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年。 领导人:列宁
2、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3、内容: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商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分配: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5、意义: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二、苏联的建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最初的加盟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
1917年3月之前:沙俄
1917年3月到1917年11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到1922年:苏俄
1922年到1991年:苏联
1991年以后:俄罗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就:1928年到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修建第聂伯河水利工程
4、特点: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5、影响:积极: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消极: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6、启示:国民经济比例要协调发展。
二、农业集体化
1、目的: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概况:20世纪30年代,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建立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3、影响
积极: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消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4、启示: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五、苏联模式
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2、形成: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3、表现:经济: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由上级指派,不受群众监督。
4、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影响: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消极: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6:启示: 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要协调发展;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六、斯大林的贡献
斯大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形成苏联模式。为了保家卫国,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世界和平。
七、列宁的贡献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
1、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一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不满。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十月革命后,国内外反动势力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1918年,列宁组织了三年国内战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3、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