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伦敦6月13日电(余颖)近日,“2022在英国重新发现中国”系列讲座第4场举行,讲座邀请到英国知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大英图书馆前中国部主任吴芳思博士以《伦敦的中文典籍收藏》为主题生动开讲,为英国听众带来一场知识盛宴。
主讲人吴芳思博士曾在剑桥大学学习中文,并于1975至1976年在北京大学学习。1977-2013年间在伦敦大英图书馆工作,负责管理中国典藏,并出任中文部主任。吴芳思博士在她近40年来的大英图书馆中文部工作中,每日与书与物为伴,尽心保管和整理中国典藏,参与完成了一万四千卷敦煌画卷的修复工作,几乎占到了全世界所有敦煌经卷数量的三分之一,堪称英国"掌管中国历史的人"。
吴芳思的演讲,带领听众回溯历史长河,还原英国收集中国典籍的百年历程。 大英博物馆最早起源于汉斯·斯隆爵士捐赠的私人图书馆,自18世纪中期成立之初,图书馆一直是它的核心部分。1973年7月1日,大英图书馆正式成立,目前拥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件馆藏,包括期刊、报纸、剧本、专利、图画等,既有最近出版的,也有古老至公元前二千年的古籍手抄本。其中所藏的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多达6万多种,包括了敦煌专藏、刻本古书、甲骨片、稿抄本、绘本及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等等。
吴芳思在演讲中特别介绍了奠定大英博物馆中国馆藏基础的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詹姆斯·昆宁汉姆和安东尼奥·潘尼兹。在大英博物馆成立的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刚开始收集中国书籍。汉斯·斯隆收集的中国书籍构成了创始馆藏的一部分。尽管英国几乎完全缺乏精通中文的人,但他的收藏却非常广泛。安东尼奥·潘尼兹则在担任图书馆管理员期间,收购了众多明清小说集、孤本。
吴芳思还与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及康河出版社联合创始人王子岚就演讲主题展开进一步互动讨论,并回答了观众的提问。
中国驻英国使馆文化处公参于芃发在致辞中回顾了今年举办的四期讲座,他指出今天的活动有特殊的意义,是两位积极支持“在英国重新发现中国”系列讲座的学者首次与观众同屏见面。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主任薛伶在发言表示,讲座非常精彩,吴芳思导引观众进入了一次探宝之旅,使我们了解了范围如此之大、种类如此之多的伦敦中文典籍收藏的有关故事和研究成果,这些都是与中国文化历史相关珍贵而罕见的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