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读城记①雍坚:“有淘有聊老济南”

读城记①雍坚:“有淘有聊老济南”

读城记①雍坚:“有淘有聊老济南”在昂首阔步奔向“大济南”的路上,有一批“老济南”“济南府”的守护者、记录者,在老城深读中沉潜,为古人、今人、后人留存着一份记忆。前几天他分享了一册1958年的济南《中学生文选》

文化

专题

读城记

十二世纪的北宋都城是什么样?

在故纸堆里的各种记载中,我们的各种拼凑,或不及一幅《清明上河图》来得直观。这是张择端对汴京的深情。

成都的素人情绪被哪条街道哪个小酒馆默默留存?九月的街头是什么样的风情什么样的夜色?或许没有什么比赵雷的《成都》表达得更完美。

说起济南的冬天,谁也比不上老舍之《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推广力度。至今的曲水亭街上,水底的绿藻、岸边的垂柳,在老舍先生的加持下,依然保留着一份民国韵味。

对一个城市最深情的告白,莫过于为她写一首歌,做一幅画,写一篇散文,拍一部电影,甚至著一本一本的书。城市因此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各种深读让城市更有历史纵深感、文化厚重感,也让城内城外的人对其更有情感粘度,城市的魅力莫过于此。

这个世纪仅仅过去了20年,济南已经不是从前的济南。在昂首阔步奔向“大济南”的路上,有一批“老济南”“济南府”的守护者、记录者,在老城深读中沉潜,为古人、今人、后人留存着一份记忆。

济南文史_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_济南文史课

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_济南文史_济南文史课

▲雍坚部分“老济南”著作。

淘出一个 “济南府”

雍坚有个有趣的微信公众号“有淘有聊老济南”。前几天他分享了一册1958年的济南《中学生文选》,“夏威夷”在文末这样留言:

弥足珍贵的书!济南三中的作文占整三分之二,将此信息转给当年的学生董先生(八十多岁),他竟然在书中找到他的同窗董庆鱼的作文,还是他当年的入团介绍人。

书中有一篇文章《建炉》,是济南三中的王心铭所作。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到: 小高炉工地上夜班的同学,上岗之前要涂抹一层厚厚的防护油,让每个人都变成了白脸大汉。用煤焦油和沥青拌好的碳塑料温度高达200度,中学生们就在红热的油气中用力地捣着。天快亮的时候,他们才放下铁锤,迎着朝阳,想象着铁水出炉时要比朝阳美上千倍万倍。

这是一代人的青春往事,也是一个城市的当代历史。

这册书被雍坚淘到,不仅避免了被化为纸浆的命运,还让一代人的青春细节免于湮没无闻。

济南毛巾总厂在公私合营时是由哪些小作坊小业主组成的,他们当时的规模和资本情况如何?在该厂已经荣耀不再的今天,或许没几个人关心。但对这些人的后人而言,这是他们家族创业史的一部分;对济南而言,这是城市工商业史的一部分。雍坚在旧书市场上,淘到了济南毛巾总厂的原始档案,正好将这一部分弥补。

驻济高校的教师在文革期间遭遇了什么?雍坚淘的一份文件称,山师安作璋在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没有提人民群众的作用;另一位教师因病在家未发表任何不利的言论,而某某阶段是否发布不利的言论待查。

《老残游记》中,黑妞白妞说唱山东梨花大鼓可谓尽人皆知。黑白妞的再传弟子谢大玉先生不识字,但能熟记180多个唱段。济南曲艺团编导徐志刚曾逐字记录下来,准备出版。但文革期间,这样珍贵的文稿遗失了。机缘巧合下,雍坚淘到了《皮袄记》《吕蒙正赶斋》《胡迪骂闫》三部戏的大鼓底稿,并表示可以提供给艺人来复活这几部戏。谢大玉先生的关门弟子、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东大鼓代表传承人左玉华老师辗转联系到了雍坚,看到了底稿激动万分。雍坚甚至乐观地估计,也许其他的戏还在哪个角落里等待我们的发现。若果,这就不限于雍坚和艺人失而复得的狂喜啦,而是一个剧种的劫后余生。

雍坚是从2003年开始从旧书摊上搜集济南地方文献的。很多周末,雍坚走在那些熟悉的旧书摊贩中,从旧书籍、旧照片中淘出一个又一个旧济南细节,慢慢地修补着几代人的生活与文化记忆。他先后把《济南市卫生志资料》(全10辑)、《济南市园林志资料汇编》(全9辑)等数十种行业志资料一本本“捞”出来,凑成全套。他淘到的书中,有不少是省图、市图馆藏目录中找不到的。如《济南市石油商业志》《济南电业志》《济南饮食行业志》《济南化工商业志》等等。

在雍坚的书房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清末地图,老城区上某处赫然写着“大清银行”。在这样的地图前,翻阅着从旧书市场淘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细节,一个“‘老济南”渐渐肌理清晰、情绪饱满。

隐身的济南民居“经传”

《济南图记》是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多卷本济南老照片图集。雍坚参与编著的360张图片中,有1942年德国人琳达·莫理循拍摄的曲水亭街居民依水洗涮的日常,有20世纪20年代日文明信片记录的济南路边摊风情……一幅在路边收集退出流通旧铜钱的场景,让我们很容易地联想到如今街头的票证收购摊点。一张摄于1942年的坐着木盆在大明湖上卖莲蓬的青年照片,让我们想起了这个景区湖田的前身。一张摄于1958年的大明湖市民溜冰图则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记忆。上世纪40年代,济南的新婚小媳妇怎么回娘家,一张骑驴的照片给了我们答案。

这些照片,捡拾起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济南。而编著这样的图记,则是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给后人拼起一个活生生的《济南府上“河”图》。

在《考证济南》一书中,雍坚做的多是与“取”相反的“舍”的工作。千佛山上有棵槐树大名鼎鼎,常被介绍为“秦琼拴马槐”。雍坚从《历乘》(1633)上查到,此地原为曾巩庙,后被误为秦琼庙。他判断这槐树与秦琼并无干系。而我们熟知的舜井街的舜井,在他的撰述中,也并非郦道元时代的舜井。这些考证比较烧脑,也饶有趣味。

2017年,雍坚出版《济南城记——一个记者眼中的济南城市变迁》一书。这是他作为记者关注济南旧城风貌及变迁十余年的集大成之作。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再见到十几年前美得令人热泪盈眶的泉城路、高都司巷、县西巷、卫巷……从《高都司巷倏然而去》到《县西巷,别时容易见时难》等题目中,本书的调性可见一二。有人说,《济南城记》其实是一本《济南“拆”城记》。该书刊发了一张雍坚在高大的山陕会馆碑刻现场的照片。1.88米的作者在高大的石碑前备显矮小。而这本书在记录往昔美丽的同时,也记录了很多矮小。比如,我们对不可移动文物平移他处才能进行保护还“翘首期待”。比如,在高都司巷拆迁之际,一位力倡弘扬济南名士文化的著名学者曾撰文称:“有什么不能拆的,这里没有什么古建筑可保护……这些老宅子根本不适合人住。”

20年不到,被拆掉同时期的遗存已经成为了市级、省级文保单位。20年不到,很多美丽的建筑只能从这样的图书中重温。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姜波认为:上百座隐身的济南民居在这本书中有了“经传”,上百位普通的老济南人在这本书中留下了声音。

对当时济南和社会情绪的记录,需要作者坚强的神经和巨大的消化能力。哲学专业背景的雍坚常用庄子的话自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雍坚

雍坚自2000年入职生活日报以来,长期负责济南文化新闻的报道,曾采写出《旧军门巷发现巡抚故宅》《清代山陕会馆惊现“档案”》等数十篇独家新闻,是省城媒体圈内颇有声望的专家型记者。2007年,雍坚主创《生活日报·老济南》专刊,对济南方方面面的历史文化、市井民俗进行系统报道,被读者誉为可读可藏的“报中报”。工作之余,他在济南文史研究和文献收藏方面成就斐然,2008年被聘为最年轻的政协济南市文史委特邀委员,2012年荣获“济南市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称号。近年来雍坚先后主编《清代济南》《民国济南》《历下影像》等书,参编《济南文化通览》《济南泉水志》等十余部地方文史图书。正是历经十多年采访、调查和研究老济南,他才最终完成《济南城记》一书的撰写。

济南记忆

□雍坚

济南文史_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_济南文史课

▲雍坚,济南文史研究和文献收藏学者。

《济南城记》是济南近现代历史文化变迁的精彩回放,是老济南风貌的真实再现,是抢救、保护泉城文化遗产的倾情呐喊。——马来平(山东大学教授、山东省政府参事)

读《济南城记》,就像读这座城市一样,掩卷会有一声叹息,十分意外,百般惊喜;读《济南城记》,展卷就会发现这座城市曾经的千样华姿,万种风情,满城故事。——张继平(济南民俗学家)

与一些研究济南历史文化的学者有所不同,雍坚非济南土生土长,但他却跑遍了济南的长街短巷,以其敏锐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去记录和追忆济南的过往,憧憬着美好未来。这部《济南城记》,便是他这些年心血的结晶和热爱济南最真实的佐证!——牛国栋(山东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

2009年某月某日晚,济南佛山路小城故事饭店,我,朋友姜波,还有一位对建筑颇感兴趣的外地朋友在一起小坐。当时,经八纬一正在拆迁中,姜波所在的山东建筑大学正在对该片区的一处民国建筑进行远程平移,而我所供职的媒体也正在对此进行重磅报道。我们的话题便从济南拆迁说起。

“生活在你们济南真好,不仅能看到历史建筑的外形,还能看到它们的内部结构。”外地朋友非常“羡慕”地对我们说。

外地朋友说得没错。由于加快了“棚户区”的改造进程,济南近年来有成片的老街区被拆迁改造,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的檩、椽、梁、柱、础及墙体填充物在拆除中暴露无遗。

可他的说法却深深地“刺激”了我。

我说:“我们现在暂时是幸运的,可我们的后代却永远没有了这份眼福。将来他们中如果有人喜爱济南的老房子,恐怕只能通过历史图片去揣摩其内部结构了。”

我不是一个喝着泉水长大的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和坊间很多喜爱济南历史建筑的朋友一样,喜爱,似乎没有充足的理由。

如果非要从历史寻找缘由的话,早在民国元年(1912年),我的大老爷爷(曾祖父之兄)就来济南创业了,他在济南萃卖场开办的式燕番菜馆曾经赫赫有名,是中国人在济南所创办的第一家有名的大型西餐馆。后来,我的祖父是在济南读的小学;再后来,我的父亲是在济南读的中专。他们虽然没有在济南定居工作,却让我早早便对济南产生了朦胧的憧憬。

1990年,我如愿以偿来到济南读书。从专科、专升本到研究生,其间虽然短暂工作,对济南的了解也不过限于“三大名胜”“四大泉群”和“齐烟九点”。

2000年6月我应聘到生活日报工作,翌年逐步转向对文化新闻的关注。那一年,正值老城主街泉城路拓宽改造。

先是因为职业的便利,我对隐藏在老街旧巷中的深宅大院有了一次次的近距离了解;继而因为这种近距离了解,我对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深的热爱;最后因为这种深深的热爱,我也对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在改造中的某些做法感到隐隐的困惑:

为何我们要拆掉一条具有五六百年历史的老街,来建一个并不稀缺的超市?为何要拆掉一个原汁原味的历史建筑,而“比着葫芦画瓢”再做一个复制品来顶替?为何动辄夸口“济南名士多”,却把与名人相关的历史建筑动辄就去掉?

因保护平遥、周庄而广为人知的建筑学家阮仪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愤然写道:“上海受保护的历史街区和建筑少得可怜,仅有632处。伦敦比上海小多了,伦敦是1万处!英格兰60万处!日本100万处!”

与阮仪三先生所感慨的上海相比,济南同样尴尬。大济南(含各县市区)的总面积比大上海还要大,辖区内受保护的各类历史建筑之和(省级历史优秀建筑+国家、省、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保护文物中的历史建筑)仅为上海的一半左右。

1992年7月,被誉为“远东地区”最美丽德式建筑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前,它连一个“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头衔都没有。老火车站的拆除至今想起来令很多济南人隐然心痛。2009年5月初,笔者看到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单霁翔新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关于济南老火车站的拆迁,文中这样写道:“一时间,‘中国十大野蛮工程’之首、‘这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等各种各样的愤怒与批判接踵而至,令济南人蒙羞。”

老火车站的拆除让济南人引以为耻,可引以为戒了吗?就在单霁翔的文章发表两个月后,一座与济南老火车站同龄的德式建筑又在遗憾中被拆除,它就是位于经二纬一的义利洋行……

七忠祠、九华楼、丁宝桢故居、辛铸九故居、路大荒故居、侨办大楼、准提庵、大丸洋行、中国电影院、宏济堂中号、义兴公旧址……仅新世纪以来,济南消失的历史建筑就已屈指难数。

当我隐隐约约意识到这个城市的变迁让人感到无可奈何之时,记录——用笔、用镜头来记录,便成了我唯一能做的。

于是有了这本书。

打开它,你能看到,新世纪以来业已或即将消失的济南20个街巷片区的数百张老房子的原始照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任何文物保护级别的坊间民居;

打开它,你还能听到,数百位业已或即将搬离老街区的老济南人的“口述历史”,其中,绝大多数内容是正史未曾述及的民间记忆。

严格地说,这不是一本当下阅读的书。也不是一本游记抑或建筑学报告,它是一个记者对老济南变迁的真实记录和切实反思——

只希望/多少年以后/那些在楼房中长大的孩子/能够从这本书/看到昔日的祖宅/听到长辈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也希望/多少年以后/那些有兴趣研济南文化的人/能够从这本书/品出历史的底蕴/拼出文化的碎片/释解对昨天的好奇

在整理这本书的文稿和图片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借用多年以前的一首老歌——“把情感收藏起来,让回忆留下空白,忘了曾经拥有的过去,永远永远不再说爱……”

为了相见的告别,为了回忆的收藏,正是写作此书的初衷。

济南文史课_济南文史_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

▲《济南城记》,雍坚著,98.00元,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济南城记》一书积记者雍坚十余年采访、调查之功,从一个记者亲历的角度,对泉城路、宽厚所街、馆驿街、官扎营、三大槐树等20个济南老街区的旧巷古宅、人文掌故、民俗风物和拆迁改造加以真实记录和切实反思。书中所配400余张照片多数已成绝版,颇能勾起当代济南人的城市乡愁。

《济南城记》全书20万字,400余张照片。该书共分20章,每章分“再回首”“老房子”“余之音”三节,分别记述了泉城路、高都司巷、旧军门巷、县西巷、卫巷、省府前街、宽厚所街、大明湖、老东门、普利街、南新街上新街、顺河街、馆驿街、魏家庄、五里沟、经一路、经八纬一、官扎营、宝华街、三大槐树等20个街(片)区的风貌变迁,是回望老济南和研究济南当代城市变迁的一部力作。

《济南城记》一书的突出特点有四:一是细节上能体现济南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街一巷的历史沿革考证细致,一门一户的风貌记录原汁原味。二是图片视觉冲击力强,400多张绝版照片经全彩印刷,不由自主勾起济南人的城市乡愁。三是草根声音丰富,字里行间有数百位济南人的“口述历史”。四是隐含文化自觉和文化反思,为研究和思考当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典型文本。

(王僖)

济南文史_济南文史课_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

济南文史课_济南文史_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

齐鲁周刊 邀您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进入小程序畅快阅读

上一篇: “文史哲阅读馆”在济南历城文博中心正式开馆
下一篇: 针对大学生就业六个“错配”,这份报告给出了三条建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