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延禧攻略》中的人物为例,确实有据可循。翻看赵尔巽的《清实录》列传一后妃便可知一二。其中有一段是如此评价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岁时以鹿羔沴毧制为荷包进上,仿先世关外遗制,示不忘本也。上甚重之。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上深恸,兼程还京师,殡於长春宫,服缟素十二日。
由此可知,剧中秦岚饰演的皇后与真实历史描述的出入不大,而其死后,乾隆皇帝之表现更凸显二人情感之真切,读之令人动容。
再看《清实录》对女主角原型之描述: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进令皇贵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谥曰令懿皇贵妃,葬胜水峪。六十年,仁宗立为皇太子,命册赠孝仪皇后。嘉庆、道光累加谥,曰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后家魏氏,本汉军,抬入满洲旗,改魏佳氏。子四:永璐,殇;仁宗;永璘;其一殇,未命名。女二,下嫁拉旺多尔济、札兰泰
可以看出女主角在剧中迅速提升地位的时间与正史记载相差不多,且膝下子嗣之情况也完全一致,可谓遵照史实而做。
而对于正史记载最多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无论是《清实录》皇帝本纪,还是《东华录》之记载,亦或是孟森的《清朝大历史》等,都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记录和解读。
《延禧攻略》中被称作“大猪蹄子”的乾隆,也被刻画成一个情感极其复杂,权谋极其狠辣的明君,这与历史中记载的青年乾隆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基本遵照主流历史观来刻画人物。
综上可以看出,被主流文化认可的历史文字正是影视剧传播历史的根基,根本性的客观理念不能丢失,因为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不可动摇的真实与真理。
2. 历史的主观性
纵使正史在当下成为了专家,作家甚至编剧的参考基础,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历史由人编纂。而人在提笔之际,势必会掺杂着一些主观思维去完成某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比如蒋氏《东华录》和王氏《东华录》之记载就有些许初入,而很多近现代历史学家对于乾隆的解读也大相径庭。为何对于赵尔巽的《清实录》国家始终没办法认可,并且自己编纂了一部全新的《清史》?就是因为作者为清末文人,对于清朝封建统治依然有着眷恋,这种过于强烈的主观情绪会影响到《清实录》的相对客观性,所以其著作才不被后世所广泛认可。
然而,话虽如此。却又自相矛盾,因为主观的历史才会把历史的潜能释放!如果仅仅靠着《清实录》当中对于几个后妃的简单描述,那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更不会有当年火爆亚洲的《甄嬛传》。只有对于史料文字的无限延展,才会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人物。
每个时代的历史都没有办法保证其绝对的客观性,即使很多历史都有后代编纂,可是人之笔下绝非事无巨细,更别提毫无情感。每个文字可能都承载着笔者的心血与心潮,而最后它以正史的形式存在很可能是其内在情感与大多数人产生共鸣,其庄严的外表更是让学术界无法反驳。
由此可见,历史更像是一群老人留给后代的日记本,而非教科书。
在此评判历史的真实与虚无,实在有些冒失和大言不惭。可是《延禧攻略》在没有带给我些许人生感悟的时候,却让我对于历史的好奇感油然而生。静静思考,越发离奇。如今的我们凭借古人对于一个女性的寥寥数笔就可以延伸出一个庞大的群像,让我不得不去怀疑几百年前的记载是否也是前人对于祖上的一些延伸呢?似乎历史的长河是在一代代人的勾勒下才显得如此苍劲有力,栩栩如生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