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不算南明,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万里扫荡漠后班师回朝于北京时如是说。
明朝是一个硬气的朝代,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前后历经十六位帝王,除朱祁镇外,明朝其他的帝王都极具骨气和血气。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的皇帝都很有意思,每个人都自己强烈的个性和特色。奇才与奇葩齐飞,有天选之人、马上天子、修仙道士、宅男木匠。
首先是开国帝王洪武大帝朱元璋。
朱元璋我们都知道出生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家庭,给地主家当过放牛娃,做过四处讨饭为生的和尚,开局一个碗,凭着自身极强的个人能力和过硬的业务能力,终成为明朝开国帝王,最终拥有一个国。
纵观历史上,任何人的开局难度都没办法和朱元璋相比。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绝无仅有的事情。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成功复国,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伟人曾说过:“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在位期间,经济上提倡修养生息,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兴修水利,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此为“洪武之治”。
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严厉整肃吏治和腐败现象。为其后的永乐之治,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固的政治基础。
当然,朱元璋的缺点也很明显,他从小过得苦哈哈,所以跟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世代享受荣华富贵,能够永守自己创立下的江山社稷。
但是朱元璋的滥杀功臣以及刚猛治国的手段也过于偏激和残忍,亲自颁布《大诰》等法律条例,严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建国初期的几个大案株连了十万多人,其中不免牵连了许多无辜。
他将随他建功立业的大批功臣和武将除之殆尽,不仅造成了“靖难之役”战争中建文帝无将可用,军事不利最终被朱棣夺取政权,也间接造成了明中期将才凋零,对蒙古部落无法构成有效的进攻和打击。特别是他设立特务机构,给明朝后来的皇帝做了一个恶劣的开端,使明王朝中后期的政治畸形发展和黑暗混乱。
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儿子,因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
朱允炆可真不是块当皇帝的料,本来朱元璋给他打下了一个铁桶江山,只要他什么都不干,就可以稳坐钓鱼台。可是朱元璋刚死,这个熊孩子就开始变更祖制,强行削藩,而且不留余地,做事做绝,连废四个叔王为民,逼死湘王全家。甚至在燕王朱棣送子为质和装疯后,削藩也未有丝毫缓和。
万万没想到朱棣是个自带主角光环的位面之子,最后在黄子澄和李景隆的内外“帮助”下,成功把一副好牌打的稀烂,不仅皇帝位置被抢了,自己还落到个生死不明不知所踪的下场。
第三位:明成祖朱棣
古往今来中国大一统国家里的藩王谋反成功第一人。
在位二十二年,没有休息过一天,和朱元璋一样勤勉国事,兢兢业业。篡位者往往是大有作为的君主。他们通常比那些名正言顺的帝王更勤劳、更努力、更加自我节制,竭尽全力建功立业,以此来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皇位。
朱棣完美继承了朱元璋的军事才能,能征善战,开疆拓土。北征漠北,五次北伐征战蒙古,全部赢了,使蒙古势力进一步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南征安南,1406年至1407年期间派兵攻打南安,最终安南独立,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朱棣因此被冠以“马上天子”之名。
在位期间改革机构,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强化统治,自此形成“天子守国门”的历史。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万国来朝”盛况。
明朝几乎所有可以拿的出手的大事都是朱棣做的,清朝皇帝康熙称朱棣的时代为“远迈汉唐”。可以说朱棣这个皇帝当的是十分出色的。
然而朱棣也和他爹一个毛病,是个“杀人狂魔”,特别是对建文帝的余党。永乐初年,为清除建文余党,朱棣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杀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一个人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而且连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就叫杀十族。
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当了二十年太子,但是当皇帝的时间不到一年。和他爹朱棣做事风格完全不同,他以仁爱治天下,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平反冤狱,废除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朱高炽也是被低估的一位,虽然他实际上当皇帝才一年。但在永乐期间,朱棣常年征战,国家内政实际上都是朱高炽在管理,永乐之治一半的功劳要算在朱高炽的头上。
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朱棣想立更像自己的朱高熙为太子,不过后来朱高熙和朱高燧阴谋夺嗣被朱棣发现。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朱棣十分喜欢朱瞻基,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从小跟着爷爷朱棣南征北战,备受朱棣的重视和喜爱。朱瞻基二十六岁的时候登上皇位,三十六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在位短短十年,但是和他爹一起创造了“仁宣之治”。
他被誉为“太平天子”,在位期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把叔叔做成了烧烤。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对外关系上,停罢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
同时在书画方面极有造诣,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
另外他也被叫做“促织皇帝”,促织就是蛐蛐,朱瞻基是斗蛐蛐的职业选手,到民间微服私访只为斗蛐蛐,从来没输过。
虽然朱瞻基对明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个合格的皇帝,但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缺点,在他统治时期让大批宦官读书参政,给了宦官很多权力,给明朝留下了很大的亡国隐患。
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
如果把历史上皇帝排个档次,朱祁镇绝对是历史上最烂的皇帝没有之一。这家伙本是梦幻开局,从祖宗手上接过来是家底丰厚的鼎盛明朝,老爹朱瞻基还给他留下了“三杨”老资格的内阁班底,不要求你像朱棣那样开疆拓土万国来朝,那做个就跟你爹跟你爷爷一样做成守江山的守成之君不过分吧,哪怕什么都不干跟嘉靖一样天天修仙,然而他做的事情却突破下限,差点亡国。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土木堡之变,他十分信赖宦官王振,在王振的挑唆下,亲自带兵征战瓦剌,果不其然在土木堡被瓦剌团灭了,自己也被活捉。
“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来自百科。
看看这死伤数,明朝世家武将贵勋基本被一锅端了,因为武将的损失惨重,这才导致文官集团日益膨胀。历史就这么朝着他预定的轨迹一步一步发展。土木堡之变也打断了大明帝国的脊梁,明朝军防由进攻变为防守,大明帝国开始了它由盛转衰的既定命运。
朱祁镇在战败后做的事,是丧门辱国,厚颜无耻古今第一人。被俘之后你不战死沙场以身殉国就算了,竟然给瓦剌带路,叫自己家国门,最后还厚着脸皮回来当了太上皇,在弟弟一脉绝后的情况下夺门登基抢儿子皇位;复辟登基之后杀于谦,给王振立祠堂。更是把北京保卫战抗瓦剌名将范广杀了,还把其妻女送给瓦剌人凌辱,把土木堡之变中对他不离不弃的忠臣袁彬流放;说是废除殉葬制度,却逼迫朱祁钰的妃子殉葬。说他是历史上最烂的皇帝没毛病。
第七位皇帝:明景帝朱祁钰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俘,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朱祁钰在位八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为国续命,天不亡我大明。
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渡过了明朝开国以来最大危机,稳住了土木堡之变后国家风雨飘摇的动荡局势,一改王振在时的乌烟瘴气,使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明帝国也逐开始渐走回正轨。
然而朱祁钰结局却令人唏嘘,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朱祁镇复辟,将其软禁其于西苑。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死因不明,成为大明第一奇案。《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帝的病疾,日渐沉重,后不治而亡。民间野史称,复辟后的朱祁镇为了报复朱祁钰,阻止太医为其治病,致病情恶化而亡。
朱祁镇却给他赐谥号“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由于朱祁钰帝号被废,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直到成华十一年,明宪宗才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
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是历史上被低估的皇帝,他恢复朱祁钰的帝号,平反于谦冤案。他即位之时,继承的是土木堡之变以后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内有流民,南方少数民族叛乱,北方鞑靼占领河套,建州女真多次入侵,而朱见深只用了七年的时间,就把他爹的烂摊子给收拾干净了。
至于为什么他总是被忽略被黑,是因为他是清朝皇族的仇人,他杀了努尔哈赤的祖先五世祖董山。成化年间,董山李满柱带领女真侵犯辽东,杀人越货无恶不作,这让朱见深非常气愤,他批示:“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结果女真人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差点灭族,女真的首领董山、李满柱都被干掉了。后被称为犁庭扫穴之战。因此满清对仇人是深恶痛绝,往死里黑他也就不奇怪了。
朱见深还有一件令人津津乐道的事就是她的宠妃万贵妃,万贞儿比朱见深大了十几岁,是他的奶妈。朱见深登基后将其纳为妃子,甚至为了她废了原配的皇后之位。
此外,朱见深为了遏制文官势力,还创作性增设西厂,重用太监汪直,成化朝也开始变得乌烟瘴气;设立皇庄,到明代后期派太监充矿监、税监,目的是为皇室搜集更多的钱财来满足宫中奢侈的生活。
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他即位初期的明王朝来说是一个多难之年,黄河发大水,陕西闹地震,外加遇到国丧,件件都是麻烦事。而朱佑樘在位期间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凡是明宪宗亲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如王恕和刘大夏等人。同时,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应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称颂。
由于明孝宗励精图治,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之一。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弘治中兴。 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兴之令主” 。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朱佑樘还把他爹荒废的大小经筵重新支棱了起来。这一制度是在正统初年制定的,大经筵,每月逢二、十二、廿二日举行,主要是一种礼仪;小经筵又称日讲,君臣之间不拘礼节,从容问答,是重要的辅政方式。孝宗开始坚持日讲,同时,又在早朝之外,另设午朝,每天两次视朝,接受百官面陈国事。好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除了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他还是一个完美的丈夫,开创了一夫一妻制,一辈子只娶了一个张皇后,说他是史上最深情的皇帝无可厚非。
为什么说老朱家的人都有意思呢?因为他们总能做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比如朱佑樘还发明了牙刷:美国牙科医学会和美国牙科博物馆等的资料显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中国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于1498年发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猪鬃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2004年,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佑樘名下。
也许是因为好皇帝都太勤政,劳累过度身体垮的快,朱佑樘也是英年早逝,在位18年,去世时年仅36岁。
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史上最会玩的皇帝。朱厚照是一位荒唐的皇帝,作为明孝宗和张皇后唯一的一个独苗苗,是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导致性格随心所欲娇纵任性。
东宫随侍太监中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被称为“八党”,他们横行无忌,利用皇帝的宠爱,肆行排击反对他们的大臣,朝中内阁只有李东阳与焦芳二人。为讨朱厚照欢心,每天都进献鹰犬、歌舞、角抵等戏,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年幼的朱厚照不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沉溺其中。
后来让人修建豹房,整日沉溺于女色,而且武宗在豹房的宠嬖中有为数不少的娈童,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
朱厚照也是纵欲嘻乐过度,三十一岁死于豹房,在位十六年。
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照驾崩后,因朱厚照没有子嗣,也没有兄弟,而孝宗这一辈,也只有他四弟兴献王朱佑杬还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这位就是著名的修仙大拿嘉靖同志。嘉靖在位掌权前后长达四十五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他的孙子万历皇帝。
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里,前二十年也和其他好皇帝一样勤于政事,后二十年不上朝开启修仙之路。
但是嘉靖帝绝不是昏庸无能的昏君,实际上他本人是绝顶的聪明。当年内阁首辅杨廷和找到朱厚熜当皇帝的时候,他才15岁。杨廷和认为朱厚熜年轻好控制,想让朱厚熜认朱厚照当亲爹,但是朱厚熜坚决不同意。
通过大礼议事件,朱厚熜不但没有认朱厚照当爹,甚至给自己的亲爹兴献王争取到了明睿宗的牌位。朱厚熜的天生的权谋家,从小并未受到系统的帝王教育的他对于权谋之术是无师自通。
一个年纪轻轻在京城政权中毫无根基的外地藩王,却在几年时间,就干掉了一批前朝的权臣,没有让自己成为傀儡。但是他绝对不能算是一个好的皇帝,他只是一个绝顶聪明也是一个绝顶自私的人。
如果嘉靖能够把自己拿捏臣子那套权谋智慧用在治理国家上,那他的成就,说不定是第二个“汉武皇”。
在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宫变”中,差点被宫女勒死。之后,嘉靖不敢住在紫禁城里,而是搬到了西苑的万寿宫,开始练道修玄。但他并不像万历皇帝一样不问政事,而是牢牢掌控明朝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大权。
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执政的前二十年中颇有作为,以不因循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执政的前二十年中颇有作为,以不因循守旧的革新精神开创了中兴局面,;但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后日益腐化,朝政日坏,大礼议杖笞群臣、崇奉道教并祸及自身、寻兴大狱、误用佞臣、刚愎自用、局势动荡不堪。嘉靖帝是个极其聪明并且自信的皇帝,而且有些自大狂妄,但却十分小气,又喜欢乱花钱,导致国库空虚。
在嘉靖去世之前的春天,嘉靖四十五(1566)年,时任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严厉批评嘉靖帝妄想长生,无父子、君臣、夫妇之情,称“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嘉靖嘉靖,家家皆净”,这差点没气死嘉靖,但是嘉靖并没有杀海瑞,只是把海瑞关进牢房十个月。“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
这位皇帝的存在感太低,他是嘉靖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母亲不受宠又不是长子,所以并没有得到嘉靖的重视。
他在位期间自己不太管事,而是放权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
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把身体搞垮了,朱载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终年36岁。
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四十八年。
因朱翊钧登基时候才十岁,所以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
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播州之战,使西南土司从此消停了几十年;抗倭援朝,杀日军10万余人,恢复明朝对朝鲜的宗主权,小日本再次龟缩回岛内;宁夏之役,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 (一说是染上鸦片烟瘾)。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全国和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但是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东北的女真趁虚兴起,因而种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
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是万历偶然临幸宫女所生,是万历长子,但是万历不怎么喜欢他,一直想立三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就是因为这个“争国本”事件,万历才开始和大臣闹脾气,几十年不理朝政。
这位皇帝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因为红丸案一命归天,年仅三十九岁。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朱常洛服完红丸后,感觉还好,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进一粒红丸。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是朱常洛坚持要再服一颗。于是,李可灼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服后,朱常洛感觉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然而到了泰昌元年九月初一日(1620年9月26日)五更,朱常洛驾崩。
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是朱常洛的长子,16岁继位,当了7年皇帝,又是英年早逝的一位,年仅23岁便去世。天启皇帝是明史上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
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
木匠活干的出神入化,可是皇帝做的一塌糊涂。他在位的七年的时间里,利用阉党来制衡东林党,导致魏忠贤和客氏专权。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十八日 ,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尚书霍维华就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因其味道清甜可口,朱由校便天天饮用,以致得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最终卧床不起。
第十六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也是史上最悲情的皇帝。
朱由检是上一任皇帝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是完全不在计划内的皇帝,本来他已经被封为信王,也正准备前往藩地当他的王爷。没想到自己的老爸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无了,自己的哥哥23岁也无了。他哥哥在弥留之际跟他说:“来,吾弟当为尧舜。”皇帝的重担就这样落到了他头上,朱由检从小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帝王教育。
但是不可否认,崇祯是一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他从他哥手上接过来的是一个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明朝。
大旱不断,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瘟疫爆发,崇祯十四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崇祯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十室九空。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
江南在崇祯十三年遭大水,崇祯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内有流寇和农民军起义,外有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虽然崇祯有理想,期盼着明朝能手中能够在自己手中迎来“中兴”,无奈前几朝的积重难返,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进攻,加上崇祯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朱由检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一个烈字,足以对他的一生盖棺定论了。
一代帝国就此陨落,哀哉!痛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