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男,汉族,公元1296年生,寿命75岁。属相猴,星座约为天秤座,江苏大丰人。《水浒传》妇孺皆知,然而作者施耐庵的真实资料,却少得可怜,而且多有很大出入。这是为什么呢?
施耐庵在《元史》中,是没有传记载的。在明初王道生的《耐庵墓志》中,写道“公讳子安,字耐庵,生于元贞丙申岁,为至顺辛未进士。”
近现代以来,有很多学者,研究施耐庵的生平经历,并且找到至顺辛未年的所有考中进士人员名单,里面并没有施耐庵,以及相关施姓人名的记载。
施耐庵的资料简介(施耐庵的资料20字)
有当代学者撰写的《施耐庵年谱》,则说:“至顺二年辛未(1331年)36岁,因地方政府推荐称‘乡贡进士’或‘赐进士’。经国子监司业刘本善推荐,任郓城县训导。”
综合相关史料,认为一致的有,施耐庵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的后代。父亲施元德,是专门给富贾天下的两淮盐业搞运输的船商,母亲卞淑贞,就是小说《镜花缘》中的盐城卞氏豪门闺秀。
1308年,13岁的施耐庵,被送到苏州城外的浒墅关,季氏家塾就读。浒墅关是“吴中一大镇”,经济十分繁荣,“为十四省货物辐辏之所,商船往来,日以千计”。
季氏家塾是春秋鲁国贵族季孙氏后人创办。《论语·季氏篇》是孔子得意之作。名句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一直到1314年,已经19岁的施耐庵,正好赶上了“延祐复科”。这是指刚登台的元朝第四位皇帝元仁宗,下诏仿唐宋旧制,恢复科举制度。此时距离宋朝灭亡36年,距离金朝灭亡更达81年。
元仁宗自幼熟读儒籍,倾心国学,所以认为科举是选拔汉族人才,缓和社会矛盾的必要手段。延祐复科在全国举行乡试,一共录取300人。而这一年,施耐庵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童子试,并考中秀才。
秀才是“学优登仕”的第一步。当上秀才,就有了很多特殊待遇: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这一年,施耐庵还与季氏女儿季丹红结婚,事业爱情双丰收。
1320年,25岁的施耐庵被苏州官吏,在所有家庭评选中,特别推荐为“孝行信义”的光荣称号。孝,尽孝为竭尽全力;行,学习贤人好德行;信,诚实守信经考验;义,气节正义困不移。
1324年29岁的施耐庵,参加在杭州举行的江浙省级乡试,高中举人。这意味着,施耐庵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1330年,35岁的施耐庵,在去北京参加会试的途中,考察了山东济宁的梁山泊。《水浒传》第十回描述梁山水泊:“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
也许是梁山泊“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壮观景色,让施耐庵心驰神往,久久不能平静,以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专心致志,导致他在应试中首次失利,名落孙山。
五年以后,施耐庵由于是当地的文化名人,再加上家族深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和官府上层千丝万缕的联系,施耐庵被地方政府推荐称“乡贡进士”。有些传记也写成“赐进士出身。”
有了进士的身份,就理所当然地当官了。经教育部副部长刘本善推荐,施耐庵出任山东郓城县教育局训导专员。这是施耐庵主动要求不回原籍,来到梁山泊附近。此时,他已经有了写《水浒传》的想法。
施耐庵全力搜集水浒英雄的轶事,两年后,他再赴北京参加会试,仍然没有考中。而这一年,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考中进士。因为同是江浙老乡,又一同会试,所以有人也说他俩是同窗。
而后两年,施耐庵任钱塘县副县长,但受到县长蒙古人达鲁花赤的排挤,辞官归苏州故里。施耐庵52岁的时候,在苏州开办国学院收太原清徐人罗贯中为学生,罗贯中约18岁,是“有志图王者”。
1353年,施耐庵的同乡张士诚,在老家白驹场起义。张士诚亲自去请施耐庵,让他当自己的军师。当时,施耐庵正在写《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已经写完前45回。
《水浒传》前45回最为精彩,这与施耐庵生活安定,专心写作有关。以后,施耐庵跟随张士诚南征北战,以张士诚起义为原型的战争场景,也隐晦曲折地写入书中。
施耐庵的表弟卞元亨,是张士诚的元帅,勇冠三军,天生神力。有一次,卞元亨独自一人执行任务,在海边遇到一只老虎,竟然被他拳打脚踢,给打死了。这也是施耐庵写“武松打虎”的原形。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节义廉退”,直译为气节正义困不移。张士诚称王后,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施耐庵辞官隐居隐居至张家港市凰山永庆寺,又开始写《水浒传》。
1366年,朱元璋部将徐达、常遇春攻打湖州、苏州,年逾古稀的施耐庵,偕妻申氏及学生罗贯中还归故里白驹场。次年,朱元璋部队攻破平江,张士诚被俘自缢。
一年后,《水浒传》流传于世,深受人们喜爱,以致手抄本都疯转广泛。《水浒传》的起义思想,当然引起了明朝统治者的不满,施耐庵被逮捕,关进刑部大牢。
1369年74岁的施耐庵身染重病出狱,借居淮安王肇庆当铺里的小方壶斋。第二年三月初一,施耐庵在淮安逝世。直到他孙子时,才将灵柩安葬,淮安王道生撰写了墓志铭。
《论语·季氏篇》节选
(一)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二)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