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范志明、省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李师程一行莅临安宁八街三和寺,对三和寺儒释道三家文化融于一院的历史和现况进行调研。安宁市文体旅广电局和安宁市政协文史委相关领导陪同调研、并进行相关介绍。
调研组一行分别听取了八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汪华和三和寺住持常定法师、孔子书院负责人戴诚的汇报,对八街的历史人文背景和三和寺的起源作了深入了解。
八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唐武德四年大理南召政权在此设立河东州,此后随各代政权的演变,八街的人文积淀日益丰厚。
在众多的庙宇文化中,三和寺融儒释道为一院的格局,可谓独树一帜。自元成宗大德六年开始,三和寺融文庙、寺院、道观于一院的格局形成一定规模。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邑人洪本、王维禹等组成董事会筹备重建八街,并重建了八街青云文庙和三和寺、关圣宫等古建筑群,使这个融儒释道三教于一院的寺院,成为当时著名的一座佛教寺庙。
二十世纪初,庙里仍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后经战火和文革损毁,三和寺仅遗文庙建筑群与天王殿、厢房等部分建筑。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清军与滇西杜文秀农民起义军大战于八街,八街庙宇及附近村庄为一片瓦砾废墟。光绪四年,地方仕绅重建三和寺。建国后因历史原因,仅余文庙。2006年,在当地信众与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三和寺进行了寺院一期恢复建设。
2014年甲午年夏上常下定法师移锡三和寺。在八街街道党工委和安宁市政府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上常下定法师带领四众弟子十方募捐,三和寺二期恢复重建工程于2015年年初启动,寺院恢复建设全面展开;2016年年底僧寮、居士寮、香积厨、五观堂、国学堂、讲经堂、万佛殿建设施工完毕,投入使用。
调研组在听取汇报和参观之后,对八街和三和寺历史文化表示惊讶,对三和寺当前的文化恢复表示肯定和赞赏。
三和寺的恢复建设项目与符合十九大提出的“创造的保护、创新性的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符合构建“优秀文化自信,满足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希望三和寺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在"和"文化上继续下功夫;为构建地方和谐社会发展,继续作出积极贡献。"范志明副主任总结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