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散失各地,所以需要用精密明敏的方法搜集;史料又真赝错处,所以需要严谨的方法甄别他们。搜集和甄别史料,是研究历史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搜集史料的方法
能在旧史中查到的普通史料,没必要特别搜集。史料一般都很单一,单条史料看起来也无足轻重,但是如果将同类的史料收集比较,其所反映的时代状况就能显现出来。比如想研究春秋以前部落的分立情况,搜史料中的记录,《左传》《国语》记录六十余,《逸周书》三十余,《汉书 地理志》《水经注》七十余,金文款式中得九十余,其他散见各书三四十余。除去重复的,其夏商周古国名可考见者,犹将三百国,根据记录将他们在地图上标出来,那么古代社会结构和现代的区别,就能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又如研究中国六朝唐造像,最早所造者大都是释迦像,后来弥勒像居多,后期始渐有阿弥陀像、观世音像等,从这里面可以推算各时代信仰对象的异同,佛教教义的变迁。
这种方法清代治经者经常用,如《经传释词》《古书疑义举例》等,但是史学方面用的比较少,虽然《容斋随笔》和《二十二史札记》有这精神,但范围太窄。这种方法经常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找到可贵的史料,是非常重要的搜集方法。
要用这种方法,第一是要有敏锐的史料嗅觉和观察力,凡是一件事情到了眼前,都能引起特别的趣味;第二是要耐得住寂寞,凡遇到意见自认为有研究价值的事,即开始彻底精密的研究,搜集同类史料综述比较,非要求得真相不可。这种方法一般都会所劳甚多而所获甚简,但是宇宙间的学科基本上都是以无限劳动求区区几个数字的,就像达尔文洋洋洒洒的几十万言结果不过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已。我国史学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研究,假如现在的研究者能以自己辛劳能在将来的历史学教科书上留一句结论性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贡献了,历史研究者应该要有这个觉悟。
还得必须要注意的一种史料是消极性质的史料,就是证明什么时代没有什东西的史料。比如《战国策》《孟子》屡屡有黄金若干鎰的记载,可见其时确以金属为货币。但字书中关于财货的字都从贝不从金,可见古代货币用贝不用金。进而研究金铭款式,皆贝无金,《诗经》亦然。殷墟中发掘的古物也是有贝无金,因此可以略推断西周以前未尝以金属为货币,再进而研究《左传》《国语》《论语》,也没有金属货币记载。所以研究者可以大胆断言:“春秋以来未有金属货币。”若稍加谨慎,也可以提以假说:“春秋以前金属货币未通用。”又如读《高僧传》,发现隋唐以前诸僧的主要事业,大抵都是翻译了什么经多少卷,讲了什么经多少遍,或者给什么经做注疏多少卷。宋代以后的诸僧传中,这类事情不再复提,而是记载其怎么样洞彻心源,如何机锋警悟而已。所以可以下一个推断:“宋以后僧侣不讲学问。”现代极其普通的事前代为何没有,前代极其普遍的事后代为何消失,这里面往往含有历史学上极其重要的意义,倘若忽视,历史的真相很可能不能窥其全貌。这种史料以有证无,注意到的人很少。
还有一种史料是研究者极为需要但事实上不能得到者。比如历代的人口、各时代的物价比率等,这种指标史料实时变化,却记载很少,搜集之法几乎断绝,但还是有法解决。比如人口,可以将各史中的《本纪》和《食货志》的记录作为假定,加上个地理志中记载的地方户数,和方志专书汇录堪比,又把各正史、各杂史、笔记中不论文牍及谈话,凡是涉及人口数目者,一一抄录,又将各时代征兵制度、口算制度一一研究,与其时所得兵数所得租税推算,可以得到大概的数据,虽然不是说完全正确,但总有一些地方一些时代和真实比较接近,再以此为基本,与其他时代地方求相当的比例。物价也可以参考这种办法,所得也应该不少。史料全觉得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存留的多或者少,收集起来困难或者容易罢了。这种史料若仅仅列举1~2条,没有什么意义。若要它显示价值,全靠收集广泛而比较观察得之。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抽象的史料,具体的史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求之。往往有一个人的言行,一件事的始末,在正史上觉得史料缺乏,但仍然用力搜集,或许所获颇丰。如正史墨子史料可谓枯竭之极。但孙冶让在墨子二千年后,仍能做博赡翔实之《墨子传》至数千言(《墨子闲诂》);又如周宣王伐獫狁,正史寥寥数语,而王国维生三千年后,仍能将其将帅、战线、战状详细考出,历历如绘(《学堂丛刻》)。这种能力无他缪巧,只是在人人所共见的史料里,爬罗搜剔的能力非常强而已。这种材料明明存在于现存古籍中,但是学者不苦心搜辑,一般人不容易发现。
也有旧史中全然失载或缺略的事实,博搜旁证则能意外发现者。如唐末黄巢之乱,曾打死残杀外国侨民,可谓千年之前的义和团,但旧史中仅有“焚庐室,杀人如刈”几字,而十世纪初,阿拉伯人所著《中国见闻录》中有记载云:“有Gonfu者,为商舶荟萃地,……纪元二百六十四年,叛贼Punzo陷Gonfu,杀回、耶教徒及犹太、波斯人等十二万。……其后有五朝争立之乱,贸易中绝……”等语。这段记录极为重要,我们可以得到历史上的新信息:被杀的外国人达十二万,说明其时侨民之多,这样就可以引发很多的问题,例如:中外通商为什么这么烦?通商口岸是不是只有广州,发达程度如何?当时的管理机构市舶司起源于什么时候?组织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权限?这种大规模的通商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关税制度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存在领事裁判权制度?是不是只有外国人来?中国人有没有向外发展?这么多外国人,侨居我国和我国混合的关系如何?……如果能按照这个思路研究下去,则一项史迹会引发出无数史迹。这种已经遗佚的史迹虽然大多数都可遇不可求,但也必须处处留心,无孔不入,每有所遇,绝不放过。而且不止是外国资料中有,本国的故纸堆里面也存在不少,学者需要特别观察。
史料还有被旧史家故意湮灭或搞乱证据的,遇到这种事,治史者也可以搜集证据补全或者矫正。明代陈霆考出唐僖宗被马蹋死,宋太祖死于箭疮崩发,二事史册都密之不言。这种事各史中很多,不止是这两件,还有官书自行窜乱的,也很多。《宋神宗实录》有日录及朱墨本两种,因廷臣争党见,各自任意篡改,导致同一件事两种说法。清代犹盛,因讳其开国秽德,数次修该《实录》,如太宗后下嫁摄政王,世宗潜谋夺嫡等宫廷隐晦,讳莫如深,自不待言,即使清初所兴之诸大狱,也掩其迹,唯恐不密。比如顺治十八年江西奏销案,史上未有之奇酷,而官书无丝毫痕迹,学者孟森根据文集笔记,钩距参稽,全案信史才出。偶尔散失的史料,补起来比较容易,故意湮灭的史料,治理非常困难,也非常考验学者的侦查能力。
史料搜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没有正当充实的史料,就没有史学研究的基础,漫然批判,恐开口便错矣。
二、鉴别史料之方法
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是误,二是伪。正误辩伪,便是史料的鉴别。
(一)正误的鉴别
首先要剔除一种流俗中想当然的心理,譬如看到长城就想到始皇,说到道教必联老子,这种不是史料的错误,而是阅读者自身的错误导致史料的错误,这是养成鉴别能力的前提。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一种时代性的大幻觉,一段史迹,经过一个时代的过滤,其实质已变。比如在货币交易时代研究实物交易时代、郡县官治或者都市自治时代研究封建时代或者部落时代、平民自由时代研究贵族时代或者教权时代,都容易引起这种幻觉。这种幻觉可以完全屏蔽真相,这是治学者一定要引以为戒的。
正误最直接的方法是举出一个极为有力的反证,但是世事并不都这么简单明了,很多时候明知这事儿胡扯但是苦无明确反证以折之,对于这种史料,一般是第一步消极的发表怀疑态度,以免真相被屏蔽,第二步遇到有旁生的触发,则不妨换一个方向研究,立假以待后来之再审定。
怀疑的结果,会变成一种新的理解,古人因为时代所限,对有的史迹不敢随意假说(如母系社会、周公大圣),如今社会开放,要敢于怀疑,敢于立假说,然后仔细归纳,使其变成定案,亦意中事耳。
对于同一史迹的不同史料,原则上以最先,最近者为最可信。时间越近,距离越短,可信度越高。但同时要注意局中人因为感情的原因,对真相描述失真,或者是纠缠于细纸末节不得要领。而最近的史料也可能错误,比如徐霞客挚友给其墓志铭写他去过西藏,实际上是徐想去而没去成这类。
史料可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直接史料所存较少,所以鉴别间接史料,是历史研究者的最重要的技能。鉴别间接史料,第一步是要以年代为标准,年代越早,可信度越高,因为彼所见之直接史料多而后人所见之少。可用《史记》驳《古史考》,可用《竹书纪年》驳《史记》。例外是有的史料后人见而前人未见,如殷墟资料可以驳《史记》。同时还要注意著作者的史德、史识及所处地位如何。总而言之,无论是何种史料,都要打上几分折头,研究者需要用怀疑精神,努力研究,尽可能接近史实,则真相可次第呈露。
以上为正误的鉴别之法。
(二)辩伪的鉴别法。
辩伪法先辩伪书,次辩伪事。
A. 鉴别伪书的方法。伪书是一本书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为后人借古人名义伪作,《神农》《内经》《周礼》《六韬》《阴符》《管子》等皆是此类。如果学史这没有鉴别伪书的能力,不但不能忠实于史迹,而且自己的思想途径也会发生大混乱。
书越古者,伪书越多。战国时好托古,学者多好引古人以自重,汉初学者以搜求遗书为务,献书者常常托为古人所做以售炫,故战国、秦汉间多伪书。一般的伪书,翻阅《四库书目提要》便可的梗概,《提要》中说真的未必是真,但是说伪书的,十有八九就是伪书,这是学者应该具备的常识。
伪书的辨别方式大抵有几下几类:
1、前代书从未著录或没有人徵引过,忽然冒出来这种,十有八九是伪书。如明人所著《古逸史》。
2、前代虽然有著录,但是久经散佚,忽然有异本出来,篇数和内容和旧本完全不同,十有八九是伪书。如明抄本《慎子》即是此例。
3、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是今本来历不明的,不可轻信。如今本《列子》八篇。
4、其书流传之绪从其他方面可以考见,但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的。如《神农本草》为《汉书艺文志》所不载,后渐成规模,此书不但飞神农所做,汉前人参与者甚少。
5、真书原本经前人引述,确有佐证,但是今本与之有分歧,则今本必是伪书。如古本《竹书纪年》夏启杀伯益事,今本与之相反。
6、其书题某人所撰写,但书中所记载之事在本人之后,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如《商君书》载商鞅身后事。
7、其书虽真,但一部分经后人窜乱确有证据,则对全书之全体要谨慎鉴别。如今本《史记》载宣元成以后事。
8、书中所言与事实相反者,其书必伪。如《道藏》中刘向《神仙传》有佛经记载,然当时佛教尚未传入。
9、两本书记载一件事相互矛盾,则必有一伪书或者二者全伪。如《涅槃经》和《象腋》所载佛不听食肉事。
以上为用具体的反证鉴别,还有可以用抽象的反证鉴别者:
10、各时代文体都有其时代特点,多读书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伪书不需要字斟句酌求反证,一看到文体就能判断其是伪书。如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之佛经翻译体。
11、各时代的社会状态,学者大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凡是书中所写和其时代之状态相去甚远者,即可以断为伪书。《汉书食货志》称晁错因《神农》石城、汤池、带甲百万等,与其时代相差太远,可断定为伪书。
12、各时代之思想,有一定的进化阶段,若某书中表现的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即可断为伪书。如《素问》中言阴阳五行。
以上12种方法是鉴别伪书的,还有一些方法是鉴别某些书一定是真的:
1、《诗经》关于日食的记载后世推算确有其事,可见其为真书。
2、《春秋》日食亦正确,除孔子笔法,其鲁史原文极为可信。
3、《尚书 尧典》中星记载正确,《尧典》确为尧、舜时书。
4、书有一方面认为是伪,其他方面是真。《管子》为管仲所做为伪,但其书大部分处于战国人之手为真,可以用来印证战国末年之史迹。
5、有书中某事常人共指斥为伪,但学者可以反因此证明其真。《逸周书》记录武王之残暴,孟子非之,然其不伪。
6、无极强之反证足以判断某书为伪书,只得暂认为是真。如《山海经》,其实虽然诡异,但不能凭武断以弃之,也是珍贵的史料。
B.鉴别伪事的方法。
伪事和误者不一样,误者是无意失误,伪者是故意造假。伪事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类:
1、史家明知道是假的仍然为之。陈寿《魏书》:天子以供领冀州牧;刘晔《后汉书》:曹操自领冀州牧。
2、虚构伪事专门写本书以实之。王通自比孔子,伪造其与名人问答语,成一书曰《文中子》。墓志、家传、行状之类,皆有此问题。
3、有事迹纯属虚构然已公然取得“第一等史料”之资格,几令后人无从反证者。如洪大全事,虽可能有假,但登于《实录》,求一反证不可得。
4、有事虽然非伪但是过度夸张的。无论何种史料,真迹放大之事在所难免。《戊戌政变记》所载事梁不敢自承,却是可贵之史料。
5、史文十之八九皆经过后代编史者润色,所以往往多事后增饰之语。《隆中对》为私人之语,他人何如知之?定是当事人事后谈及,事后之言,本质已变。
6、有本意并不在述中,但是借古人之口寄其理想,故书中的古人言行并不是古人实际之言行。言必称尧舜的孟子便是此例。不能因为史料非常理想就蒙混过关。
7、将文学著述当成史迹的。读《庄子》认为庄子发现了新物理学之类。不但是关于个人的史迹出现这种众人共信文学为史的情况,其他诸如京邑、宫室、舆服以及其他社会各方面,多半如此。
以上七点是伪事产生的原因,如何辨别伪事,大略有以下几点:
1、辩证宜勿支离于问题之外。例如孟子论尧以天下让舜,否认百里奚自鬻于秦,皆支离于本问题之外,学者应主意之。
2、举出反证,这是辩伪最直接的方法。《汉书 艺文志》记录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孔安国献之事与《汉书》本文矛盾,得和献都矛盾,只能说明这是个伪事。
3、伪事的反证,以”直接史料“为最上。鱼豢《魏略》与陈寿《三国志》记刘备诸葛亮见面事不同,但以《出师表》观之,陈寿之三顾茅庐为真。本人自身、当事人、见证者留下的史料有不可抗拒之权威。
4、有的史料,能用强有力的反证,真伪可以一言而诀者。如以《善见律》所载众圣点记推算释迦摩尼灭度时间,推翻旧说。
5、时代错误则事必伪,这是反证中最有力者。如《商君书》载长平之战,但此役发生在商鞅死后七十年,商君不可能语及此役,则其必有伪。
6、其事虽伪,但是没有直接的正面反证证明,只能从别的方面间接推敲。如前面所说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事,但这种方法只能下”盖然“结论,不能下”必然“结论。
7、不能用事证,但是可以用物证或者理证以明其伪者。比如建文帝逃跑的事基本上是伪,因为紫禁城就根本没有水关,根本出不来。又如颜渊孔子在泰山望阊门、白马,颜渊发白齿落,生理学上来说几乎不可能,也可以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可能是数百年之前的人断其为伪,但是现在科学发展,发现其其实不伪。
正确的史料是用现代学术方法做历史研究的基础,正误辩伪是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基础工作,也是为未来史学家的一项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