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政策:
东师史苑本科,有免师(免费师范生)也有非师(非免费师范生)。具体招生人数还得看每年各省的名额,比如某年高考,听说某位同学当时看招生参考书,东师历史学非师范类在某省就没有招生,ta就只能先选其他专业,后来大二转来历史学。来到之后,发现前后两届非师在该省都有招生,也许就2015级有些特殊吧。答主最好在填志愿前认真看看招生参考书,不放心的话还可以给东师招生办或历史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打电话咨询清楚,这些联系方式在学校官网和学院主页上应该都能查到。如果万一题主遇到以上类似的当年不招生的情况,也别放弃,或许可以选择转专业来历史学系,或者也可以先报历史学免师,好像免师有新政策可以调到非师。(?)这个我也只是听说,具体政策请题主考证一下吧。
2.学术概略:
做学术的话,其他回答都提到了一些排名和指标,此不赘述。内部情况的话,我从学生角度讲讲体验,难免挂一漏万。
史苑正门对面是林志纯先生的半身塑像;史苑后面的学林里立着李洵、丁则民两位先生的半身塑像。他们分别是史苑世界史(古典文明研究)、明清史、美国史的开创者。
现在古典所是张强(古希腊史)、李晓东(埃及学)、李强(拜占庭史)、刘军(古希腊史)、Sven(古罗马史)等老师。明清史是赵轶峰、刘晓东、罗冬阳等诸位老师。美国所是梁茂信、伍斌、欧阳贞诚等老师。还有王晋新老师的中世纪史,谢乃和老师的先秦史,周巩固、王邵励老师的史学史,徐前进老师的法国史,以及以韩东育老师为首的东亚史研究团队,包括但不限于东亚思想史、日本史研究,也很有实力。这一块其实是极简院史和学林点将录,我说了难免挂一漏万,而且我只是普通学生,对很多人和事未曾了解,题主如果有兴趣,可以根据学者和专业按图索骥,也可以从网上找来相关介绍性、学术性的文章读一读,对你想来的地方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3.个人感悟:
学院的资源是很丰厚的,个人感觉除了常规操作(上课、做作业、申请科研项目、听学术报告、读书读史料等),还需要自觉地对自己进行学术训练。
因为总是听到有老师说“你们是历史学科班出身,经过了学术训练”,我很困惑和不解,到底何谓“科班出身”和“专业训练”?老师也为给出明确答复和一套可操作的技艺。我也见到不少回答,有说邓广铭先生所说四把钥匙啊(年代、历史地理、职官制度、文献学),有说小学啊(音韵、训诂、文字),有说历史思维啊,有说“史学就是史料学”啊。不一而足,各有所长。
混迹豆瓣和知乎,受惠很多未曾谋面的师友,推荐某师的见解:(1)重视陈垣先生的“史源学实习”,见《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可操作性强,重在实习;(2)重视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意涵,以及昆汀·斯金纳的“历史语境法”。按照某师的说法,前者是史料搜集的基本功,后者是史料解读的基本功。
此外,你也可以读读《治史三书》、《良家治史》、《不够专业》、《历史学的技艺》,摸索方法,一窥堂奥。也可读读《不发表就出局》了解学术圈运作的规则为何。总之,谨记加强自身训练。
个人浅见,抛砖引玉,请教方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