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董树华:明清时期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之 — 河北镇考略(文史)

董树华:明清时期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之 — 河北镇考略(文史)

董树华:明清时期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之 — 河北镇考略(文史)淮安府明《天启淮安府志·建制志》,对淮安所属各州县乡镇区域作了详细记载。《舆图》、《里图》(集镇),其中:淮安(山阳)城外明确标注有河北镇。清《

淮安文史资料网_淮安文史资料总目录_淮安文史

淮安

明《天启淮安府志·建制志》,对淮安所属各州县乡镇区域作了详细记载。《舆图》、《里图》(集镇),其中:淮安(山阳)城外明确标注有河北镇。

清《乾隆淮安府志》卷5《城池》记载,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即:平河桥镇、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汊河镇、河北镇 。

清《光绪淮安府志》对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排列顺序有变,即:车家桥镇、板闸镇、清江浦镇、平河桥镇、汊河镇、河北镇。

综上,河北镇,明《天启淮安府志.·建制志》,《舆图》、《里图》(集镇),淮安(山阳)城外明确标注有河北镇,清《乾隆淮安府志》、清《光绪淮安府志》,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均排列为第六。

一、历史上也建有一座小城

据清《乾隆淮安府志》卷5《城池.·山阳县坊镇》记载:“河北镇,去旧城北十里,新城西北三里。黄河未徙草湾以前,镇在河北,故名;今在河南矣”。也就是说,河北镇在淮安(山阳)老城北10里,新城西北3里,黄河在草湾未改道前,河下在淮河南岸,河北在北岸,仅隔一条淮河相望。

河北镇,宋元时期为淮河北岸“三角故城”所在地。早先民间有称此地为“北国幽州城”之说,并有六郎庙佐证,当年这个小城建有4个城门。此处还有东里、西里、南市、北市等地名。河北镇刚好在淮河转弯处,北边河道东西是一直线,西边是河湾近乎斜边,东边向西南收束,近乎是一个三角形。在河北街的最南端,与河下程公桥相对。续纂《山阳县志》卷14《古迹》称之为“三角故城”,河北镇当年也设有13坊,可惜没有文字记载。

当时金国与南宋在此对峙,与淮河一水相隔,南宋楚州军在此筑城固守气势旺盛、整装待发;淮北金兵时刻准备南侵,虎视眈眈,他们相持很长时间,应该有坚固的军事设施,筑座小城可以改善驻守环境。金国明昌六年(1195), 也就是南宋庆元元年,黄河夺淮的第二年,黄河洪水突然到来,而且水位很大,河北镇在遭受严重水灾之后,金国章宗完颜璟敕旨,命令镇南节度使正使完颜x、副使李献x,带领几千名将士在河北三角地带,仿照南宋筑城式样在河北镇筑起一座小城。

320年后,明正德十年(1515),开支家河接安东(涟水),原河北旧城已被全都毀坏,只剩下城基遗址,仅见南门、东门两个城圈,淮安盐运分司、淮北监掣同知(盐官)、淮北盐引批验所等迁移到此以后,在原址基础上增高筑城,修葺了城墙,并筑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用以护盐。

清《乾隆淮安府志》载:“今城已废,四门尚存”。也就是说,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河北城已废,只剩下四座城门。道光三年(1823),淮安(山阳)旧城大修,借用了河北城不少墙砖而废了城圈,只有南北东西几条街巷,但城池的轮廓和规模仍清晰可见。到了清代后期黄河主道已北移,河北城的用处不大了。道光十三年(1833)还能看到“南门、东门两城圈”了。以后,河北镇大为衰落,此城更是无用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淮安城、重建龙光阁时,城砖被全部拆走,从此河北城就消失了。

淮安(山阳)人丁晏(1794—1875),在《重修龙光阁记》中记载:“盐河北旧有废垣砖圈,城外古红桥有废河石工,埋于深土。掘地丈余,得古砖十余万个。大者重五十斤,小者亦十余斤,砖厚且坚,非今近所有。又掘土得大石七百余块,质重而色赭,工人谓石之最坚者。”丁晏当年让人挖河北城废弃城墙砖,古红桥废河石块,用于重修龙光阁等城内古迹。

二、河北街素称“十里长街”

河北镇,因位于河下镇对面老盐河北而得名。从北宋末年至今已有890多年历史。一条主街道---河北街贯穿南北,穿过小南门口,沿河北南街连接,北沿大市口、小市口、乱石街、广济桥至北头集,素有“十里长街”之称。沿南北主街道横跨东西二条街巷,向东沿陆三巷、菜籽街,一路经阴阳桥至城隍庙,一路经牌楼口至礼字坝;向西过嵇桥西街和光明街,经西里大冲桥到吕庄,后又开通了二条东西走向的路道,形成了一纵四横的主街道架构,方圆十几里。古设东里、西里二个小镇。

明清时期,河北街作为河北镇的中心街,两边有多条古色古香的巷子,两旁青砖黛瓦的民居或二层木板房小楼,错落有致,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非常气派,沿街青石板路面,镇上商贾云集,商业繁荣。鼎盛时期,街市上酒馆,客栈,澡堂,布店,药房等商号店铺林立,买卖兴隆,热闹繁华,熙然若市。做生意买卖的人很多,从南门口到北头集,仅客栈就有五家,金银首饰店、香店、面食店、酒馆、茶楼也不少。著名的有朱元茂、顺利二家酱园店、大盛昌烟店、陶记糕果店等十几家店铺。淮安(山阳)城内的震丰园、白玉洛、碧螺春等酒店、饭庄都在街上开分号。

河北街上与城内店铺不同点是,很多人家经营的“皮坊、漕坊、磨坊”等,街前开店,街后作坊,还有农田的习俗。街前街后产供销一条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由于街上店铺繁多人头稠密,为了防止火灾,专门设立3家水龙局,各配备3台水枪,组建了救火队,可见当年其繁华盛况了。

河北街,还史称“中医街”,明清以来,这里岀了许多名医和神医。此地的中医中药与山阳城,清江浦镇形成了三足鼎立,有的老中医名扬江淮四城八地,成为了山阳中医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张大先生”张锡洲、“刘半仙”刘金方,两家三四代人就出了十几位中医先生。 至今,河北街上乃有不少老中医先生的后裔,传承了中医中药的精湛医术,悬壶治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街上乃有四五位中医先生坐堂行医,有三四家中药铺子。

三、成为淮北盐业集散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很重视两淮盐务,明洪武三年(1370),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署从泰州迁驻扬州,辖泰州、通州、淮安3个分司和泰州、淮安2个盐引批验所。淮安批验所先前设在淮安(山阳)河下,当时淮安盐运分司、淮北监掣同知(盐官)、批验大使署等也都逐渐从河下镇迁至河北镇,从明洪武三年(1370)至清道光十三年(1833),共450多年,这是一个与前者同时存在而时间更长、盐务更加繁忙的淮北盐的集散中心。

而河北镇一是居于古淮河之滨,是拥有内河航运和对外交住的便利的大河重镇;二是它通过支家河居于10个盐场重要位置,可将淮北、淮南盐场的盐管理起来;三是西边紧依大运河,可与各销盐口岸密切相接。明代黄河全面夺淮后,淮河承载二河之水,使河面更加宽阔,最宽处达3.2里,河水更加湍急,河上行驶或停泊着许多大小商船和战舰,还有不少海船,成为淮盐外运的一条重要通道。

明初,两淮盐运使司设在淮安府的分支下属机构主要有两个:一是淮安盐运分司,二是淮北盐引批验大使署,或叫淮北盐引批验所。

淮安盐运分司,明洪武四年(1371),最初设在安东(涟水)县城东城坊,直到清初前后约几百年时间才迁移至河下后又迁至河北。淮安分司的主要职责是直接管理下属各盐场。一是督察各盐场的长官大使;二是管理所属盐场灶户的赋税等事务;三是管理一些与食盐运销相关事宜,如查验商人支盐的单贴、引目等。

明正德《淮安府志》卷6《规制二·官署》记载:淮北批验所有 “正堂3间,后堂3间,天字等廒6联,神祠1间,耳房东西各3间,大门3间,牌坊1座,廨舍1所,吏舍3间。”正德、万历两《淮安府志》卷首均有淮所平面图,图上标的名称是“两淮批验盐引所图”,图的右上角标有“在淮河北”4字。潘坝(山阳人)写了一篇《赠淮安个悴陈君盐所落成序》,专门在淮管理盐务的刘绎(山西代州人),也写一篇《记》,分别介绍批盐所迁址是受到淮河水冲流,未到10年3次倒塌3次重修。

淮北监掣设同知署和淮北盐引批验所,第一个地点驻在支家河头淮安坝,也就是在河下西北乌沙河。由于淮安坝“岸高水低,难为船运”,且“私盐难禁”。第二个地点改驻河北镇西端淮河边一个叫西里坊的地方,与东里坊相距2里多地,实际上就在淮安坝的斜对面。

清光绪《重修两淮盐法志》卷14载:“淮北监掣同知署,旧在淮安府山阳县北门外7里淮(河)北镇之西里坊,淮北批验所大使署在监掣同矩署内之右,乌沙河巡检署即在淮(河)北镇之东里坊”。也就是说,清乾隆年初,淮安盐运分司与淮北监掣同知署、淮北盐引批验所等机构,先后都驻在河北镇。

淮北盐引批验所,所谓批验,即检验,检查之意。对盐商的盐斤进行掣验,即抽查核验,以防其超过其额定盐引数。凡起运官盐,每引200斤为一袋,带耗5斤,依额定数秤盘,凡有多余者,同私盐一样处罚。

淮北批验所设大使一人,秩正八品,专门掌管水上商船来淮买盐后,申请发给行程运票、引皮(证明)、到达启运日期,钤盖印信,给商船领运等。监掣同知的职责是“掌验掣淮北引盐之政令,准权衡割余斤分拆引目稽督报运,凡商盐抵所掣挚,称盘引目,切角订封,核注桅封给商赴口岸运销。” 淮北各盐场之盐,由驻淮安的淮北监掣同知署和淮北盐引批验所对装船的盐进行监掣、批验,方可从乌沙河下运河、洪泽湖、淮河,运往各地销售。

由于淮河改道,清末河下、河北之间的河道逐步淤塞湮没,已经连成一片陆地。所以,今天人们习惯把这个盐运中心说成是在河下。尽管这些盐产自各盐场,但都必须从四面八方聚到淮安河下来批验,再运到四面八方去销售。河下上控盐场,下控广大的销盐区,是整个淮北盐的锁钥。以上引文中几次提到“淮北”,指地名,后来至今当地人直接称“河北”。

四、“淮盐”占两淮产盐量四分之一

两淮所产之盐,产量最大、成本最低、品质最好,史称“淮盐”。盐业为历代朝廷所重视,列为国家专卖品,盐课税额占全国赋税收入之一半,而两淮盐课税额每年就达百万银两,又居天下盐税收入之一半。但淮安盐运分司所产盐大约占两淮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明洪武年间,两淮每年额定生产大引盐352000余引。明弘治与万历年间,改为小引盐,增加了一倍。所谓“大引盐”,即一引为400斤,弘治时改为每引200斤,这就是所谓“小引盐”。实际总定额量未变,当时朝廷就按此定额课盐税,一年征收达705180引。到明正德年间以后淮安盐运分司还有7个盐场,明正德《淮安府志》记载,额定总产量为129150引。明末,两淮正纲盐,也就是盐商额定运销的食盐,总量共达140余万引,其中淮北占四分之一,分销纲盐达239232引。清初沿袭明代这个额数不变。清康熙二十年(1681),实行并引,即又把两引合为一引,淮北额定产量数由239000多引合并为119616引,分销食盐26710引。每引重量也在逐步加大,淮北盐至乾隆年间,递加至688斤,以后加得更多,甚至达到900多斤。乾隆六十年(1795),淮北引盐每年额定148491引。每年这么大的产销量,除了少量的分配给附近州县的食用盐以外,都要经盐商通过大运河、洪泽湖发运到江西、湖北和安徽、河南指定的口岸行销。

明代两淮,就是指以淮河为界的淮南与淮北。淮北的中心是淮安府,淮南的中心在扬州府。两淮原有盐场30个,其中淮安分司有10个,皆在淮安府属的海州、涟水、山阳、盐城等州县,它们是白驹场、刘庄场、庙湾场、板浦场、伍佑场、徐渎浦、新兴场、莞渎场、临洪场、兴庄场。两淮虽是以淮河来划分的,淮安实际上不仅拥有淮北地方,同时还拥有淮南很大的地方,所辖的山阳县、盐城县及后来新建的阜宁县,都在淮河以南,这些地方的庙湾、新兴、白驹、刘庄、伍佑等盐场,都是属淮安府的范围之内,它们当时都属于淮安分司。两淮盐场经过多次撤并和重组,还有7个盐场,至乾隆元年(1736)淮安分司只剩3个盐场全都在海州。尽管这些盐产自各个盐场,但都从四面八方聚到河下、河北来批验,再运到四面八方去销售。河下、河北上控盐场,下控广大销盐区,是整个淮北盐的锁钥。

清道光十三年(1833),盐务机构和盐务活动转移到清河县西坝,成为新的淮北盐业中心。原驻在河北镇的淮安盐运分司、淮北监掣同知署、淮北盐引批验所等机构。清咸丰十年(1860),均被毁于捻军,后来一直末有恢复,剩余的房屋后被老百姓长期居住。

河北街还盛产粗盐,这里原有大面积盐碱地,从小市口向西经乱石街到西里大冲,后街上有百余户人家从事刮碱晒盐的营生,由碱卤制成盐成品后,到盐港或街市上出售。这种粗盐多用于腌制萝卜干、大头菜之类的咸货。由此,腌切咸货成为了此地的一大传统产业,一直流传至今。

五、 南宋金国对峙之地

梁红玉生于北宋末年淮安(楚州)河下北辰坊,姊妹较多,家境贫困。时淮安境内水田纵横,盛产蒲草,梁红玉少年时更和家人一起编织蒲包蒲蓆蒲扇卖钱度日。不久,金兵大举南下,淮安(楚州)兵荒马乱,梁红玉和家人及大批难民流浪京口(今镇江),后沦为军中艺人,以舞剑弹唱为业。韩世忠乃陕西延安大汉,行伍出身,当时在京口(镇江)宋军中服役。梁红玉、韩世忠可谓一见钟情,回家即告知母亲,认为此人“必凡人,将来必至荣达”。于是,梁母邀请韩世忠到家,酒款待,相谈十分投机,并作主将梁红玉嫁韩为妻。从此便随韩世忠南征北战,抗击金兵。

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杭州)继位,韩世忠作战英勇,屡战奇功,提升为光州观察使、御营左军统制。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相继攻下淮安(楚州)、扬州,南宋朝廷一片惊慌。金国太宗完颜晟与南宋赵构绍兴议和以后,就以淮河中流为界。淮安(楚州)成了前线要塞,当时称“淮塞”。著名将领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的军队,就驻扎在淮河南岸淮安(楚州)新城一线。淮河以北则属于金国,金国将领金兀术就驻轧在新城对岸河北镇,中间隔着一道淮河,为巩固河北这个战略要塞,金人特地修筑了河北城。将祖国分成两个部分。诗人杨万里来到这里,曾经作七绝一首,题为《登楚州城望淮河》,诗云:“望中白处日争明,个是淮河冻作冰。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从淮安(楚州)城头上向北一看,那边就是异国他乡了。冰冻着的淮河像是一条白玉带,形象直观,也很漂亮,但却给人以无限的山河破碎的痛苦与无奈。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梁、韩乘胜追击金兵,屯兵淮安(楚州)城。绍兴六年(1136)朝廷授韩世忠为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又开赴淮安(楚州)。韩世忠夫妇在楚州大修城池,以淮河为界,抵抗金兵,他们“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同力役”。梁红玉亲自“织薄为屋”,军民同心,以御强敌。时宋军纪甚严,“将士有临敌怯懦者,王遗以巾帼,设乐大宴,俾妇人妆以耻之”,因之人人奋勇。宋军镇守淮安(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绍兴十年(1140),南宋投降派向金国求和,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将的兵权。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韩世忠被召至临安封枢密使。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诬陷入狱,惨遭杀害。韩世忠夫妇力争不得,愤然辞官,归隐于临安西部马塍梅园。韩自号清凉居士,养花种瓜,“淡然自如”以终晚年。绍兴二十一年(1151),韩世忠与世长辞,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抑郁而终。

六、 庵堂寺院众多香火旺盛

河北街坊前巷后,庵堂寺院众多,香火旺盛。“八大寺庵”中,湛神寺有下院广福庵,慈山寺有下院准提庵,金呜寺有下院西房庵,火神庙有下院观音庵。慈山寺后称慈寺,寺殿建在菜籽街东侧,北后门临渔滨河,南大门在礼字坝,占地面积大,有“骑马关寺门”的传说。殿堂上供奉着关圣帝,面目威严,心底善良,香客们进得寺殿,不能有闲言碎语,不能有不恭之行,否则,必有报应。如遇天旱,人们将关老爷座像抬到殿堂外的院中求雨,天公不一会儿就会下起雨来。传说此神法术很灵验,令人敬畏。

城隍庙建在街东漁滨河畔的土丘上,地势高爽,有99间半庙宇,民间有“此庙建到第100间就倒,只能有99间半”之说。庙内设十几个班房,其规模和规格,当年曾与清江浦的慈云寺等,不相上下。每到农历清明、七月半、十月初一等大节期日,远在宝应、阜宁、清江浦等地的善男信女们便成群结队来此庙烧香拜佛,僧侣们也云集这里念佛经,做佛事。香火带旺了城隍庙周围相关行业,许多临街靠路的人家都开起了香店、烧纸店和纸扎坊等;也有人家开上了糖粥店、烂面行和小商品铺子。生意和人气一样兴旺,买卖和香火一般红火。

其间,赶庙会成为了民间一大盛事,引来四乡八里的人前来观光购物。做生意买卖的商贩们沿街道路边摆上了地摊, 招揽生意。其间或还有撑花船、踩高翹、敲十番锣鼓等表演,庙内庙外, 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有一年七月半,前来赶庙会的人太多,人群中曾发生过踩死人的事,惊动了山阳县令。

淮安文史资料网_淮安文史_淮安文史资料总目录

作者近照

董树华:淮安市淮安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淮安区文史研究会理事、淮安市淮安区老年科技者协会会员

上一篇: 董树华||淮安黄包车(文史)
下一篇: 季羡林先生生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