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本与罗贯中有关系。分别是他自己写的《三国演义》和与老师合作的《水浒传》。但很多人可能无法想象,我们现在看到的上述两本书可能并不是原著。
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不妨往下看。
罗贯中和施耐庵什么关系(罗贯中简介)
明朝万历年间,大文学家汪道昆在当时刊刻的《水浒传》序中写道:嘉靖时,郭武定重新刻印了《水浒传》,对原著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加工。我们现在在市面上看到的《水浒传》,只有郭武定刊印的这版。
包括后来的胡适也说过: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水浒传》基本上都是“武定版”。
古代的孤本、善本很多,这些好书没有广泛流传,多是因为印刷技术的门槛高。想要把自己的著作刊印成书,并且广泛售卖,前期需要一大笔银子。
很明显罗贯中和施耐庵当时没有这么多钱,《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虽然在明朝初年流传也比较广泛,多是爱好者手抄,很少有正式的印刷版本。
直到嘉靖年间,“郭武定”出巨资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进行大量印刷售卖,同时还夹杂了《英烈传》这个“私货”。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二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才完全做到了让大众熟知。
那么这个“郭武定”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郭武定名叫郭勋,因爵位为武定侯,又被称为“郭武定”。说起他的先祖,一些人可能比较熟悉,那就是在《英烈传》中频频露脸的郭英。
由于洪武年间的几大案件,开国的勋贵们基本没剩几家。郭英一脉能得善终实属不易。不过这也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毕竟郭英是朱元璋的侍卫出身。
与自己的先祖相比,郭勋的奶奶可谓是更不简单。由于明初的勋贵凋落,因此这些人的后代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廷封的爵位落实不了。
不管是皇权对功勋集团加以限制的需要,还是文官集团逐步替代功勋集团的话语权,总之到了明英宗时候,郭勋的父亲郭良无法顺利承袭武定侯的爵位。
从明英宗到明孝宗,诸位皇帝以各种理由拖延和无视郭家承爵的请求。最终郭良的母亲许氏大闹了一场。此事还专门在朝会上进行了一番讨论。
大家认为,虽然不是很想给这些勋贵们承爵,但法理上是说不通的。最终皇帝还是让郭良承袭了武定侯的爵位。虽然郭家得到了实惠,但经过这番折腾,他们算自己把自己清出了权力圈。
郭良与其他勋爵们不同,他没有参加过皇家的任何典礼祭祀活动,相当于大家都不带着玩。可以想象,郭家这个堂堂侯爵之家落魄到了何等地步。
这一切,郭勋都看在眼里,这也为他日后的所作所为留下了完美的解释。没想到造化弄人,嘉靖皇帝成为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大议礼”事件想必很多明史迷们都很熟悉。看似只是嘉靖皇帝想将自己的生父请进太庙,其实还是皇权与相权,甚至是皇帝与文官集团的较量。
既然是较量,那么必须就要有手段,有舆论助力。这个时候精明的郭勋上场了。
如果按照正常走向,从明孝宗到明武宗(正德皇帝),再到正德皇帝的后代,郭家的爵位真的很危险。毕竟许夫人大闹了一场,无论是皇帝还是文官集团都不会喜欢武定侯一家。
如果哪年犯下个错事,经过文官一弹劾,郭家必定会被摘爵下大狱。
偏偏正德皇帝无后,半路出来的嘉靖皇帝与郭家无仇。而且因为“大议仪”事件,皇帝与文官集团势如水火,这就给郭勋机会了。
郭良死后,承袭爵位的郭勋一直小心做人。他书法很好,明代很多碑刻的碑额篆文都是他亲手写的。同时他自己还包下个印刷厂,专门印制文坛巨匠们的书籍,活生生将“武定印刷厂”的产品打出了名号。
由于“武定印刷厂”的书籍印刷精美,时人都喜欢看“武定版”。我们有理由相信,郭勋努力在文学圈中创出好口碑,其实还是为了取悦文官集团。
旁人也早看出他的小心思,他们对郭勋的评语是:好文、多艺、能算计。
郭勋对皇帝投其所好,花巨资大量刊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为正面角色的刘备是汉帝旁支,最终却可以正位继承大统,这让嘉靖皇帝读了十分受用,郭勋由此进入了皇帝的视线。
由于帮助皇帝有功,郭勋封至太师,统领禁军。后来又进封为翊国公,甚至皇帝祭祀天地、祖宗的典礼都由他来代表。
从郭良的待遇到现在的郭勋,可以说武定侯一家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但这就结束了吗?远远没有。
郭勋酝酿了一个大动作,他重新整理了《水浒传》。这部书虽然歌颂的是梁山的英雄们,但结局是受招安、征方腊,这是当时朝廷所受用的。
大规模刊印《水浒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夹带他自己出品的私货——《英烈传》。
《英烈传》是一部章回体的通俗小说,主要讲述了朱元璋和他小伙伴们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郭英的作用被有意夸大。
这还不算完,郭勋还买通太监,每日在嘉靖面前讲述《英烈传》中的故事。可以说嘉靖宠信郭勋,与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有关系的。
郭勋的结局并不算好,由于嚣张跋扈,他被嘉靖皇帝下狱。最终死在了锦衣卫的诏狱中。
郭勋一辈子都在为家族的利益做事,当爵位封无可封,恩宠多无可多的时候,他露出了本来的真面目。
不过,从文化角度来讲,郭勋还是有贡献的。如果没有他的大力支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否能够顺利流传都不好说。
毕竟几千年的历史中,好书有的是,但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湮没在了历史尘埃中,能够传世的只有这些。《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无疑是幸运的。
起码现在还没有看到比嘉靖年间“武定版”更早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了,这一切还是要感谢郭勋“郭武定”的贡献。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明朝那些事儿》、《嘉靖帝的四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