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杨剑桥:古汉语的十种修辞

杨剑桥:古汉语的十种修辞

杨剑桥:古汉语的十种修辞许阿瞿墓志画像与医圣张仲景古代汉语的修辞,大多数与用典有关。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实”,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

典故是什么意思_典故300则_典故

许阿瞿墓志画像与医圣张仲景

古代汉语的修辞,大多数与用典有关。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实”,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

用典就是运用典故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一般来说,典故都有确定的典源。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得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熟知、积累、掌握一定数量的典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了解古汉语特殊的修辞方式及其一般规律。现就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例举如下:

一、引用。

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引用”。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1.修辞效果:

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②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

①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熟语、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1: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列传》)(引用谚语)

例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巫峡》)(引用歌谣)

②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例1: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安书》)(引用历史人物、故事)

例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尘暗旧貂裘”是引用苏秦游说秦国的故事。)

③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

例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引《诗经》,是明引。)

例2: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引自《易经·复卦》,未说明出处,是暗引。)

④改引:把原作略加改动,或只取一句话中最主要的几个字。

例1: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杜甫《饮中八仙歌》)(左相,即李适之,最后一句就是将李适之的两句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点化而成。)

例2: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韩愈《送孟东野序》)(“荒唐之辞”引自《庄子·天下》,原文作“荒唐之言”。)

二、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①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②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比喻的分类:

①明喻。明喻一般都用“犹”“若”“如”等词语加以表明,很容易辨别。例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犹”,好像,好比。)

②暗喻。暗喻没有比喻词,直接表述,我们阅读时要把它当作比喻来看待,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本意。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刀俎”喻项羽一方,“鱼肉”喻刘邦一方,形象化地说明了敌强我弱的形势。)

例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判断句,谓语部分为比喻。曹操就像豺虎一样。)

③借喻。不说出本体,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例如: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白雪”喻“蚕丝”,“黄云”喻“稻谷”。)

④博喻。就是连续用很多比喻句来说明同一事物,其中也有明喻、暗喻之分。

例1: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四句明喻连用)

例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三句暗喻连用)

三、代称。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代称与比喻不同,比喻是说甲事物好比乙事物,甲、乙之间要有相似性。代称是直接代替,不管像不像的问题。

1.修辞效果:

①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②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2.代称的分类:

①用事物的性状、特征或标志来指代该事物。

例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是老人和小孩的特征,借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例2:为肥甘不足于口欤?轻暖不足于体欤?(《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肥甘”代美味食物,“轻暖”代高贵的衣服。)

②用泛称代特称。

例1: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原本包括战国时的韩、魏、赵三国,但在战国时候,“晋国”成为特称,专指魏国。)例2:擅山海之富。(《洛阳珈蓝记·王子坊》)(“山”和“海”都是泛称,此处的“山海”特指

山海的出产物。)

③用特称代泛称。

例1: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阳侯”本是古传说中的水神,此处代称波浪。)

例2: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大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泛指有优秀传统的古诗。)

④用工具代本体。例如: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杯杓”本是酒杯,这里指代酒。)

⑤用部分代全体。例如:远弃风雅,近师词赋。(《文心雕龙·情采》)(国风和大小雅是《诗经》的主要部分,此处用“风雅”代称《诗经》。)

⑥用具体代抽象。例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音乐”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于是古人就用音乐器材“丝竹”来作为“音乐”的代称。)

⑦以原料代成品。原料和成品是互相有关的事物,所以原料可以指代成品。例如: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铁是制造农具的原料,所以用铁来指代铁制的耕田农具。)

⑧以地代人。古文中常见的一种是以做官的地点作为人的代称。例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尊;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彭泽”代陶渊明,“临川”代谢灵运。)

⑨以官代人。古文中以官代人是表示尊重。如司马迁把自己的父亲称为“太史公”,这是明显的表示尊敬。再例如:骠骑发迹于祁连。(杨雄《解嘲》)(“骠骑”指骠骑将军霍去病。)

⑩专名用作通名。

例1: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孔稚圭《北山移文》)(“尚子平”“仲长统”都是隐士的代称。)

例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杨意”即杨得意的节缩,“钟期”即钟子期的节缩。杨得意是推荐者的代称,钟子期是知音者的代称。)

四、并提(合叙)。

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修辞方式叫“并提”。

1.修辞效果:

①句子紧凑。

②文辞简练。

2.辨识并提的方法:

①根据词语的搭配关系辨识。

例1:脭醲肥厚。(枚乘《七发》)(“脭”指肉,“醲”指酒。在古汉语中,肉可以说“肥”,而不说“厚”;酒可以说“厚”,而不说“肥”。这个句子是并提式,应读作“脭肥醲厚”。)

例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三峡》)(“亭午”“夜分”是两个不并存的时间,“曦”“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合起来是讲不通的。这里就用了并提修辞法,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②根据历史事实辨识。

例1: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汉书·景帝纪》)(对这个并提句,就要参照《史记·孝景本纪》中的句子“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孙平为绳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左车为安阳侯”来理解,不然,就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周苛周昌二人的孙和子都封了列侯”。)

例2: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诸葛亮《出师表》)(此句也是合叙的例子,因为查《三国志·蜀志》可知,“侍中”指的是郭攸之和费祎,“侍郎”指的是董允。翻译时就要把合叙改成分述。)

③利用“合提分承”句式辨识。合提分承句,是指一个句子中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联合词组,联合词组之间又具有对应承接关系的句型。所谓“合提”,指联合词组内部诸项之间的关系,是“合提并叙”的关系;所谓“分承”,指诸联合词组与联合词组之间的关系,是“分别对应承接”的关系。

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其意应为: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就是说,不知道句读的从师,不能解答疑惑的反而不从师。)

例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即“渔于江,侣鱼虾;樵于渚,友麋鹿”。)

五、互文(互文见义、互见)。

上下文义相互呼应、补充的修辞方式叫作“互文”。互文的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1.修辞效果:

①行文简约。

②形成对仗。

2.互文的分类:

①单句互文。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烟”与“月”互补见义。)

②双句互文。

例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与“奉命”互补,“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互补。)

例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诗中的“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

③多句互文。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四个词语组成互文,意为到东南西北等市场上去买齐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一样东西。)

④互用同义词的互文(变文)。

例1: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李斯谏逐客书》)(“充”“实”是同义词,都是“盈满”的意思,在句中用作动词。)

例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九月”就是“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六、倒置(倒文)。

使句中的词语颠倒顺序的修辞方式。例如: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饮食于野)

修辞效果:

①新颖别致。例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应理解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②强调突出。例如: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室于怒市于色”是“怒于室色于市”的倒置。)

③平仄合辙。例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洌”对“肥”:仄对平。)

七、委婉。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作“委婉语”。

修辞效果:

①避粗俗。例如: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便利”是大小便的委婉说法。)

②避忌讳。例如: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山陵崩”是“死”的委婉说法,除避忌讳外,还有尊敬之意。)

③避冒犯。对人用敬词,对己用谦词,都有不敢冒犯的意思。例如: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表面上尊唐明皇为“明主”,自谦为“不才”,而着一“弃”字,则言外之意就是“不才”实有“才”,“明主”并不“明”。)

④适宜交际辞令。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则非某之所敢知”,既委婉地拒绝了司马光的全部责难,又很有礼貌。)

八、省略。

省去某些句子成分的修辞方式叫作“省略”。省略本是语法问题,但有时也与修辞有关。省略的种类有:

①省略主语。例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鞍之战》)(都是承前省略主语“齐侯”,邴夏是建议齐侯射晋军的御者。)

②省略谓语。例如:一鼓(之)作气,再(鼓之)而衰,三(鼓之)而竭。(《曹刿论战》)(“一鼓”后面省兼语“之”,“再”“三”后面谓语“鼓”连同宾语“之”一齐省略。)

③省略宾语、兼语。

例1: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见”后省略宾语“太后”。)

例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史记·陈涉世家》)(省略兼语“尉”字。)

④省略“曰”字。例如: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唯求……”“安见……”“唯赤……”“宗庙……”四句前都省略了“曰”字)

九、夸饰。

夸饰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夸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夸张。但夸饰不是言过其实,而是一种极度形容语,能使语言增加生动性。

例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泰山在古人眼里是很高的山,也就代表着最重要的东西;鸿毛当然就是价值很小、很轻微的东西。)

例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排比式比喻夸饰句,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例3: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贾谊《过秦论》)(仲尼、墨翟代表最贤能的人,陶朱、猗顿代表最富有的人。)

例4: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司马迁《报任安书》)(随侯之珠、和氏之璧代表最宝贵的东西,比喻最好的才能;许由、伯夷代表最清高的人。)

例5: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皆裂。(《史记·鸿门宴》)(极言樊哙愤怒的神态,并非真的头发竖了起来。)

十、迂回。

迂回是一种表意隐晦的修辞手法。作者的话不是直说的,而是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说出来的,所以叫迂回法。古人的迂回法往往是利用典故来表现的。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骈体文或者是骈散兼行的文章里面。

例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忧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这段话中就出现了许多典故,了解这些典故的出处和含义,是理解这段话的关键所在。“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出自《易经·系辞》,原句为“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乐天知命,故不忧”。两句是说君子能洞察世事,安于自己的命运。很显然,此处王勃是以“君子”“达人”自喻。“贪泉”出自《晋书·吴隐之传》,传说一般人喝了贪泉的水就会产生无穷的贪念。作者自信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也不会心生贪念,喻意志坚定。“涸辙”出自《庄子·外物》,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救的人。这里暗喻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引荐。“扶摇”出自《庄子·逍遥遊》,王勃这里活用了《逍遥遊》的话,意思是说“只要机会来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乘风到达”,对未来充满信心。“东隅”古称日出的地方,表示时间早。“桑榆”古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时间晚。《后汉书·冯异传》中有“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两句,王勃此处融化了这两句话,表示早年的时光虽已逝去,功名未就,但将来的岁月还可望有成。)

原文见第1450号《语言文字周报》

上一篇: 《新唐书》人物小记
下一篇: 青州记忆丨与青州有关的成语典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