部分学校、部分老师对此认识不足,课改意愿不强,课改决心不大,没有把课堂改革当作发展的内在需要。课改是国家意志,需要我们认真贯彻和落实,从自发走向自觉是我们的责任。教研活动,注重选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给学校和老师提供自我展示、主动发展的平台。2.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为课堂改革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认真学习和理解XX版《历史课程标准》,做到活学活用。一是准确把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含义和实施要求,尤其是对其中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恰当实施,在教和学时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历史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总体目标、年级目标和内容目标,不同年级在实施时选准着力点,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时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步,落实学科能力,时时进行阅读、写字、答题、考试等方面的规范训练。二是结合《标准》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坚持正面引导以激励和鞭策学生,坚持准确评价,让学生明了对与错、是与非,在知识的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力求解决当今学生管理的难度加大,学习积极性降低的问题。
3研究教法,循循善诱,准确把握教师的主导性。精细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撰写,一方面思考教学内容的呈现,另一方面还要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如何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材中哪些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和陌生的,核心内容、重点、考点是什么,教科书是如何阐释的,需要补充的材料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探究,怎样呈现内容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等。每节课的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新型的课堂育人文化,逐步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和团队精神。。4.解读教材,重组汇整,重视课程资源的开放性。教师要深入钻研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用显性的动词来统领。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5.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全部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要在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坚持面向育人,面向学生,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在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上,要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小组和班级的主人,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享受成果共享的美好,感受小组共治的责任,建立起自己成长的共同家园——小组学习共同体。健全的小组文化建设,是学习小组有效运作的保障。小组文化建设的水平,是衡量课堂改革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6.学案导学,教学相长,尊重教与学的规律性。进一步减负增效,深化常规改革。对教学常规进行适当规范,分为必备常规和特色常规两类。必备常规包括:备课、检测、导学案创新使用、精品案例设计、业务积累。特色常规,学校根据各镇街实际自行安排,突出实用原则,数量根据师生成长需要各单位自定。学案的编写要坚持十二个要点。包括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整合点、重难点、自主点、合作点、探究点、测试点、生成点、创新点和反思点。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以研究“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为主题,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中心要求,抓实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理论底蕴和专业功力,关注教师生存状态和专业发展。不仅培养名师,更要培养名师团队。从多方面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尤其注重青年教师的基本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今年将举行“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论坛”、“教学能手评选”、“优质课评选”等系列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坚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针对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坚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开展系列教学研究,以提升历史教研的境界,提高历史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素养。做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本学期,抓好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后反思,写进教案中,并将其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平时多收集一些教学片断,整理成教学随笔,作为教学积淀。既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案例,又可以在反思中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指导教师进行自我成长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广大历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基层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和教改实验的宏观指导,强化教科研成果的应用意识,深化对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真正做到“研究一点,实践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让教科研成果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扎实做好培优引领工作。加强对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质课获得者等骨干教师的跟踪培养与管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加大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认真总结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教学水平高、个性特色显明、教学效果好、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教师的典型经验。发现培植一批典型,采取现场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指导教学改革、教学实验。3月份将在全市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目的是加快我市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合格化、专业化、技能化的青年教师队伍,进一步推进我市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搞好初中与高中衔接教育通过暑期培训、学案编写、学术讲座、组织“衔接教育”专项测评等系列创新活动,搞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为学生的高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附:月段活动安排1月份1.教研工作总结2.编写新学期学案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