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炎黄文化会会长丁凤英讲话。华仁 摄
新华网湖北频道5月18日电(记者 方政军)董必武高度评价的湖北省方志学家王葆心学术研讨会5月17日在鄂东罗田县举行。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政协湖北省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湖北省博物馆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王葆心家属百余人云聚山城,共同探讨先生的重要贡献。
王葆心(1867-1944)字季芗,号晦堂,生于湖北罗田大河岸古楼冲的一户耕读之家。他曾在武昌两湖书院深造,民国时期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武昌师范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其间兼任湖北国学馆馆长、湖北通志馆筹备处主任、《湖北通志》总纂。清光绪十六年(1890)起,他先后受聘为潜江传经书院和黄梅调梅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院长。 光绪33年举贡考试名列第一,不久,调往京都就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馆编纂,后就任学部主事,并被礼部聘为礼学馆纂修。其间,因为目击清政府腐败,外侮凌逼,发愤撰《宋季淮西六寨纪事》和《圻黄四十八寨纪事》(后增订为《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搜遗辑铁,将宋明末季楚东人民不畏强暴和抗拒侵略的壮烈故事,整理成为眉目清楚和情节生动的史著,用以补正史缺失、宣扬民族气节、鼓舞人民抵御外侮。民国元年(1912)担任湖南省官书报局总纂,继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民国十一年南旋,就任湖北国学馆馆长和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武汉大学教授。民国二十一年,及就任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广搜博览全国志书达1400余卷,把将所载内容同有关历史地理资料查对考证,辨抄袭和证谬误、审体例、寻因革,找出其中融会贯通的脉络和体例变革的原因和切实可行的经验,撰写为《方志学发微》一书。成书前,他先撰写《重修湖北通志条本》问世,为当时修湖北志方案。民国二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间,因为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平津危急、为抢修湖北通志所需材料,王葆心曾二次北上,在北平选抄材料时,“七 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他携带手抄稿,备历艰辛、间道返汉。民国三十三年,为了进一步了解宋朝末季楚东义民抗暴保乡用兵之地理形势,王葆心抱病前往天堂寨实地考察。因过度劳累,归家半个月后与世长辞,时年77岁。
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湖北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等单位的专家一致认为,王葆心治学严谨,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对经学、史学、文学、教育学均有研究,晚年于方志一门致力尤勤,遗著达170余种。据了解,王葆心已刊有《虞初文志》、《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续汉口丛谈》、《重修湖北通志条仪》、《历朝经学变迁史》《经学研究前后编》、《中国教育史》、《古文辞通义》等20余种。未刊者有《方志学发微》、《增补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天完志略》、《江汉献征录》、《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100余种。
此间专家评论,检视王公葆心先生之一生,对其总体印象可以用12个字概括,那就是:读书、教书、著书;爱国、爱乡、爱民。
建国后,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多次指示有关方面搜集、保存、整理和出版王葆心的遗著,并亲笔题写“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联以表墓门、湖北省文史研究馆为其撰文立碑纪念。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正强、石山、方政军,政协湖北省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袁顺桃,《王葆心传》作者叶贤恩,武汉大学教授余品绶及黄冈市、罗田县委、县政府、县政协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丁凤英等湖北省老领导和王葆心的孙女王季燕等17日专程为其墓碑敬献了花篮。
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学术研讨会会场一角。陈涛 摄
王葆心孙女王季燕代表后裔向祖父敬献花篮。华仁 摄
位于罗田县大河岸的王葆心墓碑上镌刻着董必武先生的亲笔碑联,“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
新华社记者 方政军 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