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与脉络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与脉络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与脉络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与脉络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惟神话虽生文章,而诗人则为神话之仇敌,盖当歌颂记叙之际,每不免有所粉饰,失其本来,是以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鲁迅指出了诗歌与神话的一种扬弃关系:一方面诗歌光大神话,但因为有所修改故而销歇神话)

随着神话演进,加入了人性因素后,对神话的叙述就成了传说。(所以神话>传说,玩游戏知道什么是好牌还是重要的…)

为何后来中国神话几乎只有零星留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术问题。一般说法是:「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于是不仅诗三百,连神话也可以赖在孔子身上了……(孔子:我就是替罪羊…)

但鲁迅认为,这其实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问题,即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人鬼不分。

然详案之,其故殆尤在神鬼之不别。天神地祇人鬼,古者虽若有辨,而人鬼亦得为神祇。人神淆杂,则原始信仰无由蜕尽;原始信仰存则类于传说之言日出而不已,而旧有者于是僵死,新出者亦更无光焰也。如下例,前二为随时可生新神,后三为旧神有转换而无演进。发展脉络

鲁迅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按照历史朝代和类型分为以下阶段:

汉与六朝

•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 今所见汉人小说

•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搜神记、酉阳杂俎、太平广记、拾遗记)

•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世说新语)

唐朝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鲁迅认为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也就是说,从唐朝开始,小说可以有意识进行虚构创作了。

• 唐之传奇文(古镜记,秦梦记,长恨歌传,莺莺传,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 第十篇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宋元

从此开始有了白话小说:

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

•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 宋之话本第

• 宋元之拟话本

• 元明传来之讲史(三国志、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

明朝

• 明之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传)

• 明之人情小说(金瓶梅)

•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三言二拍)

清朝

•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第(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 清之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 清之人情小说(红楼梦)

•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野叟曝言)

• 清之狭邪小说(品花宝鉴)

• 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

上一篇: 秦昭襄王将九鼎从洛阳运往咸阳,为何经过泗水?豫州鼎还掉了下去
下一篇: 话本小说极速版下载 v6.43.0 安卓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