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是一座水乡城市,水多自然桥多,明朝时这里有桥88座。人们情有独钟的是八字桥。八字桥古称中和桥,又名登瀛桥,是一座东西向的单孔花岗岩拱桥,建于明代,因与南北向的长安桥(又称永福桥)交汇,形成参差的八字型,故俗称“八字桥。
百姓津津乐道的八字桥还有一个神奇的独特之处,那就是桥腹中有一小庙,庙内有砖刻佛像和桥形图,所以兴化城乡都传说,八字桥是“桥里有座庙,庙里有座桥”。
施耐庵作者简介50字(施耐庵作者简介100字)
上世纪90年代因长安街扩建,八字桥被拆除,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留住美好的记忆,在原先八字桥的南边,仿建了微型的八字桥,让缠绕的思念,有了实际的载体。
今天的八字桥依然与长安桥参差相依,桥上,石栏的隙缝间,藏着旧梦中的传说,来往的人们,俯首桥头,细细解读风烟俱在的印痕。桥下,依然清水充盈,水中的小蓬船,仿佛是在描绘着:桥,是陆地上凝固的船;船,就是水中流动的桥。
从八字桥向西,到了四牌楼,这是兴化的标志性建筑,原名四攒坊,始建于明代中期,距今约430年。牌坊、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都是四柱三门式或双柱单门式,唯独四牌楼为四柱四门的亭阁式。它斗拱支撑,两层重檐,八角飞翘,攒顶“五岳朝天”,显得庄重典雅又独特。
牌楼四面和拱顶内壁,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匾额47块,颂扬了兴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75人81人次,上自南宋开科第一的进士时梦珙,下迄民国初年仁寿之徵的百岁老人康龄,跨越五个朝代。
那层层叠叠、风格各异的匾额,每一块都是一个兴化故事,记载着一位或几位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浓缩了兴化人文历史的精华,默默诉说着兴化历史的辉煌,。一块块看过去,仿佛遨游在兴化的历史长河里,感受着兴化的人文兴盛,贤良辈出。
文革中,楼毁匾散。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四牌楼基本上保持原貌,47块匾额,除保留下来的7块旧匾、其余40块由赵朴初、启功等当代著名书法家按原文重书,书体各异,流派纷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国内也十分罕见。四牌楼汇集了众多书画名家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件历史文物,更可以称之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和奇观。
四牌楼旁边就是兴化市博物馆,亦是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建于1993年,三层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我国清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他资质聪慧,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发愤读书,先后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官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清正廉洁,政绩卓著。
郑板桥擅长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理论,主张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娴熟的绘画技巧结合起来。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享誉海内外。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构成了郑板桥的主要艺术特色,在画幅中,他用“六分半书”题书题句,或穿插或避让,巧妙地连接整个画面,使之有机结合。四美合一,立意深远,构图新颖,章法奇特,令人耳目一新。
展厅紧扣诗、书、画三绝这一主题,用“生平业绩、艺术成就、深远影响”三个篇章展现了郑板桥民本思想和艺术思想的起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郑板桥纪念馆的对面是施耐庵纪念馆,馆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题写,馆内是《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
迎面是施耐庵青铜塑像,神情冷峻,目光幽远,似有所思,背后是一幅漆画,山高云淡,水波荡漾,芦荻萧瑟,数条轻舟穿行于港汊之间。
隐藏在博物馆后面的是李园,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馀园半亩”之称。园内植有广玉兰、紫藤、黄杨等古树名木,郁郁葱葱。
李园的画龙点睛之笔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船厅。台基之上,船厅平面呈“L”型,卷棚歇山顶,厅内拱形顶部状似舱顶,与周边连接的坡道形如跳板。远远望去,极似泊在岸边的画舫,船厅因此而得名。船厅又叫沧浪画舫,寓意着这艘沧浪河边的画舫满载着财富从里下河地区西行,一帆风顺送李小波衣锦还乡。
历史可以远去,但文明依然留存。走进范仲淹纪念馆,回顾岁月,触摸散落在古城兴化的大俗大雅,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情怀,心生敬意。
到了明代中期,成家大司马府又出现了一位忠臣。成琎五世孙成谐,自幼喜读兵书,对军事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蒙古俺答部攻打大同,成谐奉命率领将士严守边关,最后全军覆没,以身殉国,年方三十。兴化四牌楼悬有匾额“两朝忠荩”,旌表成琎、成谐两代人为明王朝献身的事迹。成家大司马府,隐于这日益繁华的都市,成为文化古城兴化隽永深沉的连轴故事。
一路向东,到东城外大街路口,向南行,不远处便是郑板桥故居。郑板桥为官前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因出门时要跨过一座古板桥,他便取桥名为号。他曾在《板桥自叙》中说“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居士自喜其名,故天下咸称为郑板桥云”。
远远地瞧见故居对面人家的棚上紫藤花儿开得空幽而烂漫,如雪缤纷,缠缠绕绕,看上去像一串串水灵灵鲜美的紫晶葡萄精巧又玲珑,又似绿荫中升腾起紫色的云霞,典雅而清丽。一团团,一簇簇,深深浅浅的紫色从天际流下,风儿吹过,绿色藤蔓飘拂,紫色花朵摇曳,一阵芳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沿东城外大街东行,不知不觉走到了家舒巷。这条小巷毫不起眼,我与之擦肩而过,还是问了街上的居民才又返回来找到的。别看小巷不起眼,却是清代兴化医派的诞生地,巷东有一代名医赵海仙的故居,巷西的南部是清代名医魏荫塘的鹤山堂大院。
赵海仙,名履鳌,晚清出生于兴化中医世家。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在深谙祖辈医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发展,对中医典籍融会贯通,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难杂症,成为一代名医,并成为晚清所形成的“兴化医派”的杰出代表。赵海仙不但医术超群,且医德高尚。有一代仁医“赵半仙”之美誉。
赵海仙洋楼与周围青砖黛瓦的古民居建筑群、深宅小院、静幽窄巷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颇有美感。这座建筑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历史的产物,也是一代名医、仁医,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实证。
如今,赵海仙洋楼在复原陈列的同时,还建成了兴化中医药博物馆,设立了名中医专家现场坐堂问诊,常年对外开放,成为人们瞻仰先贤、展示兴化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接受中医药文化教育和求医问药的重要场所。
出家舒巷,继续向东,就看到一座明代的石牌坊,跨街双柱,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奉敕为状元李春芳而建,这就是老街最著名的标识——状元坊。牌坊的北边是状元巷,为李春芳旧宅。
少年李春芳刻苦好学,因家里比较逼窄,便独自在土地庙里读书,二十一岁中举,又潜心苦读十五年,状元及第,一举成名。后任内阁首辅,史称“状元宰相”。有学者考证得出李春芳才是《西游记》作者的结论,对此,史学界尚有争议。
穿过状元坊,街南侧有一家大华饭店,青砖楼房,雕花门窗,很有年代感,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这里原名大华茶食店,1945年抗战胜利后所创,含“大中华”之义。饭店承袭旧名,满蕴乡愁。该店秉承祖传手艺,专营兴化早茶,选料考究,做工精致,深受食客青睐,被评为“兴化早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登楼吃茶,金东门古韵尽收眼底。是品咂兴化老味道、享受兴化慢生活的重要体验场所。
钻进街边的小巷,左拐右弯,有一座解家祠堂,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解氏家族明初迁居兴化时的最早聚居处。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氏始祖解七二携家从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在今解家祠堂一带建屋定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