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具有学校特色、长春气质、中国灵魂、世界水平的文化高中。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科思维特征及态度,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学科课程目标、教育理想、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维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并发掘这些要素的内涵,并把这些要素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长春市十一高中在“供需平衡,教学一致”教学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学科核心素养主题教研活动。在第一次“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2019年高考试题分析”、第二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2019年12月10日历史学科进行了第三次主题教研活动,内容是: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
主讲教师
侯星丽
侯星丽老师主讲的内容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探索。分为五个部分: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过程、以多元评价为原则、现教材的教学启示。
第一部分:
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例如:必修课程中“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一学习专题,对于“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的学习内容,如果在教学目标中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就显得过于简单、空泛,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指向也不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不强。此外,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目标可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及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向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成,并可以测试。
第二部分:
围绕核心素养培养,
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1)把握学习专题中的关键问题。对学习专题的内容梳理,明确涉及的范围和重要的历史事件,概括和确定该专题中的关键问题,并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起联系,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2)确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在分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提炼出来。尤其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包含的史事多,所以更要突出核心要点,通过重点内容的突破,带动整体内容的教学。
(3)设计新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一是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整合,即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进行认识。例如,可将必修课程中国史的“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与世界史的“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整合在一起,使中外历史上早期人类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新的学习主题,既能使教学内容更为集约,又有助于学生在人类起源的大视野下进行学习。二是凸显历史纵向联系的整合,即对历史发展中有前后关联的内容加以梳理,将分散在各专题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学习主题,或设计出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必修课程中国史的教学基本完成后,可以将中国疆域的发展整合为一个探究的主题,设计综合探究的教学活动。
第三部分:
树立指向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1)创设历史情境。例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其中,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工人运动与当代工人阶级生存情况有直接的关系。设计时可以选取有关的文字和图片材料,使学生感受当时工厂制度下工人所面临的恶劣情况,如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工资低及资本家大量雇佣童工和女工等。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工人为什么要开展反抗活动,进而引出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必要。
(2)以问题为引领。例如:“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这一专题,有关冷战的典型史实有很多,诸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通过:什么是冷战?为什么在二战结束后会出现冷战的局面?冷战的特征是什么?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冷战的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些问题构成了贯彻教学过程的逻辑层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除了教师设计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学生提出疑问,在课堂上结合疑问设计教学内容。
(3)史料研习。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学生探究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史料来解释历史。作为教师面临四点挑战:一是明确运用史料的目的;二是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三是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四是如何根据史料的运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四部分: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检验。
课程改革强调的评价不再只是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历史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包括小论文、演讲、辩论等。
第五部分:
对现行教材的教学启示。
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和结论,有时很难引起学生的认同和共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再现”历史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例如:在现行人教版必修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为直观清晰地认识“封邦建国”和“宗法制”等抽象的历史概念,可以提供材料“关于周武王灭商之后的问策故事”,让学生分析材料中太公、召公和周公提出的对策,体会周武王为何最终选择了周公“顺势无为”的建议。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校长杨天笑、教学校长辛万香及历史教研组的全体教师。
活动由历史组教研组长赵玮彬老师主持,赵玮彬老师指出:新教材更多体现国家意志,结合初中统编教材,在初高中衔接的基础上进行授课;根据省、市教研员的要求学习新课改理论,积极应对新课改。
活动最后,杨天笑校长对历史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做出了理论概念上的指引与实践操作上的点拨。
杨校长强调:新的《课程标准》体现国家意志,历史课堂教学要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国家观、民族观、海洋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发展观、创新观等。课程内容要重点体现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98年建党史、70年建国史、40年改革开放发展史。能力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对学生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课堂教学过程要注意情境化、问题化、过程化。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要在教学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在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过程组织等环节都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
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创全面发展之优 示个性发展之范
奠自主发展之基 铸多样发展之态
撰文:侯星丽
摄影:历史教研组、王晓龙
审阅:辛万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