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资治通鉴熊逸版》:我们该如何读懂史学经典?

《资治通鉴熊逸版》:我们该如何读懂史学经典?

《资治通鉴熊逸版》:我们该如何读懂史学经典?《资治通鉴熊逸版》:我们该如何读懂史学经典?

文/石墨杨

唐李世民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墨杨觉得李世民诚不欺我,历史是一面镜子,无论朝代更迭,自古兴亡多少事,到头来都逃不过历史的周期率,我们以史为鉴,正是我们读《资治通鉴》的缘由。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作者_通鉴资治名言

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通鉴资治名言_通鉴资治作者_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通鉴资治名言_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作者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作者_通鉴资治名言

对于《资治通鉴》这样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经典,我们该以何种方式读懂它?

《资治通鉴熊逸版》给了我们读这部巨著的勇气。本书为第三辑“秦汉风云”。这是一项跨越数年的“读史大工程”,熊逸老师用通俗易懂“串讲”的方式,为读者深度解读《资治通鉴》。他的解读并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中生发出对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剖析,力求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本书已经进行到了第三辑,内容涵盖《资治通鉴》秦纪三,以及汉纪一至汉纪六,以260个问题为抓手,带大家领略秦亡汉兴的恢宏历史故事。

通鉴资治作者_通鉴资治名言_资治通鉴

这段历史大家耳熟能详:秦汉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胡亥和赵高勾结篡权,致秦二世而灭、李斯识人不清终身死、陈胜和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与项羽鹿死谁手、韩信韬光养晦、萧何寻得千里马、张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熊逸老师解读《资治通鉴》,并不是对原文的翻译解读,他以原文为基础去思考探究真实的历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比如他借助《史记》和《汉书》来复原汉朝人眼中的刘邦,寻觅人物的细节,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而不是寥寥几笔,晦涩难懂。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无法窥探文言文背后的故事。这让我们对《资治通鉴》这本书艰苦卓绝的阅读变得简单而轻松,墨杨觉得他把历史人物和事件掰开了揉碎了给我精准投喂,这么香,我们啃书也容易下口。

通鉴资治作者_通鉴资治名言_资治通鉴

书中熟悉的历史事件令人目不暇接: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争霸、鸿门宴、霸王别姬……秦汉历史中亟须追寻的历史真相等待大家去探索:陈胜是怎么走向失败的?杀机四伏的鸿门宴是怎么发生的?汉朝外戚干政的问题是怎么来的?

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作者_通鉴资治名言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历史学研究讲究严谨细致,讲书则需通俗易懂兼顾趣味性,读者可以跟随熊逸老师的脚步,深入了解历史的发生,理解历史的发展,让大家能够读得懂历史、爱上历史,这才是真正的“得到”。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上一篇: 【档案小课堂】|“档案”一词的由来,何谓“全宗”、“档号”、“案卷”、归档?
下一篇: 道教拾遗记:这位高明的道士宁愿身死只为“还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