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新唐书》人物小记

《新唐书》人物小记

《新唐书》人物小记​3、杜如晦少年的时候英气十足,为人豪爽,自命风流,有大抱负,做事果决(弃隋官毫不犹豫)。李世民还在做秦王的时候,很多秦王府的属官都被外派,杜如晦也在其中

​3、杜如晦

少年的时候英气十足,为人豪爽,自命风流,有大抱负,做事果决(弃隋官毫不犹豫)。

李世民还在做秦王的时候,很多秦王府的属官都被外派,杜如晦也在其中,多亏房玄龄的提醒才留住了杜如晦。长期跟随李世民征伐,参与机密。处事干练,再多的事也能处理完,不知道他的极限在哪,可见做事效率之高。

李世民成为皇太子(玄武门事变后),封蔡国公,食三千户(在自己的封国内),再加益州一千三百户。一共四千三百户的食邑,在唐初可是很惊人的,如果仅仅是作为王府幕僚,参与军事机密,绝不能有这么多封赏,而《新唐书》对于李世民从秦王到皇太子这一段时间杜如晦干了啥一片空白。而杜如晦四十六岁早夭之后,李世民对他的思念之情是滔滔不绝的。唯一解释就是:杜如晦在玄武门之所处的地位是决定性的。因而,为了感激也好,追怀也罢,李世民对杜如晦的这一系列行为倒也在情理之中了。可叹杜如晦后代都不是保家之人!

4、魏征

魏征从小失去父亲,落魄却不事生产,有大志向。隋朝天下大乱,假扮道士(挺不安分一人)。不久在别人的推荐下跟随了李密(也算是瓦岗元老了),言不听计不从。跟随李密归顺了唐朝,因为没名气,没人理他。因而申请外调,并说服为李密据守黎阳的李勣投降。魏征在黎阳呆没多久,又赶上窦建德攻陷黎阳,直接和李勣一起做了俘虏(真惨)。窦建德兵败被杀后,逃回来跟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魏征跟了李建成后,多次劝说他早点打算灭了李世民,因为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功劳太大,威胁力十足。李建成兵败被杀,李世民责问他为啥离间(需要魏征离间吗?)兄弟感情。魏征直挺挺地说:“太子在听我的,今天就不会死了(言下之意:死的就是你了)。”李世民却放过了魏征(气量确实大的,堪比齐桓公姜小白同学了)。

李世民即位,派魏征以太子旧属的身份安抚河北(李建成、李元吉势力范围),魏征不负所托。回来后,李世民问魏征天下事(大概知道魏征假扮道士游历天下的人生经历吧),魏征也以为自己怀才不遇,一下子陈述了两百多条建议(是真憋狠了)。也难怪,从元宝藏到李密到窦建德再到李建成,跟了四个主子,终于到第五个是能让他畅所欲言的啦!

魏征还有一个“为良臣不为忠臣”论。他觉得忠臣除了以自己的生命换取空名啥都没得到;而良臣不仅帮助君主治理好了国家,还显耀了自己门楣。怎么说呢!个人以为忠臣虽然得了名誉(顺带给自己的君王按了恶名),但很多还是没有私心的嘛!

魏征善谏,简短整理一下《新唐书》记载的事例:1、有人说魏征做事不隐藏行迹(做事交友不避讳嫌疑),魏征说每个人都遮遮掩掩,专注自己的行事而忽略应尽职责,对国家不利。李世民恍然大悟。2、李世民看上一大臣女儿,要纳入后宫,公文都发了,魏征听说这女孩许配人了,直接怼李世民这样做不太地道。李世民立马深自悔悟,痛改前非。3、劝李世民不要不要因为供应周边小国的使团而劳民伤财(我最讨厌这种让自己国民受委屈而赚取空名的行为)。李世民称善。4、李世民对于刚结束战乱的天下是否能在自己手里短期治理好没信心,魏征劝他行仁义,促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5、李世民出行,管理行宫的官吏把给李世民马车夫的房间给了大臣,李世民觉得袭击的宫人被轻视了(其实是觉得自己被伤面子了)要治官吏的罪,魏征一番道理让李世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6、长孙皇后死了,李世民很伤心,常常上高台眺望皇后坟墓,一次和魏征一起,让魏征一起看,魏征:“我眼神不好,看不见。”李世民用手指了指(你瞎呀,这么近看不见)。魏征:“哦,你说昭陵(李世民自己的坟墓,皇后陪葬,先死先葬),那我当然看得见,我以为你在看献陵(李渊坟墓)。”李世民秒懂(魏征阴阳他只要媳妇不要老子),哭哭啼啼地毁了高台。7、劝李世民戒奢,李世民“震惊”地停止了自己的行为。8、李世民有所成就沾沾自喜,魏征却狠狠打脸说他慢慢懈怠了(分三个阶段对比举例)。李世民再一次恍然大悟。9、劝李世民对上书言事的,不论好坏都让其畅所欲言。10、说李世民克始不克终。

魏征临终,李世民各种伤心探望,还在病床前把自己女儿许配给他儿子,死后陪葬昭陵,还给魏征立碑。后来魏征举荐的人犯事儿被杀前,有人趁机污蔑魏征是朋党,李世民毁弃承诺不让女儿嫁魏征儿子,还把给魏征立的碑给推倒了。李世民在贞观后期逐渐昏聩,幸亏没李隆基活那么长,否则是否一样晚节不保,未可知。

至于李世民拿魏征和诸葛亮作比,甚至说赛过诸葛亮,这才是可以探讨一下的:两者内政和谋略方面都可以较一日长短,也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而诸葛亮没有犯颜直谏的本事,但魏征没有诸葛亮独撑大厦之将倾的经历。

个人觉着,魏征以这么低微的出身,却能影响李世民近半为帝生涯,颇有建树,名列功臣,确实是贞观功臣中的出类拔萃者!

上一篇: 司马迁:没有了它,一样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下一篇: 杨剑桥:古汉语的十种修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