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禁毒戒毒宣讲团,近5年累计受众50余万人,自主研发10套戒毒专用评估工具,引进研发20余个戒治项目......毒品是全球公害,戒毒是世界难题,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坚守戒毒前沿阵地,坚定科学戒治方向,今天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一起来看他们如何禁毒戒毒!
构建科学化戒治模式
遵循科学戒毒规律,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形成了“五全”科学戒治模式:
全过程量化评估
为找准戒治靶点问题,自主研发10套戒毒专用评估工具,其中戒毒人员内隐外显高危行为和动机测试系统,填补了国内相关测试领域空白,2018年被列为全国司法行政教育戒治优势项目。基于这些工具,逐步构建了入所评估诊断问题、中期评估检校方案、出所前评估质量评价、出所后追踪戒治效果的全过程量化评估体系。
全期段分层戒治
建立了以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三级,优先解决安全性问题。以戒毒动机为主线分期,划分为懵懂期、思考期、准备期等5个戒治阶段,制定不同戒治策略。以复吸倾向性问题为靶点分类,划分为戒断症状类、药物依赖类、情绪情感类等6大类,开展分级分期分类戒治,优化戒治路径。
全方位靶向治疗
引进研发20余个戒治项目开展全方位戒治治疗,其中6个项目获评全国司法行政戒毒优势教育戒治项目,正念防复发、“MSDE”干预方案列入司法部第一批戒毒新技术新方法予以推广,“穴位按摩利康操”获得国家版权认证。
全要素生活化训练
围绕帮助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这个目标,指导戒毒人员运用学到的技术方法调节不良情绪,改善戒毒人员人际关系,处理家庭矛盾,应对“心瘾”渴求,做到学以致用,实现技能“内化”“固化”,为出所后的积极健康生活做好准备。
全流程跟踪督导
通过解除人员出所双衔接、建设风险防控“安全岛”、实施跟踪督导“五步法”、戒治成效调查等方式,实现北京籍解除人员跟踪督导全覆盖,构筑操守保持“防火墙”。近3年数据统计显示,解除3年以上京籍戒毒人员操守保持率分别为59.23%、64.37%、79.02%,呈逐年上升态势。
打造专业化戒治队伍
多年来,市监狱(戒毒)管理局立足首都戒毒工作科学化发展,将“四个一”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形成一个理念
坚持依靠专业人才攻克戒毒难题,培树“人本、科学、安全、救助”的戒治理念。把握戒毒人员病人、违法者、毒品受害者等属性,坚持尊重、信任、平等的基本工作态度,将循证矫正的理论、方法和步骤融入戒治工作实践。
建立一套机制
形成“培训-实练-督导-评比-激励”五步人才培养机制。聘请行业领军专家,优选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先进技术开展专项培训,狠抓生活工作实训,举办技能考核评比活动,对考核评比中表现突出的民警,在年度考核和职级晋升中予以政策倾斜,激励人才专业成长。
搭建一系列平台
开展大队达标升级、班组建设基础工作考核评比,举办课堂教学、“金牌讲师”等专业技能比武,开展戒治项目训练师认证考核等形式,为专业人才搭建自我展示和成长成才的平台,增强职业价值感和自豪感。
建成一支队伍
经过多年培养,初步建成三级人才梯队。大队责任班民警三分之二以上掌握情绪管理等团体辅导技能;专业中心民警普遍掌握2至3个专项戒治技术,形成10余个专项技术团队;建成6个专业戒治工作室,组建科研团队,在评估工具和戒治项目研发引进等方面发挥了领军作用。5人荣获局级专家型民警,7人荣获司法部戒毒局教育矫治专家称号,14人被国家禁毒办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
推进社会化戒毒服务
发挥戒毒工作专业优势,通过“三服务”积极参与毒品社会治理工作。
服务自愿戒毒人员
设立行政公益性自愿戒毒场所,为自愿戒毒人员提供心理矫治、运动康复、劳动习艺等戒治服务和训练,帮助他们有效戒除毒瘾,增强预防复吸和社会适应能力。14个国家及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在京禁毒警务联络官实地参观考察戒毒康复场所工作时,对自愿戒毒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服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
贯彻落实《北京市禁毒条例》,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先后在东城区等8个区及黑龙江省2个县市建立了戒毒康复工作站。成立北京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培训指导中心,研发专业培训课程,对全市三千余名戒毒专干进行了系统培训。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主动求助,或出现重大生活变故、吸毒线索暴露等特殊情形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及时化解风险。
服务社会大众
组建禁毒戒毒宣讲团,打造“蒲公英”等5张名片。订制青少年“健康成长套餐”、社区居民“守望互助套餐”、企业单位员工“绿色无毒减压套餐”、戒毒人员及家属“助力操守保持套餐”。形成“双百行动”、“金盾护航”工程等影响力品牌,近5年累计受众50余万人,切实增强社会公众防毒拒毒意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