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8部明清野史。《明太祖平胡录》讲朱元璋如何扫平对手,建立明帝国。朱元璋后期的主要对手是陈友谅和张士诚。朱元璋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头脑清醒,对对方的性格洞若观火:“友谅剽而轻,其志骄;士诚狡而懦,其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陈友谅与张士诚都是元末起兵于草莽的枭雄,但二人性格不同。陈友谅曾为县吏,郁郁不得志,义兵起时,“慨然往从之”。这是少有大志,乘势而起,主动造反。反观张士诚,原是盐贩子,卖盐时常被富豪凌侮,拿盐不给钱是常有的事儿。有个有欺负他欺负得太过分,他实在受不了,就把这人及平时侮辱他的人杀了。这下没法收场,只好造反。他的起兵,是被动的,迫于无奈。书中描写对朱元璋针对二人不同性格制定了平定战略,先击陈友谅,后扫张志诚,最终天下太平一统。本书中的朱元璋,是个有远见、有策略的领袖,在作战中不时对前方将领密授机宜,指出战略方针。名将徐达、常遇春,谋士刘基在平胡录中亦有出场。古代行军打仗,往往迷信吉凶之期、祸福预兆。一次进攻当天,有术士说:“今日不宜战。”常遇春怒道:“两军相当,不战何待?”于是奋勇向前,大败敌军。狭路相逢勇者胜,当事者进取之心,果决之意,正是天命所在,故此锐不可当,一鼓而胜。
《武宗外纪》讲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往事。明武宗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年少聪颖,当太子时风评很好,但继位之后恣意妄为,跳脱不羁——继位时他只有十五岁,正是中二熊孩子年纪,想必叛逆心理很重。他游乐、好色,视皇宫如桎梏,自己建了豹房和宣府两个小天地并以此为家。又几次出巡,御驾亲征,“往返数千里,乘马,腰弓矢,冲风戴雪,备历险厄,有司具辇以随,亦不御”。随行人员都累个半死,皇帝却不以为劳——年轻真好!本书中,他不仅天资聪慧,也很有洞察力,官僚内斗,想借他之手惩办政敌,却逃不过他的分析。虽则后人多称之为昏君,这个大孩子活得更像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皇帝。浪漫,可以独乘轻舟去接自己宠爱的刘美人;倔强,老臣劝谏时以退休还乡相威胁,他马上批准;给自己拟大将军的称号,随时离开京城,有一股“我的人生我作主”的劲头——后来只要他闹的动静不大,百官也懒得管了。功也是他选择,过也是他选择,他做事时,虽然荒唐,头脑是清醒的,这是历史上极有个性的一位皇帝。《天水冰山录》是严世藩抄家簿册,家产从105页直列到221页,占116页之多,罗列抄出的各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琴棋书画、房宅地产,财富因贪婪而聚集,灭顶之灾也因贪婪而起。
曾经手握权柄,如日中天,大厦一朝倾覆,曾得到的又尽数失去,空余荒烟蔓草,寒鸦几行。世间欲壑难填之徒,中饱私囊之辈,恣行威福,揽权纳贿,终有一天烈日当空,冰山骤涣。此卷可警戒世人莫贪权柄名利,行事勿愧于心。《民抄董宦事实》可先读最后的附录,了解董氏焚劫始末,再从前往后读。此部分收录事件相关的官府公文告示,往来批复,属于珍贵的一手史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