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震
在我看来,秦人精神不应该是指秦国、秦朝时期的、狭义上的“秦人”之精神,更不是指秦朝统治者的精神,而应该是指在这块被称为“秦”的土地上生息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成并传承下来的那种人文精神。尽管这块土地并不是在所有的历史时期都被叫做“秦”,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今天,它叫“陕西”,但无论在哪段历史时期,是在秦国,还是秦国后,或用哪一种称谓,这块土地还是这块土地,在本文中我们就称其为“秦地”。在这个意义上说,本文讨论的“秦人精神”不是指“秦国人”或“秦朝人”的精神,而是指“秦地人”的精神,是指在秦地艰难生存、不息奋斗着的人们——秦人的人文精神。
而秦地,则是孕育了中华民族,并一再将中华文明推向鼎盛的一块土地。从华胥、炎黄二帝,到周部落和周王朝,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延安时期,秦人一次又一次地推动中华民族从无到有,从蛮荒走向文明,从衰落走向鼎盛。
一、“秦人精神”的历史溯源
据多种史料记载,秦地孕育了中华民族。《春秋世谱》记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后又有“华胥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之说。而华胥部落就生息于秦地,今蓝田县华胥镇一带。中华民族谓之华夏民族,即源自华胥。从华胥到炎黄二帝,从炎黄二帝到周部落和周王朝,这块土地上最重要的人文精神有三:
第一、敬德保民的仁德精神。从炎黄二帝到周部、到周王朝,这块土地上的先贤们留下的所有故事,本质上都是在讲述仁德的,这种仁德主要是指爱民、保民、为民。以至周王朝建立后,以仁德立国,明确以“敬德保民”为治国宗旨。这种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在数百年后被孔子概括为“仁”,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的奋斗精神。秦地地处内陆,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华夏民族从诞生起,就是一个靠天吃饭、地里刨食的民族。加之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险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秦人生来便有着吃苦耐劳、勤勉踏实、发奋图强的精神。因此,奋斗精神成秦人精神的根本。
第三、维新思变的创新精神。中华民族在秦地演绎了全人类最伟大的创新精神,炎帝创医学,黄帝制衣冠、建舟车、造房屋、制音律、制历法、作《黄帝内经》,一切从无到有,建章立制,开创了华夏文明;《诗·大雅·文王》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西周王朝的维新思变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思想文化,创造了以《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周易》为内核的礼乐文明。由此可证,秦人之创新精神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复兴,打开了国际视野,形成了共赴国难的家国情怀和雄浑正大的民族性格。汉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物质的丰富、疆域的扩大、国体的稳定、文化的多元、思想的成熟,使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呈现出雄浑正大的气象。及至大唐,老秦人早已看遍了兴衰,也见过了绚烂,秦人精神在已有的精神谱系中,又增加了开放和包容。老秦人的精神海纳百川,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文明。唐以后,宋明以来的关学是秦人精神和农耕文化,与儒家经典,与中华民族自中古以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次融合和凝聚,不仅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河,而且开启了儒家思想史上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秦地人再一次以自己的仁厚、朴实、开放、包容的精神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仁人志士,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二、“秦人精神”的凝聚、命名与阐释
依据以上按秦地人的精神,而非秦国人或秦朝人的精神,所进行的扼要的历史梳理,并综合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秦人精神,本人认为“秦人精神”应该被凝聚为以下四句话:仁厚诚朴,宽容大度;勤劳尚勇,奋发图强;笃行致远,惟实励新;家国一体,心怀天下。
1、仁厚诚朴,宽容大度——品性
仁厚诚朴,宽容大度,此八字每个字均可独立释义。仁,即仁爱;厚,即厚道;诚,即真诚;朴,即朴实;宽,即心底宽厚,视野宽广;容,即包容,海纳百川;大,即有大格局、大境界;度,即气度、风度、宽厚度。而将八字组合,则可综合表明秦人延续数千年的仁德传统、大爱精神和宽厚包容气度。
2、勤劳尚勇,奋发图强——行为
秦地是农耕文明的始源地,秦人的生存主要靠辛劳耕种来延续。同时,秦地地处内陆,地理、自然、气候等环境条件艰险,生存不易,加之需长期抵御外辱,连年征战,孕育了秦人崇尚勇力,奋发图强的精神。周部落奋力伐纣,以弱胜强;西陲秦国,靠耕战自强,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之气概统一天下;延安时期,党中央、毛泽东在秦地再一次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大生产”支撑“大决战”,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3、笃行致远,惟实励新——魄力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一语,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儒行》。此语是对儒家言行和思想的概括,用于秦人精神十分恰当。“笃行致远,惟实励新”,意即:以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精神去实现远大的目标;用求真务实,励志进取的精神去开拓创新。此意能够准确概括秦人在艰难困苦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历史事实,特别符合关学经世致用、注重实践的思想,更符合在秦地上历朝历代走出的锐意改革和创新的大量实践。
4、家国一体,心怀天下——境界
历史上以耕战起家的秦人,有着深厚的家国一体意识和家国情怀:没有国就没有家,国是大家,只有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因此,每个人只有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公,才能保证家国安康,进而才会有个人的幸福。这便是秦人的天下观。
以这四句话来概括秦人精神,或许还有遗漏,但秦人精神的主要内涵——品性、行为、魄力、境界——已在其中。
三、“秦人精神”的当代意义
从历史事实和生成逻辑来看,秦人精神中带着民族的本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和概括。因为无论是中华民族的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历程,还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再度崛起和伟大复兴,大都是在秦地完成的,或者与秦地密切相关,如周、秦、汉、唐,如延安时期。因此,从本质上说,秦人精神就是在中华民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演变和发展中生成的。
我们今天重提秦人精神,不仅仅是要回顾和总结过去,更重要的是为了开创未来。今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要走向复兴、走向现代化,就需要来自中华民族自身的内在精神动力来推动。秦人精神正是来自中华民族自身的内在精神动力。
时代在飞速发展、物质在快速增长、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文化在丰富多彩,国际环境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仁厚诚朴,宽容大度;勤劳尚勇,奋发图强;笃行致远,惟实励新;家国一体,心怀天下”的秦人精神,以其恒久的历史经验、深厚的文化逻辑,必将与时代的各种变量组合为一种全新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作者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