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
在我国历史上,当一个朝代被另一个朝代推翻之后,前朝皇帝的命运往往是非常凄惨的,他们或是被杀,或是被俘虏囚禁,遭受非人的折磨侮辱,或是不甘失败选择自杀……
但历史也并非一贯如此,有一个皇帝在王朝覆灭之后并没有遭受多少非人的待遇,他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从此覆灭。
退位之初,溥仪并没有马上离开紫禁城,而是在紫禁城内继续生活了十几年才离开。对于他来说,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反而成了跌宕起伏的人生的开始。
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晚年的溥仪才有了较为安稳的生活,那么晚年的他究竟住在什么地方?离开时究竟又留下了多少财富呢?
爱新觉罗·溥仪
清朝最年轻的皇帝——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于1902年2月7日出生在北京醇亲王府,他的父亲并不是当时的皇帝,而是摄政王载沣,母亲苏尔瓜尔佳·幼兰则是慈禧的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摄政王只有溥仪这一个儿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溥仪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好景不长,早在“戊戌政变”开始,慈禧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她也明显感觉到光绪帝已经逐渐不受她的控制,于是她便萌发了“废帝”的念头。在拟定了一系列措施准备实施时,慈禧“废帝”的想法遭到了当时侵略我国列强的强烈反对,她也被迫停止了这一计划。
尽管废帝的计划遭到了阻止,但慈禧心里还是无时不刻不在盘算着。1908年冬天,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便知道机会来了,由于光绪帝没有子嗣,慈禧为了保住自己的势力,思来想去之后,决定辅佐三岁的溥仪登基,于是她便下令要将溥仪带到宫中。
慈禧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引得溥仪家里一阵大乱,他的祖母拿着慈禧的旨意晕了过去,年幼的溥仪虽然不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哭闹着不让太监将自己抱走。
碍于慈禧的权力,他的父亲摄政王也不敢违抗旨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溥仪被太监们连哄带骗带进了宫里。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1月14日,光绪帝病逝。慈禧太后下令溥仪继承皇位,年仅三岁的他成了清朝最年轻的皇帝。
摄政王和年幼的溥仪
溥仪久居紫禁城
溥仪上位的时候清朝已经衰败不堪了,因此他在位的时间并不长,1911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袁世凯借机总揽政府大权后下令进攻汉阳,炮击武昌,我国南北内战爆发。
内战爆发后,华北地区的许多省份都脱离了清朝的管辖,但北方仍有不少省份愿意效忠清廷。
为了国家的早日统一,孙中山先生找到袁世凯,想让他去劝溥仪退位,最后袁世凯提出条件,在劝说溥仪退位后,他要当新政府的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统一的大计,便答应了他的这一请求。
孙中山
于是袁世凯便用各种手段来威逼利诱溥仪退位,最后在南北和谈时达成了“优待清室条件八条”,以溥仪为首的封建王朝才愿意妥协。 1912年2月12日,溥仪在隆裕皇后的协助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退位。
由于 “优待清室条件八条 ”里面有清室退位后暂居宫中这一条,因此溥仪退位之后仍然居住在紫禁城内,他的生活费也由民国政府负责,一年四百万两银元。后来由于新币发行,改为一年四百万元。
虽然作为一个末代皇帝,但溥仪在紫禁城内的生活仍然十分奢靡,他的御茶膳房仍然保留着,民国政府每月虽然无法给足四百万元生活费,但所拨数额也不在少数。
溥仪的退位诏书
1912年9月10日,六岁的溥仪在隆裕太后的安排下开始读书,在之后的六七年里,溥仪一直在紫禁城内学习汉文、满文和四书五经。但并没有老师教他算数、历史和地理等自然人文学科。
不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溥仪所在的紫禁城内始终保持着旧时清政府的一切,照常设有内务府、宗人府和慎刑司等机构。
这些机构一直持续到1914年11月,民国政府参政院提出了“维持国体建议案”,建议案颁布之后,袁世凯向溥仪提出七条“善后方法”来约束他的小王朝。
年幼的溥仪
1917年6月14日,前清遗臣张勋带领4000多名定武军进入北京,把总统府的黎元洪赶下了台,并在同年7月1日1复辟宣统,一举推举12岁的溥仪为皇帝,于是年仅12岁的溥仪又一次坐上了龙椅,大封群臣。
但历史岂是那么轻易改变的。很快民国政府便派兵对此进行打压,张勋抵挡不住压力逃到了荷兰大使馆避难,只留下年幼的溥仪,于是溥仪便又一次宣布了退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溥仪对紫禁城外面的世界也充满向往,但碍于自己的身份,他并没有机会能够离开紫禁城。
张勋
1919年2月22日,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思想启蒙老师——庄士敦。庄士敦来自英格兰,他来到紫禁城,开始担任溥仪的老师,教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和地理。
在庄士敦的悉心教导下,溥仪眼界大开,他开始穿起了西方的服装,还剪掉了自己的小辫子,但是不久之后,他的这些举动便遭到了身边一些保守人士的反对。
而这也使得溥仪离开紫禁城的愿望更加的迫切。他开始向往外界,希望能够出国留洋学习,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这一想法,他甚至和庄士敦一起秘密地制定了一项逃出紫禁城的计划,但这项计划很快便被身边的人发现,受到了制止才没能实现。
溥仪和庄士敦
溥仪自己都想不到,自己在紫禁城内的生活早已到了尾声。在1924年10月22日的晚上,冯玉祥临阵倒戈,带领军队回到北京,发动了北京政变。
政变后的冯玉祥发现自己在北京还处于旧社会旧势力的包围中,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冯玉祥于11月5日,无视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派兵进入了紫禁城,逼迫溥仪离开皇宫并掳走了紫禁城内的大批财物。
被赶出紫禁城内的溥仪无处可去,便搬回了父亲摄政王载沣的府邸——北府。
冯玉祥部队进入紫禁城
但当时北京城内也动乱不堪,溥仪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日本人正在悄悄地筹划着一项重大阴谋——建立满洲国。
在了解到溥仪搬出了紫禁城入住北府的消息之后,日本人便派人前来邀请溥仪去到日本公使馆,而溥仪在日本人的诱惑下,于11月29日逃到了日本公使馆内居住。而日本人也在第二天便大肆对外宣布日本公使馆“留容”溥仪。
溥仪(左)
尽管如此,但国民军对溥仪的一举一动仍有所关注,溥仪虽然是个末代皇帝,但在紫禁城生活的十几年也让皇帝的身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无法忍受自己的生活受到监视。
北京政变对溥仪来说便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离开了紫禁城,国民军的监视自然也就少了许多,但待在侵略者的公使馆里并不是长久之计,溥仪的心里也明白,离开北京那个是非之地是当时的首要任务。
溥仪
日本人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于是在1925年2月,溥仪带着自己的妻妾离开了北京,来到了天津租界,入住到了租界里的张园和静园,还在这里和一些清朝遗臣来往,企图再次复辟。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而在溥仪复辟失败被“逼宫退位”之后,日本人便通过各大报刊刊登了许多表示同情溥仪遭遇的文章,为建立伪满洲国拉拢溥仪做准备。
在天津租界的溥仪不再像以前在紫禁城内那样拘谨,他打破了以往的种种陈规旧俗,开始花费大量的金钱到自己的着装打扮上,带着自己的妻妾出入各种外国场所。
也正是在这些场所里,溥仪又一次找回了自己曾经当皇帝的感觉,因为在租界里,那些外国人都会称呼他为皇帝,还允许他进入某些只允许外国人进出的“特殊场所”。而这些特殊待遇更加深了他复辟的想法。
溥仪住在紫禁城内时,便未雨绸缪地为自己离开紫禁城做谋划,他将紫禁城内的一些珍宝运到外面出来,进行变卖。而在他离开紫禁城时,也带出了许多珍宝,因此在天津期间,他并不会因为没钱而苦恼。
尽管在天津衣食无忧,但久而久之,溥仪发现租界里的各国人士叫自己叫做皇帝,都是因为国家的一些政治需要,并不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想法。
溥仪(左二)
他四处拜访军阀,无论势力大小都积极和他们建立联系,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复辟献出一份力量,但却并没有人理会他。
各方势力的冷淡让溥仪心灰意冷,而日本人也正好抓住了这一点,他们开始对溥仪进行一系列的庇护,心灰意冷的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但想到日本人对我国的侵略,他下不了决心寻求日本人的帮助。
为了进一步说服溥仪,日本方面派出了土肥原贤二来游说溥仪。他们提出了建立伪满洲国的想法,还说会让溥仪担任新国家的皇帝。
溥仪
在听到这个诱人的条件之后,溥仪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日本人提出的所有条件,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动身前往东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我国发号施令,实现分裂我国的阴谋,日本人开始着手建立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
1934年3月,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来到长春,并在南郊杏花村举行了登基大典,建立了“伪满洲国”,之后便一直居住在长春满洲国执政府里,他的一言一行均受到日本人的监督和制约,衣食起居也由日本人负责。
之后的十几年里,溥仪便一直过着受人操控的傀儡生活,他也在日本人的操控下逐渐明白,自己不过是日本人侵略我国的一个工具。复辟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在日本人这里实现。
溥仪人生的转折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派兵进攻日本人所建立的伪满洲国,在苏联军方强烈的攻势之下,伪满洲国政权覆灭。
很快,日本战败,溥仪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日本人手上的傀儡,他想到的第一条后路便是跟着日本人一起逃跑。但战争失败,日本人哪里还有功夫去管一个已经没有用的傀儡呢?
溥仪也明白日本人靠不住,便带着家属开始逃亡。在8月19日来到沈阳东塔机场企图坐飞机逃到日本。但他的计划并没有成功,在奉天机场的候机室,溥仪被苏联军队逮捕。
溥仪被苏联军队逮捕
之后溥仪便被苏联军队押回了苏联,曾先后关押在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和伯力45号特别监狱。
在苏联,溥仪并没有受到监狱里的人的为难,他在这里享有优厚的待遇。溥仪知道自己在中国的时候,曾帮助日本犯下了种种罪行,因此他担心回国后会受到我国的严厉处罚。于是便多次向苏联方面表示自己愿意永久地居住在苏联,还请求加入苏联共产党。但他的这些请求都没有受到苏联方面的同意。
后来苏联方面应我国要求,于1950年8月1日将溥仪和其他伪满洲国的263名战犯一起移交给我国政府处置。
溥仪
但我国政府并未马上就对包括溥仪在内的这些战犯进行处决,而是让工作人员调查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再依罪处罚。
工作人员调查之后发现,溥仪在伪满洲国时并未真正地做过多少坏事,伪满洲国所犯下的罪事许多都是日本人借溥仪的名义发号施令。于是我国政府决定将溥仪送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再教育和劳动改造,他的编号是981。
溥仪在抚顺监狱待了三年的时光,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他认真地参加劳动改造、写自己前半生的自传、在监狱内进行劳动。
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他的思想在此期间也有了巨大的提升,他在自传里也忏悔了自己这么多年来所犯下的过错,并做了深刻的反省。他也深切的明白,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的拯救中国。
溥仪在狱中一直表现良好,还因此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1959年9月17日,我国政协委员通过会议决定特赦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罪犯。
对于第一批特赦人员的名额,溥仪并不在意,他认为自己虽然在狱中表现良好,但这些都不足以弥补他多年来犯下的过错。但令溥仪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居然在那批特设人员的名单中!
溥仪接过特赦书
在接受了将近十年的劳动改造之后,溥仪因为表现良好被特赦了。离开抚顺监狱之后,溥仪并不知道要何去何从,迷茫之际的他搬到了妹妹家住了半个月。
后来溥仪在民政局登记户口时,工作人员才知道这个曾经的皇帝居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借住在妹妹家。
于是我国政府便为他安排了一间旅馆让他居住,还为他写了一封介绍信,介绍他到我国植物研究所上班。
溥仪
后来因为溥仪工作踏实认真而且对我国的一些文史资料较为了解,便被调去了文史馆工作,在里面担任馆员。
在这段时间里,溥仪先是从政府安排的宾馆搬到了办公所在的政协大院,后来又搬到了靠近紫禁城的观音寺。工作之余,溥仪会在观音寺内约自己的朋友叙叙旧,聊聊天,并写自己一直在写的自传,偶尔也会回到故宫旧地重游。
1966年12月23日,溥仪患了尿毒症,为了方便治疗,他住进了北京人民医院。在他病情最危急的时候,我国政府还指派周总理找名医蒲辅周为他治疗,后来溥仪还是因为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去世,享年61岁。
溥仪晚年
在溥仪去世的时候,据他的遗孀李淑贤说:“溥仪去世时家里并没有多余的钱财,全家唯一值钱的便是一个大衣柜……”
溥仪的自传叫做《我的前半生》,里面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再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的这些过程经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仅是他自己的回忆录,更是清代以来我国这段屈辱历史的自省书。
溥仪用多年的时间用最真实客观的语言将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一一记录了下来,为我们揭示了以前宫廷生活的神秘、残酷的王室斗争和日本当年与伪满洲国的外交阴谋。
溥仪虽然曾经犯下了许多罪恶,但在我国的思想教育之下,他也由旧社会的一只“鬼”,成了新中国的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