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眼睛移开,千万别把眼睛移开
《无主之作》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电影,别移开眼,一起来感受真实带来的排山倒海般的震撼!
01
伟大崇高和荒谬可笑,只有一步之遥。
1937年,德国,纳粹统治,东西德分裂,人人拥护纳粹党高呼“希特勒万岁。”
专制强权统治之下,真实被抹杀,荒诞、谎言轮番上演。
艺术领域首当其冲,最好的思想统治莫过于对艺术的扼杀,于是影片一开场,就上演了一场怪诞荒谬的批判艺术展。
梵高、毕加索、康定斯基在这里都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所做的画作统统被打上了“颓废艺术”的烙印。
讲解员极尽调侃奚落称这些艺术是“虚假与疯狂”“他们应该去做个检查,看看视力是不是由于事故。”
随行者哄笑附和,在这里,真实的伟大崇高沦为了肤浅的荒谬可笑。
只有一双不一样的眼睛带着欣赏,在真正的荒谬可笑中窥探着艺术美的真实。
伊丽莎白,一个艺术爱好女青年,带着侄子库特来看艺术展,培养他的艺术天赋。
俯身低声告诉库特“别告诉别人,我还挺喜欢这幅画的。”
02
荒谬的时代,洞见真实或酿惨剧
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给予了伊丽莎白洞见真实和美的能力,也因此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病态”
她沉迷于收集“la”这个音符,认为这个音符蕴含了音乐所有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乃至整个宇宙的力量,人们所追求的世界公式都藏在了这个美妙的音符里。
她请所有大巴车师傅同时按下喇叭,在一片鸣笛声中感受着这个音符。
赤裸着身体坐在钢琴前弹奏,甚至可以用烟灰缸砸头来捕捉这个音符。
并告诉库特“千万不要移开目光,所有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这份骇人的狂热很快便为她招致了灾难,认为她生病的家人将她送去了医院,她被诊断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将一个正常的人放进精神病医院,他如何才能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而一个正常的人生存在病态的社会里,又将会酿具怎样一场令人恶寒的惨剧。
伊莉莎白的病症在于她总能将事实的真相看的太清楚。
在医院,她仅凭一张全家福,照片中人物的坐姿,就看穿了医生婚姻不和的真相。
又凭一张画作,洞见了医生女儿没有绘画天赋的事实。
他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人们在极力刻意隐瞒的事实,而被洞穿者是绝不允许有这样的真实的存在的。
03
一场正义之名的反人道屠杀
纳粹党统治下德国开始实行一场美名曰“种族优化”的反人道屠杀。
以资源有限以及不能为国家生出健康的士兵为借口,所有携带遗传疾病的妇女必须接受绝育手术.
本身身患残疾或其他不可治愈疾病的人,将会被统一送到集中营,进行“种族优化”清理。
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的伊丽莎白被送来了“有无价值鉴别中心。”
如果发生在艺术馆的荒诞剧还有一丝幽默感的话,在这里上演的荒诞剧恐怕只剩残忍压抑。
被送往鉴别中心的人等待的不是病情的诊断,而是生或死的宣判。
更可笑滑稽的在于宣判他们死刑的不是别人,正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
+/-,他们手中握着的笔成为了宣判死刑的剑。
不幸的是伊丽莎白被画上了意味无价值的人的红色加号。
“别把目光移开,一切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伊丽莎白临别告诉库特的最后一句话,在她被残忍带上去往医院的车之前。
于是从此库特放下了挡在面前的手。
直视赤裸的真相。
拉开母亲挡在他面前的手,直视战争的罪行。飞机轰炸、房屋被毁、无数无辜的人丧生。
04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长大的库特完美继承的姨妈伊莉莎白的艺术天赋,而此时战争结束,纳粹投降,世界政局焕然一新。
当初罪恶滔天的纳粹分子也遭到了恶行的反噬。
然而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库特的父亲,一位人民教师,被伊丽莎白敬佩的人,战前,不满纳粹行为,不愿加入纳粹党,然而在时局洪流中他有自己的立场更有要面对的生活。
战后,被列入了清算名单,失去了教师的工作,他可以在纳粹统治朝局保持初心不与之为舞,却无法忍受新局对他人格上的否定与侮辱,于是上吊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西本德教授,当初亲手在伊丽莎白死亡名单上画上+号的医生。
时代跟跌,本以为会受清剿的他因帮助难产的司令夫人成功接生下胎儿,成为了纳粹份子清剿司令官面前的红人。
而此时,进入艺术学院的库特碰到了心爱的女孩艾米,一个与伊莉莎白长相极其相似的女孩,正是西本德教授的女儿。
看到这本以为剧情会向着东窗事发家庭伦理复仇发展
库特发现伊莉莎白死亡的真相,通过艾米对西本德教授实行报复。
结果...证明我的境界还是太低了。
05
艺术觉醒,藏在骨血间的真相
政局变了,对艺术的钳制却还是一样,新的时代需要的是技术,是填饱肚子,而非天马行空的艺术。
课堂教授口中毕加索被描述为“一个颓废的,不知廉耻的形式主义者”
所灌输的艺术思想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艺术家,只有投身于人民的兴趣后,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艺术家不能沉浸于自我。库特陷入了迷茫。
另一边,他与服装设计学院的艾米迅速坠入爱河,一个贫困的艺术生穷小子,一个家境优渥并有着一个极专制父亲的富家女。两人的爱情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西本德教授当年纳粹份子“种族优化”政策的忠实优化者,对库特打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嫌弃。
在得知女儿怀孕后,竟以艾米有疾病遗传基因为借口,为女儿施行了堕胎。
西本德所展现的冰冷残酷完全不像一名父亲。
甚至在对待妻子方面他所表现出的也是一副高高在上,会对妻子说出“希望艾米像你一样嫁入豪门”这样的话。
库特还曾撞破他与秘书的奸情,而在床上,这位总是衣着端庄、礼貌谦和的教授完全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明白剧情的观众或许会对他充满憎恨。
然而另一面他又何尝不是诡异时局的一名受害者,如同他手握的手术刀,任人摆布救人或杀人,甚至对自己的亲人下手。
知道真相的艾米与家中决裂,与库特两人饱受痛苦。
另一面库特在艺术上面的不得志,也另其郁郁寡欢,在艾米的支持下,两人决定一起逃离东德,前往艺术氛围更为自由的西德。
在这里库特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先锋艺术洗礼,遇到了伯乐同时也是让他在现代艺术中找到真正自我的安东尼教授。
与思想禁锢的东德相反,在西德艺术爱好者们可以大展拳脚,自由之风盛行,新奇艺术层出不穷。
库特在这一片乱花中也迷了眼,放下了绘画,追求艺术作品的新奇。
安东尼教授在库特的眼中读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他在学生面前烧掉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的照片。
告诉学生别选党派,要选艺术,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找到真正的自我,并鼓励库特面对真实的一切,真实的经历,越是残酷越是真实,才越能在真实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回到练习室的库特一把火烧掉了之前的所有作品,开始寻找真实的自己。
他重新拿起了画笔,开始临摹幼时和姨妈的照片,岳父本西德的照片,以及从旧报纸上剪下来的当初种族优化的纳粹份子头目。
对真相一无所知的他冥冥中无意将几个人的画像构筑在一起,而这份巧合无主之作却如有神的旨意般还原了当年的真相。
推门而入的西本德教授看到这幅画极具震撼力、真实力的画作惊白了脸,他从始至终从未被绳之以法,而在库特的画作面前所受的审判似乎早已超越形体。
《无主之作》全程三个多小时,没有高潮跌宕、没有刻意渲染。
很多观影者说剧情太过平淡,影片没有对坏人做出该有的审判,然而,我以为正是这份不刻意、不掺杂任何情感的冷静叙述,才更显真实力量的震撼。
影片的结尾,库特效仿伊丽莎白阿姨,站到停车场,请所有司机师傅一起按下喇叭。
张开怀抱,闭上眼睛,在一片鸣笛刺耳声中感受着那个蕴含一切真理的美妙“la”音符。
这样的震撼、这样的自由、这样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感动,
远剩任何乐曲的精心编排
因为它是来自神是纯粹的无主之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