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七十二岁的老人,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还要借住朋友的帮助才能勉强生存。后来,有幸娶妻,可真是老来喜。奈何好景不长,又因为无意中得罪了宫里的宠妃而不得不远走他乡。
没错,他就是去年大火的电影《姜子牙》中的主角,也是《封神演义》中武王伐纣大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贤士——姜子牙。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姜子牙辅佐先后文王、武王,并带领哪吒、杨戬、雷震子等奇人异士一路打到朝歌,推翻了商纣王的暴政,建立了周朝,并主持了“封神榜”相关事宜。
也许,你和我一样,都很喜欢《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曾经对那些神妖斗法的情节深深着迷。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部在民间颇受欢迎的作品,在文学方面的地位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那么,明明是和《西游记》一个类型的神魔小说,为何会出现这样巨大的差异呢?且看《给孩子讲封神演义》的作者赵卓筠是如何解读的。
这是一本精致而又厚重的经典名著鉴赏绘本,虽然书名说是给孩子阅读的,但是通过切身的体验,我觉得它同样很适合成年人。因为我们对《封神演义》的了解,往往只存在于浅显的表面故事,而这对于鉴赏名著总是远远不够的。
“演义”是一种文体,它将真实的历史和民间传说杂糅在一起,并创作出通俗小说。换句话说,问世于明朝后期的《封神演义》,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即通俗。如此,自然在文学性上就有些差强人意。
据可靠资料说明,《封神演义》并不是和其他文学名著一样,是由作者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而是基于宋元说书艺人的多部书稿编写而成的,是综合了集体智慧的产物。在《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一书中,赵卓筠就指出了《封神演义》中诸多无法自圆其说的情节,有些是我在之前不曾注意到的。
然而,纵使如此,许多人对于《封神演义》的喜爱却依然没有减少。想来,一是由于当时人们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可以用来消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封神演义》的存在有点类似于如今的网络爽文;二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和思想崇拜,当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时,总是希望有超能力者来解决,《封神演义》恰好满足了这种幻想。
《封神演义》的总体创作背景不用多说,大家都已经了解。然而,你可能不了解的是在这些人物和故事背后,究竟有哪些人是真实存在的?有哪些人是虚构出来的?而这些人物又以谁为创作原型,他们之间有什么妙不可言的联系?
为了让读者对《封神演义》了解地更加深入,《给孩子讲封神演义》不仅以原著为底本,在尊重原著人物形象的情况下,对故事进行了精炼的改写,还通过讲述人物和故事背后的文化渊源,来达到名著新读的目的,让读者可以看故事学知识,同时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封神演义》中,我比较敬重的一个人物是老太师闻仲。作为商朝的重臣,他文武兼备,地位尊崇,但很可惜纣王却并不是一个值得效忠的君王。不过即使如此,闻仲却从来没想放弃他所爱的这个国家,对商朝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实上,这个原著中很有个人魅力的人物是虚构的,而那个被挖心的比干在真实的历史上远比小说中要伟大。
民间文学的传播迅速的,也是广泛的。纵使《封神演义》中出现了很多宿命论的东西,不值得如今的我们看重,但作为一部通俗文学,它又是成功的。毕竟,在古代,渴望一位仁义的君主来统治整个国家是百姓们的共同愿望,而当人力不可及,自然寄希望于神灵。
由此,可以说,《封神演义》反映的是旧社会民众的一种迫切心态。另外,小说中出现的那么多神妖故事,是一大亮点。对于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赵卓筠也进行了清晰地梳理,并分别以图谱和文字两种形式呈现。
从王侯到将相,从阐教到截教,从神仙到妖魔,相信读者在读过这本经典名著鉴赏绘本之后,会对《封神演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知。最惊艳的是,书中的插图也是一绝,若是年纪小的读者,不用担心内容会太过枯燥,而对于成年人来说,那就是养眼了。
《给孩子讲封神演义》,8开的大绘本,无论是内容还是装帧,都很赞,收藏送人两相宜,特别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