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的记录,我国古代历来都很重视。所以设有专门记录历史的史官。对于历史,我们尽可能的追求真实,古代的史官也是如此,有许多史官甚至因为“秉笔直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见秉笔直书是史官记录历史的重要行为准则。
但是当我们剥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却会发现很多史官记录的历史,并没有将秉笔直书作为第一行为准则。比如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董狐,他在记录“赵盾弑其君”这件事情上,与当时的史实就有很大的偏差。但是后人却将他当作秉笔直书的典范,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还大为歌颂他,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董狐为何扭曲史实
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一段真实的历史。董狐是当时晋国的史官,是周太史辛有的后代,可见董狐祖上也是史官,和后来写《史记》的司马迁一样。
而赵盾呢,是晋国的宰相,辅佐过晋国三代国君,被孔老夫子称为“良大夫”,然而良臣最怕的就是遇到昏君,赵盾很不幸的就碰到了昏庸无道的晋灵公。尽管赵盾尽心尽力的辅佐他,但他就是看不惯赵盾,于是趁着一次宴会,埋伏刀斧手准备杀赵盾,省的以后再在自己面前干扰自己办事。
然而赵盾也不是那么好杀的,经过提尔弥相救,赵盾逃出生天,此后他也不敢在晋国逗留,于是准备逃到国外寻求政治避难。不过晋灵公实在太坏了,他的暴行被人深恶痛绝,所以在一个叫赵穿的人谋划之下,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而这个时候赵盾还没有逃出晋国,刚好到了边境上面,听说出了这样的大事,赵盾就没有继续逃,而是又回去了,并且继续担任宰相。
于是,董狐就在史书上记录,说是赵盾杀了晋灵公。
事情的经过大概就是这样,晋灵公压根就不是赵盾杀的,但是董狐却这样记载,不得不说很有勇气。因为当时的赵盾,势力非常大,他操控着整个晋国的政务,权利至高无上。而弑君这个罪名,在古代都是非常不道德的,被人们所不耻的。董狐说他弑君,而且在史书上记录下来,这等同于将赵盾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此看看,董狐的做法无异于摸老虎屁股,顶着丢失生命的危险。
如此一来,后人称他为秉笔直书第一人,可见是对他勇气的一种赞叹。但是仅此而已吗?显然也不是,董狐这么记录,其实另有一套标准,而且是大家都认可的标准,所以在当时看来,董狐的记录并没有脱离“史实”。
那么为什么董狐要说晋灵公是赵盾杀的呢?第一,晋灵公被杀时,赵盾虽然出逃了,但他并没有完全逃出晋国,更重要的是,他连职务都没有解除,他自然是晋国的宰相。国君身死,宰相当然要负责任。第二,晋灵公虽然不是赵盾杀的,可是赵穿是赵盾的族人,谁能保证他们之间没有互通消息?第三,赵盾身为宰相,事后竟然没有惩治杀人凶手,这不符合规定。
所以董狐将晋灵公被杀的责任放到赵盾身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历史不记录无名小卒,赵盾作为宰相,在处理晋灵公这件事上没有到位,那就该承担责任,这也是史官记录的又一准则:“惩恶扬善”。
事实上,孔子在编写春秋的时候,字里行间中褒义贬义都非常明显,对好人赞扬与歌颂,对坏人批评,都写的很清楚,可见孔子也遵守惩恶扬善这一准则。
新旧《唐书》典型的区别
这一行为准则不仅单纯体现在这一件事情上。比如后来的新旧《唐书》,很明显的证明了这一观点,因为《新唐书》就是由于《旧唐书》没有鲜明的惩恶扬善的观点,所以在进行重新编著的。
在我国古代,后朝都会对前朝的历史进行编修,特别是官方认定的二十四史,都是按照这样的一个规则修订的,这已经成为了惯例。但是当我们将目光放到唐史上时,不由得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会出现新旧两部《唐书》呢?而且他们里面记载的内容还大概相同,连起止时间都一样。
《旧唐书》是五代时期刘昫,张昭远等人编写的,当时名字就叫《唐书》。一般来说,后朝对前朝进行史书的编写,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便是宣告前朝灭亡,自己建立新朝代的正统性。由于五代属于乱世,受各方面的环境影响,史书在有些方面编写的不尽人意。
后来到了宋朝,文坛宗师欧阳修对《唐书》的内容看不下去了,他觉得此书内容混乱,没有观点,没有态度,需要修改,于是就上书朝廷,在朝廷的支持下,新《唐书》编写完成,历史上为了区分,才把他们分了新旧。
和《旧唐书》相比,《新唐书》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卓行、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且将其中的人物进行了分类,好人坏人都有评价,一目了然。另外,对于事情的态度,《新唐书》中也明确,这是两本书中最大的区别。
所以从这两本《唐书》的编修,我们也能够看出史官们并不是把历史事实放在第一位,道义才是。一件事情,一个人物的行为举止,德行操守是不是符合道义,他们都有严格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记录。
史官并非简单的记录
有人认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说胜利者能够决定历史的书写,毕竟史官也是有原则的,其中“道义”就是很重要的原则。比如孔子编写《春秋》,对于事物和人物的褒贬就有很鲜明的态度,而且他还提倡“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原则。
如此看来,即便是胜利者,也不是能够随意来更改历史的。不过胜利者可以根据“道义”来因势利导,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残害自己的亲兄弟,夺了自己父亲的皇位,这种做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违反道义的,但是历史对他却没有过多的批评。
这是为什么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史官们被他骗了。李世民很聪明,很会做一些表面文章,所以他经常制造一些假象来抹黑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将自己塑造成弱势一方。像玄武门之变,在李世民的运作下,也变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另外皇位的继承上,李世民也夸大自己的功劳,并且隐射李渊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意思。
如此一来,史官们就陷入了一个误区,在他们眼中,李世民是不得已为之,这样很多对他的批判就没有了,加上李世民做皇帝确实有能耐,将唐朝治理的不错,所以名声反而很好。
从这里我们也能够明白,中国的史官并非是简单的记录实事。他们还有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那便是将当时的思想传承下去,这样一来,就使得他们的写作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结语
从上述事件来看,中国的史官向来都不是单纯的记录历史事实,他们有自己的原则和使命,目的性特别强,所以他们记录的文章中,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有自己的态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影响不大,但是放到整个历史当中,就不太妥当了。
当然,这样其实也有好处。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也是历史最有魅力的地方,当我们阅读历史,从迷雾中找到历史实事的同时,还能够看到当时人们对这事的态度,再结合现代人对此事的看法和评价,对我们研究历史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