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董树华||淮安黄包车(文史)

董树华||淮安黄包车(文史)

董树华||淮安黄包车(文史)黄包车,又名人力车,又叫东洋车、洋车。黄包车相传为日本人发明,至晚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法国人米兰在上海法租界输入中国,称为“东洋车”。上海

淮安文史董树华百度_淮安文史资料研究中心_淮安文史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又叫东洋车、洋车。黄包车相传为日本人发明,至晚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法国人米兰在上海法租界输入中国,称为“东洋车”。上海人称“黄包车”,北京人称“洋车”,天津人称“胶皮车”,当时车轮直径约90厘米左右。清朝末年,淮安城内,只能偶见过境或自外地来淮安府、县衙门公干办事、经商洽谈的官员、商贾所乘坐的黄包车。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一般涂黄色漆,故名黄包车。也有在车后面装一个黄色布包挡太阳,所以叫黄包车。

黄包车是以用人力拖拽为牵引,车轴两轮上方装有半圆形车篓,篓后及左右设有软垫,供单人或双人乘坐的双轮短途客运工具。篓上方有活动胶质布蓬,晴天收拢,雨天则撑开挡雨,前有两个圆形长柄是车夫拉拽的把手。其形状类似脚踏三轮车的后半截,两边是“28型”车轮。初时,车轮从木轮改为箍铁木轮,后因其有损路面,而且颠簸厉害,1910年(清宣统二年)前后,改为实心橡胶轮。后又逐步发展充气式橡胶胎车轮。

1926年(民国十五年)前后,淮安城里开始出现车轮直径仅65厘米的黄包车,这种车拉起来省力,式样也较大轮的有所改进。黄包车夫都是一些城市贫民,他们地位低下,生活穷困,自己无力购车,为维持家庭生活,不得不承受相当高的黄包车出租费,向当地富商开设的车行租借车辆。不论严寒酷暑、雨雪风暴,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守在车站、码头或街市口等候顾客,一天所得,扣除交付车辆租用费以外,所剩无几,境遇悲惨。淮安城内政府主事官员、地方绅士大户、名医、名妓也自备有黄包车,他们雇佣车夫,俗称“包车”。也有不少车夫自购辆车,可用“包月”或临时雇坐,随叫随到,非常方便,俗称“野鸡包车”。

据查: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前后,淮安城内专供出租黄包车车行,就达5家之多,拥有黄包车近百辆,车行主出租黄包车与借高利贷剥削者如出一辙。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包车”。所谓包车,即由官宦、绅士、商贾,自行购得车辆,长期雇用车夫拉车,随时外出,十分便利。类似当今私人的小轿车,不过前者是用人力牵引拉拽的黄包车,后者是用动力机器,由人驾驶的小汽车罢了。黄包车尽管结构简单,完全是靠车夫扶着黄包车的两个车把拖拽,凭着两条腿大步前行,完全是体力活,既苦又累,旧社会也是列入社会最低层,被人们最瞧不起的职业。

新中国建立前后,淮安城内以及两淮(淮阴、淮安)、淮宝(淮安、宝应)之间的陆上短途客运工具,除了畜力车(马车、驴车)外,一直是以人力黄包车为主,而乘车者,大都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富商阔爷和民国政府留用的官员。

1952年,一部分黄包车经过初步改进,用来拉运短距离、物件轻的箱、包、桶和捆扎小件,方便客户“门到门”的运送。随着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多种形式机动车开始增加,人力自行车也从上海、苏南不断引进,大街上也偶见自行车的人。到1955年,由于乘坐黄包车的人开始减少,淮安城内黄包车拉人拉货的数量减少一半。1958年随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大跃进”的到来,大多数黄包车改为“32型”充气式橡胶大车轮,车前两边装的作为把手的把柄,又伸长了许多,这样,车夫牵引拉拽,又省力、又方便。尽管黄包车适宜行驶在平坦大道上,可以走街穿巷,也可以从事短途“门到门”送客,十分方便。但乘客对象变了许多,大多数因为路程较远,或有急事赶路的,或走街串巷、走亲访友之人,或老弱病残者行走不便之人,而乘坐黄包车的人越来越少,社会普遍认为这是旧社会遗留一种陋习不认同,车夫为了维持生计大部分车夫也被迫转行。一直到六七十年代,淮安城老西门、南门、河下、城东一带,还保留三五辆黄包车,乘坐者都是老弱病残者居多。

“文革”以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在原来车黄包基础上,利用自行车脚踏小齿轮,通过链条传动带动车轮的原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改为三个轮子,将自行车脚踏配件改装到黄包车上,成为脚踏三轮车,这样既脚踏省力,又不用靠两条腿跑路。有的车夫干脆丢弃了黄包车,直接成为脚踏三轮车的车主,不仅花力气小了许多,而且长短途不很,路况要求也不高。由于脚踏三轮车较之黄包车速度快了好多倍、载重量大,工人劳动强度轻,因而这种半人力半机械的运载工具能持续增加,已成为城区和乡镇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之一,并一直延续至今天,仍有一定数量的存在,可见它具有很大的生存力。

淮安文史董树华百度_淮安文史_淮安文史资料研究中心

作者近照

董树华:淮安市淮安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淮安市淮安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

上一篇: 梵语千字文
下一篇: 董树华:明清时期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之 — 河北镇考略(文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