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总有两本《唐书》,一本编于五代年间,另一本编于宋仁宗时期,相隔了一百多年。其中,编于五代时期的那本被称为《旧唐书》,由后唐的史官编纂,他们站在唐朝官方的角度来写历史;而编于宋仁宗时期的那本则叫做《新唐书》,具有隔代修史的特点,代表宋朝人对唐朝的看法。
据说宋仁宗在读过《旧唐书》后,感到很不满意,他批评这本书“卑弱浅陋”,于是命欧阳修和宋祁重编一本《新唐书》。宋朝人对这本《新唐书》很满意,赞扬它“事增于前,文省于旧”,给予很高的评价。
耐人寻味的是,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却不依据《新唐书》,而是以《旧唐书》为据。对此,有人就曾说:“司马氏修《通鉴》,悉据《旧史》,于《新书》无取焉。”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客观的,司马光虽然主要以《旧唐书》为主,但在遇到两本《唐书》互相矛盾的地方,他并不是只采旧史,而是进行考证分析,择优而录。
《旧唐书》与《新唐书》之间有不少矛盾的地方,有些是出于史官的疏忽而造成的笔误,有些则是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故意篡改历史,所以需要辩证分析。
《新唐书》想要还原被《旧唐书》掩盖的历史
《新唐书》对《旧唐书》进行删改
《新唐书》的编纂者们对《旧唐书》不满意,所以有意要消除这本书的影响,其中在论赞方面,《旧唐书》的内容几乎被删除殆尽。欧宋二人专门为《新唐书》写了原创性的论赞,阐述宋朝人的价值观。
在内容上也《新唐书》也对《旧唐书》进行了删减,从删除的地方可以看出欧宋二人对史料的取舍倾向。按理来说,史书追求的是周详悉备,能不删的地方就尽量不删。但欧宋二人对《旧唐书》的删减幅度很大,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想要追求文字精简、通俗易懂的阅读效果,嫌弃《旧唐书》过于冗杂的毛病。
《新唐书》对《旧唐书》的删减之处可以通过对比两本书的内容来查找。其中,传记里的文章被删得最多,例如《长孙无忌传》中把唐太宗的《威凤赋》删除;《李百药传》里的《封建论》全被删去;《李密传》中讨伐隋炀帝的檄文一字不取;《李德裕传》中的数篇文章也全被删削。欧宋大概认为史书的任务在于记载传主的事迹,而并非收录其著作;因为在宋朝时,经、史、子、集已经分开,传主的文章可以收入本人的文集里,并不需要在史书传记中全篇采录。这种删减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使《新唐书》读起来很通顺流畅。
此外,《新唐书》对志怪的内容也很排斥,认为这些记载可信度低,不值得收录。例如《刘沔传》原本记载了刘沔曾夜战负伤,卧于草丛之中,因月黑而不知归路,正愁苦之际,忽然梦到有人拿着蜡烛来为自己引路,于是他便循着烛光走回了营帐。这段内容神秘诡异,是否真实只有刘沔本人才知晓,所以《新唐书》将其全部删除。
然而,《新唐书》中也有许多不该删却被删掉的内容。其中本纪部分删减得最厉害,据统计,《新唐书》里的本纪字数只相当于《旧唐书》的十分之三,其删减程度可想而知,疏漏脱误,亦可见一斑。
既删了该删的,也删了不该删的
《新唐书》对《旧唐书》进行增补
《旧唐书》的篇幅要比《新唐书》大,其内部皆依据唐朝实录,按理来说应比后者详细。但由于唐武宗之后的史料缺失,导致《旧唐书》对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这六朝的历史语焉不详。也就是说,在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中,关于最后五十多年的记载相对简略。这点从《旧唐书》的《皇后传》里就看得出来,在写到武宗的母亲韦氏、宣宗的母亲晁氏、懿宗的母亲王氏时,都备注了“事阙”两个字。连一国之母的事迹都无从知晓,可见这个时期史料残缺到了何种程度。
《新唐书》自称“事增于前”,它的一大功绩在于补足了唐朝最后五十多年的历史。例如关于张议潮归唐的事迹主要见于《新唐书·吐蕃传》,而《旧唐书·吐蕃传》中则查无此人;《牛僧孺传》增加他上疏指责宰相之事,此为牛李党争的开端;《李德裕传》增加他为政敌求情的若干事迹,使李德裕变得更加立体,一改之前人们将他视为打压异己的权臣形象;《田令孜传》增补唐僖宗在田令孜的怂恿下,荒淫享乐,强夺商旅财货之事,以见唐僖宗之昏以及田令孜之恶;《黄巢传》叙述了王仙芝与黄巢发生矛盾的过程,使人们对农民军的认识更加深入。
在《皇后传》中,《新唐书》也增补了《旧唐书》里缺失的若干内容。而在有关于唐宣宗的地方,两本书甚至还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记载,其中必然有一方篡改了历史。
《旧唐书》刻意美化了唐宣宗的形象
唐宣宗是唐朝的倒数第五位皇帝,他统治的十四年是唐朝最后的和平时期,在这之后便发生了庞勋之乱和黄巢起义。因此唐末的人很怀念宣宗时代,将那段时期称为“大中之治”,而唐宣宗也被描绘成了一个明君,人称“小太宗”。
《旧唐书》里说:“史臣曰: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兼疾苦。”又给予他高度评价,说:“帝道皇猷,始终无缺,虽汉文、景不足过也。惜乎简藉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吮墨挥翰,有所慊然。”还说:“李之英主,实惟献文。”
这段评论说明《旧唐书》关于唐宣宗的记载不是建立在充分的史料之上,而是根据遗老们的记忆,将唐宣宗视为汉朝文景一样的明君。这种评价难免有主观之嫌,而且史官可能在对比五代的混乱局面之后,无意中美化了唐末的历史。
唐宣宗是否像史官描绘的那样完美无缺?
在《新唐书》里,这段评论全部被删除,改为:“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然其奋然除去浮图之法甚锐,而躬受道家之箓,服药以求长年。以此见其非明智之不惑者,特好恶有不同尔。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
这段评价是根据增补的内容来做出的——《旧唐书》虽然如实记载了唐武宗迷恋仙丹、迷信方术的昏愚之处,但对唐宣宗也追求长生不老的事迹却全无记载,在写到唐宣宗驾崩时只说:“八月七日,宣遗诏立郓王为皇太子,勾当军国事。是日,崩于大明宫,圣寿五十。”好像唐宣宗是正常死亡一样。
在《新唐书》里则进行了增补,《崔慎由传》说:“宣宗饵长年药,病渴且中躁”;《毕諴传》又说:“玄伯又治丹剂以进,帝饵之,疽生于背。”《资治通鉴》则记载得更为详细,说:“上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疽发于背。八月,疽甚,宰相及朝士皆不得见......上已崩。”这说明唐宣宗跟唐武宗一样,都迷恋神仙方术,乃至于误食仙丹而死,不可谓明君矣。
此外《新唐书》还记载唐宣宗时期每年财政支出三百余万,“有司远取后年乃济”,可知当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宣宗又使“茶、盐之法益密”、“两池榷课大增”,不断地盘剥百姓。《刑法志》还说:“宣宗亦自喜刑名,常曰:'犯我法,虽子弟不宥也。’然少仁恩,唐德自是衰矣。”一边是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另一边又是敲骨吸髓的苛捐杂税,再加上惨酷寡恩严刑峻法,便成了亡秦之政了。故而宣宗一死,大唐帝国便接连爆发农民起义,这绝不是偶然的。
因此,唐宣宗固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君主,但他并不像《旧唐书》描绘的那样完美;相比而言,《新唐书》中的唐宣宗更显得真实。
唐朝的统治危机已经出现在唐宣宗之时
两本《唐书》中,究竟是谁篡改了历史?
关于唐宣宗,还有一处的争议很大,那就是他逼死郭太后之事。
郭太后是郭子仪的女儿,嫁给唐宪宗为妻,生下唐穆宗;唐穆宗又生了唐敬宗、文宗和武宗。而唐宣宗作为宪宗的幼子,在武宗驾崩之后,他才以皇叔的身份继位。郭太后对于唐宣宗来说乃是嫡母,而唐宣宗的生母本姓郑,《旧唐书》说:“内职御女之列,旧史残缺,未见族姓所出、入宫之由。”可知郑氏的出身并不高贵,关于她的史料也不甚详细。
《旧唐书》对郭太后的评价颇高,认为她可以比肩东汉的马、邓诸后,她一生“历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对于这么一个长辈,作为“明君”的唐宣宗自然也是礼敬有加了,《旧唐书》中写道:
“既而宣宗继统,即后之诸子也,恩礼愈异于前朝。大中年崩于兴庆宫,谥曰懿安皇太后,祔葬于景陵。”
认为唐宣宗对郭太后很孝敬,郭太后也在大中年间得到了善终。然而,这处记载其实掩盖了一个皇家丑闻,篡改了历史。
《旧唐书》掩盖了一段弑父逼母的宫廷丑闻
根据唐人裴庭裕《东观奏记》的记载,当初唐宪宗因误服仙丹而燥热,被宦官杀死;为此,唐宣宗怀疑其兄唐穆宗和郭太后参与了弑君的阴谋,因此在他登基之后,便“诛除恶党无漏网者”,郭太后为此“心怀惭惧”。
《东观奏记》又说唐宣宗的母亲郑氏原先是郭太后的侍女,因而有宿怨,这令郭太后更加感到不安。有一天她跑到楼上去想要跳楼自尽,结果被人拦了下来。《东观奏记》里写道:
“左右急持之,即闻于上,上大怒。其夕,太后暴崩,上志也。”
《新唐书》与《资治通鉴》都采用了《东观奏记》里的这段记载,都不认可《旧唐书》。
因此,历史的真相可能是这样的:郭太后曾做过太子妃,正妻的地位已定;唐宪宗登基之后,却迟迟不肯立唐穆宗为太子。之后,吐突承璀谋立沣王恽。这令郭太后和唐穆宗感到了危机,于是他们便指示宦官陈弘志弑杀了唐宪宗。唐穆宗登基后,吐突承璀和沣王都相继含冤而死。在穆宗与其子敬宗、文宗、武宗的统治下,朝廷迟迟没有抓捕弑杀宪宗的凶手,而是含糊了事。彼时,唐宣宗尚年幼,但已怀恨于心。所以当他被宦官拥立之后,便软禁了郭太后,并将其逼死,仅葬在景陵之侧。
《旧唐书》为了给唐朝皇帝隐恶,故而篡改了穆宗弑亲父、宣宗逼嫡母的历史,在《新唐书》中才还原了真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