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王闻大 | 武宁乡的前世今生

王闻大 | 武宁乡的前世今生

王闻大 | 武宁乡的前世今生明以前高邮志书俱散佚不存,我们本不能确认明代以前武宁乡是否存在,但是,根据秦观故里为高邮县武宁乡的若干史料记载,我们可以肯定武宁乡在宋代是存在的。当时三垛虽然是一个藉藉无名的村落

宁乡的前世今生

王闻大

南史_南史氏_南史作者

高邮武宁乡是秦观故里。本文拟就武宁乡的建置沿革和区划演变作初步探讨,以期对秦观研究有所裨益。管窥锥指,不揣谫陋,敬祈方家指正。

一、梁朝末年,三垛是北疆边镇

明隆庆《高邮州志》载:高邮农村辖武宁、德胜、丰谷、武安、昌平5乡,共80里。其中,武宁乡在州治东,辖三垛、拓垛、茆垛、中临、义兴5村,共30里。武宁乡占全县农村总里数37.5%。至清末,全县只有74里(余坍入湖水),武宁乡占比升至40%多。其境域东至盐城、兴化,南临运盐河与丰谷乡相望,西连德胜乡,北接宝应,大体对应今天的三垛(含二沟、武宁、司徒)、甘垛(含横泾、平胜)、临泽(含川青、周巷、营南),兴化的沙沟、时堡、车家庄、颜基寺、泗洲庄、荡珠庄、马踏港等地亦均在境域之内,面积近千平方公里,可谓一乡独大。

根据隆庆志记载,武宁乡在明代就存在了。而明以前高邮志书俱散佚不存,我们本不能确认明代以前武宁乡是否存在,但是,根据秦观故里为高邮县武宁乡的若干史料记载,我们可以肯定武宁乡在宋代是存在的。其次,始修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的高邮《秦氏支谱》中《高沙秦氏族谱源流》载:秦氏“唐时籍属会稽,东海钓者系其远祖也。天宝末避乱,分徙淮海,居高沙武宁乡左厢里。”据此推断,高沙(即高邮)在唐代即有武宁乡这一建置了。

其实,如果深究一下,武宁这一地名的来历,应当追溯到南朝梁武帝末年。公元548年,降将侯景举兵叛梁,武帝萧衍被困台城饿死,侯景改立萧衍之子萧纲为简文帝,这就是震惊一时的“侯景之乱”。《南史》载:大宝元年(550),“景又逼帝幸西州曲宴,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立皇太子大钧为西阳郡王,大威为武宁郡王……”《梁书》亦载:“武宁王大威,字仁容,美风仪,眉目如画,大宝元年封武宁郡王,邑二千户。”由此可见,武宁郡王萧大威是在侯景独揽军政大权,挟天子令诸侯的情况下受封外放的。今人于是习焉不察,认为三垛是武宁王的封地。

南史_南史氏_南史作者

我们不妨看一下当时的“国”际形势。素有“禽兽王朝”之称的东魏,在权臣高洋把持下,一方面乘侯景之乱发兵南侵;一方面阴谋篡政,逼魏孝静帝退位禅让,自封文宣帝,国号齐(史称北齐),建元天保。《高邮县志》载:天保元年(550),高邮地入北齐。由此我们发现,萧大威受封为武宁郡王,与高邮地入北齐,竟在同一时间段。这种时间节点上的完全吻合,不能认为是无意的巧合,其抵御北齐,保卫国家的使命担当,私以为是不言自明的。兄弟阋于墙,共御外侮。尽管梁朝内乱不已,但在外族入侵、大敌当前的情况下,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致对外、共同对敌是必然选择,不可能无动于衷。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梁朝自武帝始,为维护其统治,广泛搜荐百家士族,大量增设文武百官名号。武帝以为,官阶层叠,逐级升迁,可以消磨许多人的时光,从而使社会得以长期稳定。为容纳这些人,不断增立州、郡、县名目,以州为例,512年只有23个,到540年,竟增加到107个,郡、县名目增加更多。边境镇戍地点,居民很少,为提高镇戍官员的官位,都给与郡名。当时三垛虽然是一个藉藉无名的村落,但在高邮地入北齐的严峻形势下,已成为梁朝的北疆边镇、战略前沿,其重要的地理地位被朝廷看中,建置上拔高提升,既符合惯例,也是当时的形势使然。即便是为了与镇戍官员的名号相一致,置武宁郡也是必然的。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诚然,武宁郡一说目前尚无更多的史料予以佐证。但是,南北朝是我国建置区划最为混乱的时代。梁开国功臣、史学家沈约曾针对当时疆域和行政区划变迁繁杂的现实说:“地理参差,其祥难举,实由名号骤易,疆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无奈道:“在一个村落中就设立起州或郡、县……根本不知道设在什么地方。”因此,目前我们只能依据《南史》、《梁书》中的点滴记载以及当地的遗存、稗史作以上推测。“历史是真实的,有时候也只是想象”,以弥补某些缺失。

其实,每当外族入侵、高邮失守的严峻关头,据守三垛以图恢复,史不乏例。南宋时,岳飞奉诏援楚,因高邮为金兵占据,曾屯兵三垛与之抗衡。抗战期间,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高邮失守,退守三垛亦是国民政府的第一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哚是高邮的“备胎”。

南史氏_南史作者_南史

二、左厢里在三垛村境内

左厢里十分耐人琢磨,可以推断是由左厢演变而来。弄清左厢里的具体位置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武宁乡境域辽阔,而且由于厢是指靠近城的地方,因此有人据此认为左厢里应在高邮城边。许伟忠先生和陈友兴先生曾撰文论及秦观故里,依据《四库全书》收录的《绍兴十八年(1148)同年小录》,确认秦渊“本贯扬州高邮县武宁乡左厢里”,就是秦观故里(此处不再赘述)。而明万历三十四年的高邮《秦氏支谱》,在《少游公文苑传》后附载:“秦定,观之诸父”一节,述及其孙“秦渊,与朱熹同榜,高邮武宁乡三垛村籍……”这里提到的三垛村籍,不禁让人眼睛一亮。村是乡以下、里以上的基层行政区划,这两段史料结合起来,使有关秦观故里的表述得以祥尽而完整,即秦观故里为高邮县武宁乡三垛村左厢里。换言之,左厢里在三垛村境内,这是无庸置疑的。

左厢里的具体位置还有地面遗存佐证。元末明初,秦观13世孙秦升号福陆公为守望祖先故里,回迁武宁乡三垛南村,并修建秦氏复兴庵,以振郡望。今复兴庵虽然不存,但遗址尚在。查阅《高邮县志》,也有关于这一方面的具体记载。《高邮县志·大事记》载:“宣统二年(1910),高邮东乡秦家垛、季阮庄秦少游后裔,在顾家庄重建秦氏复兴庵殿宇及群厢,春秋两季致祭于此。”这里记载的重建复兴庵的具体位置——顾家庄,就是秦升当年修建的复兴庵原址——三垛南村,今称三垛镇柳南村。无疑,这一带即为历史上的左厢里,与三垛老镇区咫尺之遥。

由此,不仅证明左厢里与高邮城无涉,而且可以想象其名左厢时,三垛决不是一个藉藉无名的村落。

梁末,三垛作为北疆边镇,武宁王临危受命,啸聚义师,按镇兵之制,诸军者分左厢(三阳河东)、右厢(三阳河西)统之。这就是左厢、右厢的由来。惰开皇三年,河南道台、兵部尚书杨尚希奏:“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县僚己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帝从之。589年,南北分裂、战乱局面结束,隋即悉置诸郡为州,以州领县,实行地方州县两级制管理。武宁由此废郡为乡,其下辖左厢、右厢亦随之降格为左厢里、右厢里。

南史作者_南史_南史氏

三、武宁王遇害于三垛

武宁王受封后,高举抗御北齐的旗号,厉兵秣马,以图恢复,势力迅速膨胀。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简文帝分封的20个郡王中,任何一个郡王都有力量打败侯景……这里虽是泛指,但应包括武宁王。可见武宁王在受封后逐渐羽翼丰满,实力增强。然而,由此引起侯景的警觉和恐慌,以致于大宝二年废武宁郡王,“出为信威将军丹阳尹”(《梁书》)。其年秋,侯景再次拥兵作乱,“废帝为晋安王,害皇太子大器、浔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武宁王大威、建安王大球、义安王大昕及浔阳王诸子二十余人”(《南史》)。武宁王遇害何处?《南史》没有说。但康熙《高邮州志》卷五在武宁王庙条目下载:“武宁王大威,字仁容。梁简文帝第十五子也。大宝元年封,二年为丹阳尹,遇害三垛。”这里有一个疑向:就是武宁王“出为信威将军丹阳尹”后,为什么会“遇害三垛”?合理的解释是,武宁王闻侯景再次作乱,仓皇潜逃故郡,惜未能幸免,被叛军追而杀之。所谓鱼思故渊、鸟恋旧林、狐死首丘。三垛是武宁王的魂归之处!武宁王遇害后,里人感其忠义,以石棺收殓,葬于郡王府废墟之侧,并立武宁王庙祭祀。今墓冢坍塌,但地下石棺仍在。至于武宁王庙,道光《高邮州志》还有一段记载:“武宁王庙:在三垛镇,见前志。乾隆辛丑,后楼毁于火,前殿亦颓圮,里人葛锦山重建。”自大宝2年至乾隆46年(辛丑),已历经1300多年,武宁王庙肯定还有多次重建,决不止是乾隆辛丑一次。武宁王庙屡废屡建,真实反映了人们对动乱的深恶痛绝,寄托着人们对长治久安的良好期盼。

南史_南史作者_南史氏

四、三垛的城隍庙

汉代开始,朝廷为借用神明的威力,达到对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统治,逐渐把城隍纳入管理范围,明确城隍神与行政机构相对应,分京都、府、州、县(郡)四级,职位依次是正一品、正二品、正三品、正四品,并需经朝廷册封,其职能高于同级行政长官,规定新官到任三日内,必须拜谒城隍庙。三垛城隍庙因武宁郡王而建,且位于郡王府上首(东侧),符合封建规制。抗战期间,三垛城隍庙曾是日伪的一个据点。高邮党史(第一卷)第八章记载:“1945年8月16日晚,苏中第一军分区在高邮2000多民兵的配合下,对三垛据点发起进攻,当晚扫清敌人的外围工事,次日凌晨攻进三垛镇,经过激烈的巷战,下午5时攻克最后一个碉堡城隍庙……”惜乎城隍庙在解放初破除迷信运动中拆毁。城隍庙的香烟在三垛顽强延续了1400余年。今庙虽不存,但老一辈人还记得城隍庙的一幅楹联:

前秦后汉俱是英雄难免无常二字

往世今生轮流富贵犹如春梦一场

南史_南史氏_南史作者

辛亥革命后,帝制废除。1912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高邮废州为县,境域区划由5乡调整为17乡(市),其中,武宁乡被分析为丰乐、二沟、延兴、武胜、时堡、临泽6乡(市),三垛属丰乐乡,从此武宁乡不存。民国18年,南京政府颁布《县组织法》,规定县以下设区一级派出机构,改乡(市)制为区、乡(镇)制,至民国22年,高邮完成区划调整,由17乡(市)改为12区、367乡镇。民国28年,调整为8区、107乡镇。民国36年,又归并为8区、75乡镇,丰乐乡终于不存。其间,国、共、日(伪)、顽各方势力交错,区划频变,难以祥述。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11月,扬州专署决定,高邮与兴化交界南段以海陵溪为分界线,海陵溪以东划归兴化县。从此,原隶武宁乡千余年的沙沟、时堡、车家庄、颜基寺、泗洲庄、荡珠庄、马踏港等地被割让。其后,境域又几经设区撤区、乡镇分合、建立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乡镇撤并、直至实行镇管村等一系列体制变革,瓜分豆剖,屡变骤易,武宁乡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武宁二字也曾顽强地出现过多次,最典型的有两次。一是南宋淳熙二年(1185),范嗣蠡任高邮军守时,建城楼于高邮城四门之上,并分别为四门及城楼命名,其中名东门为武宁门,此时距隋初武宁废郡为乡已有596年。一是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三垛镇北的三阳公社更名为武宁公社,此时距民国元年武宁乡被分析为六乡(市)已经过去整整80年,可惜只是昙花一现,在随后的撤乡并镇中很快消声匿迹。

今天,武宁作为曾经的一个建置,已经走向历史的深处,高邮的版图上已然没有了她的痕迹,但是,武宁是不能忘记的,它折射着时代的风云、王朝的更迭、历史的兴亡,当然,还和鼎鼎大名的绝代词人秦少游密切相关。

2019.8.18

南史氏_南史_南史作者

上一篇: 有趣的野史——读《明太祖平胡录(外七种)》
下一篇: 如何看待别人声称“完整读过二十四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