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想法?”
“孩儿想要为国尽忠,保护黎民百姓。”
对话的正是岳飞及其母姚氏,岳母听完岳飞的回答,十分动容。叫来岳飞的妻子,站立在侧,只见岳飞妻子手捧针线篮,神情坚定地注视着岳母的动作。
图1
岳飞解开上衣,俯身露出背部,岳母便提笔写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随后从篮子里拿出一枚绣花针,一针一针地刺了下去。
一阵刺痛后,四字刺刻完毕。然,国之一字却无一点,足以看出岳母对当下时局的感触。是以象征国内无首,百姓不安,唯有岳飞“尽忠报国”(后演变为“精忠报国”),击败入侵贼寇,方能救百姓于水火。
图2
然而就在岳飞将“精忠报国”四字刻在心中之时,他却被陷害致死,随后祸连满门。当真相被揭开,剩下的只有愤怒。
————“莫须有”————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宋高宗下旨: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随后,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残忍杀害,时年39岁,其长子岳云和心腹张宪也被一同执行斩首令。
图3
岳飞的死讯一出,百姓们痛心疾首,纷纷感慨天道不公。反观金国,他们却在对岳飞之死拍手称赞,酌酒庆贺,他们简单地认为,岳飞死后便再也无人能阻挡他们的进攻。
事实上,岳飞之死与金国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绍兴十一年初,岳飞大败金国,金国十分明白有岳飞在世一日,南宋便无可破之机,遂意欲于南宋议和,而南宋却在此时打击着保卫了南宋的功臣——岳飞将军。
图4
以秦桧为首的“议和派”时常弹压岳飞等主战派,这一消息也传到了金国首领完颜宗弼耳中。完颜宗弼得知后,立刻停下撤退的脚步,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这是何意?于完颜宗弼而言,岳飞一死,南宋便无敌手;于秦桧而言,既铲除了异己,又能美其名曰为朝廷议和而杀岳飞,博得朱高宗的欢心,毕竟宋高宗由来便是主张议和投降,这自是“一石二鸟”之计。
图5
秦桧自是不会想到岳飞一死,国之将危,他只知道岳飞一死,他在政务上便没有了阻碍。加之朱高宗对岳飞本就不喜,终成悲剧。
四月,岳飞正于枢密院就职,随后朱高宗下令命秦桧随同岳飞等人,一同前往楚州巡视韩世忠的军队。在这期间,秦桧便使起了背后挑唆的手段。
秦桧对岳飞说,愿助岳飞分解韩世忠的军队,为己所用。但岳飞哪里是那样阴险之人,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秦桧。
图6
五月,恼羞成怒的秦桧回朝后,立刻上书弹劾岳飞,污蔑岳飞“弃守楚州”。八月,岳飞被罢免官职,岳飞本以为可以就此解脱,便也自请隐退。
到了这里,岳飞本可归隐山林,做一个自在的绿林英豪,但秦桧的毒手还是不肯放过他。
岳飞此时已手无实权,秦桧便打入了岳家军内部肆意挑唆。他本想找到岳飞的心腹张宪来诬陷岳飞,但张宪与岳飞情同手足,丝毫不畏权势相逼。秦桧随即将他下狱,屈打成招,捏造口供画押成据。
图7
随后秦桧又找到岳家军内部将领王贵,与其达成一致,意欲给岳飞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秦桧命人将王贵以“谋反”罪名先行逮捕,随后,以王贵之供述牵连出岳飞。是以,岳飞成为“谋反”背后的主谋。
十月十三日,岳飞和长子岳云一同被押入大理寺,再也没能沉冤昭雪。
图8
十一月七日,宋金和议达成,但岳飞也没能被释放。得知岳飞将要被处死,韩世忠质问秦桧:“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然,秦桧依旧无动于衷,陷害岳飞之事已成板上钉钉之事,即使岳飞将背上赤裸裸的“精忠报国”袒露无遗,也没能令权臣动容。
十二月廿九日,岳飞被下令赐死。岳飞至死都没有认罪,他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图9
也正如岳飞的遗言一般,天日昭昭!公道自在人心。岳飞被害后,是一小小狱卒,铤而走险将他的尸首偷出,葬于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是爱国将领韩世忠,保岳飞一家老小死刑改为流放;是岳飞好友,千方百计保下岳飞唯一后人,可歌可泣!
————“罪不至死”————
岳飞死后,许多大臣抗议岳飞之死有冤情,但都或被罢官,或被处死,之后便再也无人敢提起此事。
最令人寒心的是,奸臣也未放过岳飞的家人。
秦桧上书南宋皇帝对岳飞家人满门抄斩,幸得朝中大将韩世忠联名诸多爱国将领一同保下了岳飞的家人。
图10
韩世忠为了劝阻皇帝,只好违心地说:“岳飞固然有罪,但他亦是抗金有功,他的家人不论如何,也‘罪不至死’,若是群臣激愤,百姓不平,实乃不值。”
宋高宗听完也觉得有些道理,这才将岳飞家人死刑改为流放岭南。但韩世忠不知道的是,这位皇帝表面答应,只是为了自己的正面形象。
图11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廿九,岳飞一家被下令流放的这一天,大雪纷飞,似乎在为岳飞“昭雪”,但仍旧只有孤儿寡母行走在冰天雪地,无人问津。岳飞的妻子自知此去凶险,便在途中引开官兵,舍命掩护岳飞的第三子岳霖离开。
很快,岳霖逃走的消息也被宋高宗知道了,他下令各地官员缉拿岳霖,此消息一出,各地官员纷纷应召,一位岳飞的好友也在追捕队伍其中。他也收到了宋高宗的指令追捕岳霖,但他却是唯一一个怕岳霖真的被捉住的人。
这位岳飞的好友正是贡祖文,他从小饱读诗书,见外敌来犯后又弃文学武,与岳飞一起抗击金人时成为了莫逆之交。
图12
他在大雪中骑马前行,想要竭尽全力救下岳飞更多的家人,但无奈大雪封路,又似乎岳飞的妻子早已知晓他会前来,引领着他发现了芦苇丛中发着高烧的岳霖。
岳霖的腰间别着一封书信,贡祖文取下阅之。
信上写道:"祖文兄如面,霖儿托据,来世当报"。
贡祖文看完,想到好友岳飞的种种冤情,自己的无能为力,顿时泪如雨下。
图13
他立誓定要保住岳飞一脉传承,抱着岳霖骑马奔回住处。而他又是军中之人,为避免人多口杂,他只好上书请辞。
贡祖文在岳飞冤案一事上,并未过多发声,宋高宗又因贡祖文曾护驾有功,未对他有何怀疑,便批准了贡祖文的请求。
贡祖文带着岳霖辞官归隐,回到了家乡隐居,但为防朝廷中人知晓此事,后又举家迁移到江苏。
图14
为了不负岳飞妻子的托孤,贡祖文将岳霖当做亲生儿子一般看待,教他习文学武、天文地理。就这样,岳霖在贡祖文的看顾下,健康快乐地长大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岳霖对父亲的冤情也更加在意,岳飞死时,岳霖年仅十二岁,九年过去了,岳飞的冤情何时才能昭雪?
———— 昭 雪 ————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秦桧因病离世。按理说,主和派没有了领导人,为岳飞平反一事应是轻而易举,但孰不知,宋高宗赵构却是一个异常固执之人。
图15
在南宋两位皇帝被金人接连掳去之时,皇位的悬缺,让他成为了北宋的皇帝。而岳飞在世时,曾屡次上书意欲接回两位南宋皇帝。
这两位正是赵构的父亲和兄长,若他们回朝,哪里又轮得到他做皇帝?
正是因此,赵构对岳飞始终记恨。他内心的自卑感充斥了大脑,以至于即使事实证明了他对岳飞所做之事是错误的,他也依然不愿改变。
图16
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再次大举南下,金人兵分四路攻宋,是那些主战派们将他们一一打回,收复16州。
岳飞生前还曾说过“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加之金人一再的出尔反尔、撕毁条约,足以看出岳飞的预言为真;但赵构始终坚持议和,足以说明他本人的固执之深。
但,赵构虽然固执,到了最后他似乎也明白自己终究做了件错事。
图17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五十岁,本是“黄金年龄”,他却突然主动提出要禅位给赵眘,也就是后来的孝宗皇帝。
赵眘上位后,同年年底,便立即为岳飞平反,而那时的赵构已成为太上皇,虽无实权但却有极大的威慑力,若此事未得赵构默许,赵眘想必也无法如此之快为岳飞昭雪。
赵眘素以孝著称,他十分明白为岳飞昭雪一事非一己之力可为,在诏书上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是“太上皇帝念之不忘”,如今之举也是“仰承圣意”而已。
图18
如此看来,赵构在位时虽未为岳飞平反,但也终有悔意,好在岳飞的诸多好友,让此事没有酿下难以挽回的悲剧。
岳飞一案被昭雪后,岳飞之墓也被迁回了西湖栖霞岭,追封鄂王。岳霖也得以授封官位,彼时已32岁。
后来的日子,岳霖在民间广泛地收集父亲岳飞的事迹,由其子岳珂在此基础上编成《鄂国金佗稡编》28卷、《续编》30卷。
图19
为感恩贡祖文对其救护之情,丹阳岳氏家族更是立下流传千年的规定,永远不可与贡姓联姻。
这是因为岳家以此表达岳贡两家永为一家人,如今的岳氏宗祠内,依然摆着贡祖文的神位,足以看出岳霖对贡祖文的感激之情。
图20
而这位抗金名将岳飞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幕,或许也终于能瞑目了。他是一代名将,更是时代的伟人,他让华夏子孙有了“精忠报国”的志向,也让忠义之士有了奋发学习的榜样,更是在阴差阳错之间,铸就了岳贡两家永世之好,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年的佳话。
图21
结语: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臧克家参加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时,所写的《有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表达有的人活着却如死了一般毫无价值,而有的人,即使死去,也如同活着一般,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
图22
而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缺为国为民的忠义之士,诸如岳飞、鲁迅,他们一辈子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他们不论身在何方总能感化无数人,他们的出现犹如天光乍现,给黑暗中的人们照进一缕阳光,或许短暂,但却总能引领人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而岳飞,短暂的生命开出了绚丽的花,给世界留下了爱的种子,给自己争取了不悔的人生,或许,那便是值得的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