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列宁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启示

列宁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启示

列宁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启示编者按: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革命条件与工人运动现实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三种爱国观的批判,形成了独具历史特色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为俄国无产阶级

编者按: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革命条件与工人运动现实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三种爱国观的批判,形成了独具历史特色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为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列宁批判了小资产阶级传统爱国主义的空想性与动摇性,揭示了“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的观念就是个人利益至上的国家虚无主义思想,阐明了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危害性。同时,列宁将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支援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规定为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的本质。这启示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切实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列宁爱国主义思想在人类爱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对三种爱国观的批判,阐释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的本质。列宁爱国主义思想有力指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新生苏维埃政权建设。对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极具现实意义。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_爱国主义具有阶级

一、列宁对三种爱国观的批判

1.小资产阶级的传统爱国主义

列宁在《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中道出了传统爱国主义的定义,即“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列宁认为“彼此隔离”的政治经济环境造成了小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由此形成了俄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狭隘性。列宁认为,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在抵抗外来侵略过程中起到了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表现出来的局限性渐渐开始展现阻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面,成为革命发展的一大阻碍,必须要以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思想加以代替。

(1)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充满幻想与空谈

列宁认为,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观点自始至终充斥着幻想成分,只善于对国家未来蓝图的空谈和给出不切合实际、无法付诸实践的改革方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民粹派为代表的俄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表露出小资产阶级的幻想成分。他们一度否认俄国存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事实,认为俄国可以绕开资本主义走第三条道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国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后期又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存在是一种人为的“偶然”现象,拒不承认资本主义的进步性和所带来的弊端,企图回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抗。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前后,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幻想与空谈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顾新生苏维埃政权没有正规军队的事实,主张与德国进行殊死搏斗。列宁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军事搏斗,就是犯罪。除此之外,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自身经济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局限,他们很难懂得,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国家永远只能是镇压无产阶级的机器。小资产阶级只能抱着“纯粹民主”的幻想远离阶级斗争,幻想资产阶级议会制度能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民主。列宁认为,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幻想与空谈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发展,必须对其加以批判和转化。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爱国主义具有阶级

(2)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带有严重的动摇性

列宁认为,正是由于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的影响才使第二国际在帝国主义战争中走向破产[2]。小资产阶级以改良主义代替社会主义革命,否定阶级斗争,鼓吹阶级合作的传统思想必然导致会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在大资产阶级占优势的情况下转向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他们的阶级性质决定了他们只能盲目崇拜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合法性,而不能拿起武器付之革命行动。当然,在德国帝国主义破产之时,小资产阶级又能因其相同的特性开始转向布尔什维克。可见,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明显的不坚定性,表现为在无产阶级与大资产阶级之间的不断动摇。列宁认为,虽然无产阶级知道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会牺牲亿万人民显而易见的现实利益,但是,他们更加懂得这不过是革命的策略。列宁断定,小资产阶级不可避免地会分裂为三派:一派是转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的真正爱国革命派,一派是保持中立的,一派是归附英美资产阶级的卖国派。面对小资产阶级的动摇,列宁号召布尔什维克党利用和支持小资产阶级爱国派的转变,促成中立分子向无产阶级接近的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2.“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的国家虚无主义

“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是列宁对资本主义时代逐利性经济所产生国家虚无主义思想的直观表述[3]。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削弱了原有的旧的对家庭、对祖国的依恋情感,产生了“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的观念。这一美其名曰的现代爱国主义思想实质上是只顾眼前个人利益的国家虚无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冲击和削弱了无产阶级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意识。

(1)“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观念是国家虚无主义思想,不是爱国主义

列宁认为,“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逻辑在国家问题上的体现。这一观念体现了人的内在追求的虚化,将人的追求仅仅围绕在金钱等物质之上,这是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否定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根本矛盾所致。“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观念抹杀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单纯强调横向物质生产水平的对比,企图忽略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否定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列宁认为,“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这一观念根本不是爱国主义,而是个人利益至上的国家虚无主义思想。它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民族、集体至上,只顾眼前物质利益。如果任其蔓延和发展,必然将损害国家民族利益,不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必须要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_爱国主义具有阶级

(2)“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国家虚无主义思想冲击和削弱了无产阶级革命信念

资本主义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变了人们旧式的宗法式的生活方式。资本主义依靠资本使人们“不自觉地变成世界主义者了: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4]”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催生的“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观念冲击和削弱着人们传统爱国主义思想中的积极成分,不利于坚定的革命信念的形成。他认为,早期工人们坚定革命信念受到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生活状况的重要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联盟内部掌握了一定收入的人们同时接受了“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的国家虚无主义思想,他们必然要从无产阶级分裂出去,其分裂的事实行为也将动摇整个工人联盟的革命信念。列宁认为,“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的“好”是资本主义框架下的“好”,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好”,在资本主义框架下,工人阶级依然过着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即便获得部分政治权利也仅仅是在资产阶级所能允许的可怜范围内。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是没有祖国可言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工人阶级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才能获得自己的祖国,才能成为保卫自己祖国的“护国派”。

3.“保卫祖国”的狭隘民族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第二国际多数领导人纷纷以“保卫祖国”的借口支持本国资产阶级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列宁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保卫祖国”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破坏着国际工人的联盟和团结,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无产阶级,必须与狭隘民族主义作坚决斗争。

(1)“保卫祖国”的狭隘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保卫祖国”为口号的狭隘民族主义泛滥,西方各参战国纷纷以“爱国主义”为由,鼓动民众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列宁指出,在各种“爱国主义”口号背后,帝国主义敌对双方的大资本家们仍然能够一起出席军火托拉斯董事会议[5]。他指出,德国一直支持俄国沙皇政府镇压俄国革命,而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也一直在用巨款雇佣着沙皇政府的军队。列宁向无产阶级表明,无论是德国,还是英法,他们进行的这场战争的根本目都在于帮助大资产阶级继续剥削无产者和群众。他还指出,在何种战争中采取“保卫祖国”的策略首先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判断战争的性质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进行考查,即战争的结果是何种政治的继续。由此,列宁得出,当前的战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继续,是帝国主义战争,然而,在帝国主义战争中采取“保卫祖国”的策略就是与本国资产阶级站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狭隘民族主义就是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

(2)“保卫祖国”的狭隘民族主义破坏国际工人联盟与团结

列宁认为,狭隘民族主义严重妨碍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分化了工人阶级队伍。1914年8月,帝国主义战争爆发后,狭隘民族主义者开始打着“保卫祖国”的口号,纷纷号召工人阶级为各自的“祖国”而战。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没有祖国”[6]。他指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祖国只是对于资产阶级而言的,无产阶级没有祖国可言。资产阶级发动帝国主义战争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破坏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资产阶级利用狭隘民族主义使第二国际领导人首先背叛了工人运动事业,阻碍了革命运动的进程,削弱了革命力量。列宁强烈谴责受到狭隘民族主义影响的第二国际多数领袖所作出的背叛行径,指出他们严重破坏了国际工人联盟与团结,因此,觉悟的工人阶级必须要对他们号召的“保卫祖国”口号加以抵制和采取革命的行动。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爱国主义具有阶级

二、列宁爱国主义思想的本质

列宁通过对三种爱国观进行的科学透析,形成了具体的、历史的、有利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爱国主义思想。他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框架下,无产阶级才有祖国而言,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根本意蕴就是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布尔什维党的领导,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1.真正的爱国主义是爱社会主义祖国

帝国主义战争期间,列宁顺势而为,适时发动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但是,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就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列宁号召人民保卫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对于那些还沉浸在帝国主义战争批判“保卫祖国”的“爱国人士”,列宁鲜明的告知“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与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的“保卫祖国”的区别,他指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是保卫劳动群众的祖国[7]。在列宁看来,真正的爱国主义一定是同劳动人民群众一起,选择一条正确的国家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社会主义祖国之于封建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劳动群众自己的祖国。保卫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祖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当且神圣的。

爱国主义具有阶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

2.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经历了三年严酷的国内外战争。但是,当俄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苏维埃政权得以暂时稳定下来的局面时,苏维埃政权内部又掀起了一场反布尔什维克的反动运动。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提出了“没有布尔什维克参加的苏维埃政权”的口号,甚至主张无政府主义以达到变更政权的目的[8]。列宁剖析了小资产阶级提出这一口号的原因,他认为,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破产和贫困的折磨必然引发他们骨子里的动摇性。他指出:“只有久经锻炼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才能魏然屹立而不为动摇所影响。”列宁称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的革命阶级的先锋队”,只有坚持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才能使俄国摆脱帝国主义的战争,走出被压迫的境地[9]。列宁认为,现代无产阶级的两个任务:推翻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真正的爱国主义就是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这样才能切实地保卫和建设得来不易的人民的祖国。

3.真正的爱国主义是支援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列宁认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就是在保卫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因为,保卫俄国社会主义新生苏维埃政权,就是保卫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大军之一,就是保卫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力量之一。在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的岁月里,列宁仍然将支援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作为俄国工人阶级必须肩负的责任,他指出:“我们主张‘保卫祖国’”,是“保卫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大军的一支队伍的苏维埃共和国的战争。[10]”对于与德国单独签订停战协议《布列斯特和约》,列宁说道:“我们没有背叛任何事和任何人”,我们只是“选择了挽救那尚可挽救的队伍的唯一道路”[11]。列宁认为,从狭隘的爱国主义观点来看,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对祖国的背叛,但是,如果从世界革命来看,和约的签订是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帮助最大的正确战略步骤,因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正是从苏维埃政权成为一种崭新的全民制度开始的。没有俄国工人阶级这一真正的革命力量,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就会迟到,正是苏维埃的火种点燃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导火线。

爱国主义具有阶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

三、列宁爱国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列宁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国际主义情怀,它的思想内涵及形成的历史逻辑都值得我们仔细分析和探究。笔者认为,列宁爱国主义思想给予当下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巨大现实启示。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列宁认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将爱党与爱社会主义共同融入爱国的实践中。坚持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需要我们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国家既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列宁曾鲜明地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国家概念的政治内涵。中国不乏有很多人声称自己“爱国不爱党”,他们认为“爱国”是自古以来的民族大义,人之常情,而“党”是政权的代表,对“党”的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这些人口中的“爱国”也是虚假的,他们的“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因为,“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不仅包含山川、河流,它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包括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有国家形态以来的人类历史无不证明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宣扬“爱国不爱党”观点的人们一部分是由于知识匮乏所致,另一部分则是企图通过剥离国家概念中的政治涵义,达到否认政权代表统治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理论学习,明确国家的完整涵义,促进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第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好的选择。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战争打响之时,唯有将俄国革命变成社会主义革命才能真正摆脱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扼杀。在列宁时代的俄国,保卫社会主义就是保卫祖国,爱社会主义就是爱国。在今天的中国,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2]。现阶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好选择,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今天的爱国,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不仅仅因为祖国山川壮丽秀美,不仅仅因为祖国历史悠久绵长,更重要的是,这个祖国,这个社会主义祖国是真正属于人民的祖国。

第三,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3]。列宁曾明确指出,“不通过共产党就不可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在列宁看来,党的领导是苏维埃政权的根本所在,没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就不能实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就不能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俄国社会主义。昨日之中国,从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陈觉、刘伯坚这些革命烈士身上,我们看到了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爱国史。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是爱国的楷模,是最忠诚、最坚定、最卓越的爱国主义者”[14]。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爱国者们和伟大民主革命先驱者的事业。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写在了自己的党章里,铭记在自己内心处。今日之中国,各个领域到处都有中国共产党人鞠躬尽瘁的身影,脱离党的领导,空谈爱国是极其可笑和荒唐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15]。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否则就会陷入空洞的爱国主义辞藻里,陷入抽象爱国主义的泥潭里。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爱国主义具有阶级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切实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列宁时代认同“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观念的人们与现在那些宣扬“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口号的人们同质,都是国家虚无主义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摒弃国家虚无主义观点,用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笔者认为,切实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需要人民个体、民族群体,国家政府三个层面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个体而言,必须居安思危树立宏观的家国观念。列宁十分肯定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爱国情怀,他以“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的呐喊表达了一个人民个体对祖国真正的爱[16]。列宁认为这种爱是通过他对俄罗斯民众缺乏革命精神的忧虑而传递出来的。可见,对于个体而言,真正的爱国主义就是首先要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正确衡量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而不是在民族危亡之际,秉持“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的国家虚无主义思想。受传统文化影响,一些中国人习惯性只关心自己的家庭而不关心国家社会发展,家庭意识超过国家意识。在儒家纲常伦理的教化影响下,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谨记明哲保身的人多于身先士卒之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好坏真正关心之人越来越少。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一位中国人都懂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居安思危树立宏观的家国观念。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爱国主义具有阶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

第二,对于民族群体而言,必须吸取狭隘民族主义的历史教训。列宁曾说:“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17]。在列宁看来,一种是以普利什凯维奇、司徒卢威之流为代表的大俄罗斯文化,这种大俄罗斯文化就是斯拉夫主义,是大俄罗斯民族压迫其他民族的文化,是狭隘民族主义。而另一种就是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大俄罗斯文化,这种大俄罗斯文化是具有强大包容性的、融合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主文化,是摒弃了狭隘性的民族文化。列宁时刻告诫马克思主义者,绝不能因对压迫民族的压迫历史而对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事业进行疏远,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一分钟都不能忘记民族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否则就会滚入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泥潭。列宁认为,只有与狭隘民族主义彻底划清界限的爱国主义才能切实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些都警示着我国各民族群体,吸取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发扬各民族民主文化,摒弃狭隘民族主义成分,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第三,对于国家而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了促进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列宁提出了“民族自决权”理论,他反复强调这一理论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更好地融合。今天,在中华民族已然在政治上实现了民族平等,经济文化上做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根据中国国情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方案。民族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每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吸取历史教训,但绝不能照搬他国方案。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必须坚持在党领导下,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做出更有利于民族不断发展的长远规划[18]。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_爱国主义具有阶级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列宁爱国主义思想要求支援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为此,无产阶级必须摒弃狭隘民族主义观点实现民族间的联合与团结。在列宁时代,根据时代条件和革命需要,列宁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的跨民族共同体的观点,在今日之历史条件下,为了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发展,我们必须秉持列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精神,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笔者认为,为此,需要我们首先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充分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意蕴。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一文中曾提出建立“跨民族的共同体”,以此同各种狭隘民族主义作斗争[19]。列宁的共同体思想超越了之前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提出的建立“文化共同体”,即“民族共同体”思想。他强调,由无产阶级紧密结成的“跨民族共同体”完全区别于各国资产阶级通过资本、托拉斯建立起的“利益共同体”。列宁指出,当“利益共同体”达成协议形成之后,它就会将这种利益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包括左右政治制度。在这种资产阶级“利益共同体”之下,一切所谓的广泛的政治自由都不能改变非自由民族的事实。而列宁所倡导的“跨民族共同体”则是一种指向未来的,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案。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一种这样的共同体,它依托“一带一路”实践,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以往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唯利性思维;它充分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在各国主权基础上,追求共同的美好夙愿,超越了以往政治联盟的唯一国马首是瞻的定向思维;它强调根植各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发扬世界文化多样性,运用集体智慧化解“文明冲突”,“打破了受一个文明支配所有其他文明的单向模式”[20]。

爱国主义具有阶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什么性_在阶级社会中,爱国具有( )

第二,充分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条件与要求。列宁时代,为了推翻沙皇的黑暗统治,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的巨大飞跃,主张建立无产阶级跨民族的共同体。但是,列宁特别强调,只有在先进国家中,如英、法、德,在民族问题早已解决了的国家里,在客观上已经不存在全民族的任务的国家中,才可以跨越全民族共同体,建立阶级共同体。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性问题屡见不鲜,世界性难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来解,复杂国际关系的历史条件,要求我们在解决人类级问题上跨出阶级思维,建立超越利益诉求、意识形态差异,以及民族主义的全新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全球问题的深入问诊和科学解答”[21],正因如此,必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根据客观条件的实际变化,不断创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条件,以求促进人类历史向更美好的未来发展。

综上所述,列宁站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利益的视角,审视分析了其革命时代经历的三种所谓爱国观,形成了科学的、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思想。列宁爱国主义思想启示着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所应把握的政治原则与应有举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7.

[2][6][16]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8,109.

[3][4]列宁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32,532.

[5]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09.

[7][10][11]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6,77,75.

[8][9]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0,229.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3.

[13][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300.

[14]张瑞敏.爱国主义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7.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EB/OL].

[17]列宁全集(第二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4.

[19]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88.

[20]周琳娜,戴劲.文化认同与制度式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J].学术探索,2018(8):131-136.

(作者:张慧敏,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曲建武,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上一篇: 赵军雷:新时期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策略初探
下一篇: 2018考研政治考点解题技巧盘点:民族精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