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潮汕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 文献资源 文献利用

潮汕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 文献资源 文献利用

潮汕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 文献资源 文献利用我们把潮汕地区的地方文献称为潮汕文献。潮汕地区是指由于历史文化渊源形成的以潮州话为基本方言的区域,包括广东省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等。潮汕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

我们把潮汕地区的地方文献称为潮汕文献。潮汕地区是指由于历史文化渊源形成的以潮州话为基本方言的区域,包括广东省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等。潮汕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文献资料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存世的潮汕文献大约有六、七千种。从文献的内容范围来看,既有潮汕历史文化史籍,又有大量的潮人著作,以及外地名人留下的与潮汕有关的资料;从文献的载体类型来看,潮汕文献中有海内外正式出版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还包括大量的内部资料、以及散布民间的族谱、歌册等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把潮汕文献界定在以下8个方面: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_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

(1)古今潮人公开或内部出版的各种著作;

(2)外地官吏、名人莅潮任职、研究时有关潮汕的著述;

(3)潮汕各地方志、乡土读物,潮汕各姓氏族谱、年谱,家庙、宗祠等的记述性文献,以及地图、图谱等;

(4)近现代潮汕各地创办出版的报纸、杂志;

(5)潮汕各市县有关单位出版的各类内部资料;

(6)其他有关潮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记述;

(7)港、澳、台及海外的潮人潮团出版的书刊及侨史资料;

(8)有关潮汕地区的缩微出版物、音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_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

1 潮汕文献的分布

潮汕文献是潮汕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它的分布体现了潮汕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1.1 潮汕文献的历史分布,体现了潮汕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秦朝统一岭南以后,大批中原人南迁,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融合,是潮汕文化孕育和形成的开端;韩愈贬潮,推动了潮汕文化的发展,至宋明清时逐渐演进成熟,以其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保存、延续至今。潮汕文献记录和旁证了潮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史。有记述的潮汕文献始于唐代,唐宋时期可考证的潮汕文献约四、五十种,因为当时受中原文化传入的影响,潮汕文化带着儒家文化的内涵,潮汕文献也是以佛教文化典籍为多,但多已散佚;明清时期的潮汕文献约有八、九百种,遍及诗文、经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史学等诸学科,如翁万达、丁日昌等名士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可见当时潮汕人文之鼎盛;近现代,潮汕文献以浓厚的潮汕文化底蕴,兼收并蓄了大量的中、西文化精华,著作丰盛,约占潮汕文献的60%是分布在这段时期,尤以哲学社会科学、文史、文学艺术作品为丰。这种与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一致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体现了贯穿于潮汕文化发展始终的开放意识和进取精神。

1.2 潮汕文献的地域散布,体现了潮汕文化的特质

潮人文化心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潮人的顽强适应力、创业精神和乡土情结。目前约有一千万潮人散布于全球各地,尤以东南亚为多,他们靠勤奋节俭和聪明才智,不仅创造了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而且留下一笔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潮汕文献也由之呈现出地域分布广泛的特点。可以说,有潮音的地方,就有潮汕文献,也可以说,潮汕文献是广大潮人漂零四海、艰辛创业的见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收藏的海外潮人著作有近百种,其中以文学作品为多,关于潮汕文化的著作也有10余种;而据了解,目前活跃在海外的潮人作家有500多人。同时,由于广大潮人独特的凝聚力和爱国爱乡传统,成立了许多潮人社团,最早的如明末清初的苏州潮汕会馆,最多的一地如仅泰国曼谷就有180多个[1]。海外潮人潮团编辑出版的潮学研究刊物约有数十种,为潮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贡献。此外,由于潮人的海外散布,以往来于潮侨间的书信为主体的侨批文献,成了珍贵的历史史料,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1.3 潮汕文献的学科分布,体现了潮汕文化的地方特色

潮汕文化以其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闻名于世,如潮汕方言、富有地方格调的潮剧、潮乐、潮艺等等。从潮汕文献的学科分布中可以清楚看到这些地方文化特色的踪迹,潮汕文献中的90%以上都是社会科学作品。据林伦伦的《潮汕方言研究文献要目》收辑,至1993年正式出现的潮汕方言研究著作有45种,省市以上报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30多篇[2];潮剧是全国十大剧种之一,经发掘整理的剧目有1300多个,编入《潮剧剧目纲要》的有885个[3];潮州书画艺术与潮州工艺产品紧密结合,发展很快,《潮汕历代书画录·潮州市卷》收有潮籍书法家、绘画家、篆刻家308家,作品547幅[4]。潮汕文献中的乡土文艺作品也有相当的比例,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部分就是潮州歌册,潮州歌册是潮汕地区最流行的民间说唱文艺作品,最早刊行于同治年间,刻印有2000余册,多于文革时期被毁,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还收藏有潮州歌册115部288册[5]。

乡土观念也是潮汕文化的主体特征之一。近年来,潮汕地区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

了一股修志热潮,相继成立了编志机构,目前已编成各种专志300种,乡镇志50余种[6],并于1994年出版了一部《潮汕百科全书》,而建国以来出版的有关潮汕史学著作达90余种,论文1300多篇。所以说,潮汕文献亦如潮汕文化,具有浓烈而独特的地方特色。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_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

1.4 潮汕文献的类型分布,反映了潮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潮汕的第一份报纸始于1902年杨季岳创办的《岭东日报》,至解放前,潮汕各地公开出版的报纸有二、三十家之多[7],这与当时的“百载商埠”称号是相称的。改革开放以来,潮汕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种报刊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目前仅汕头市就有公开出版的报刊16家,内部出版物100多家。在图书出版方面,1994年成立的汕头大学出版社,是潮汕地区第一家图书出版社,以其良好的出版质量,已迅速成为潮汕文献重要的出版阵地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潮汕文献的载体类型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有了一定数量的音像制品。韩江影视公司成立以来共摄制了150集影视片,其1990年拍摄的电视剧《白色疑案》是汕头市自拍的第一部电视剧;汕头海洋音像出版社已出版原声带510个编号,密纹唱片33个编号,激光唱片14个编号,录像节目29个编号。汕头市先后两届举行潮语卡拉OK创作演唱比赛,都推出了一批潮语卡拉OK录音录像带;1996年汕头电视台也开拍了该台历史上的第一部电视剧《再会有情天》等等。

2 潮汕文献的收集

长期以来,有关单位一直在积极开展潮汕文献收集工作,目前已初具规模。省、市以及高校等各级图书馆、地方文化研究机构齐头并进,推动了潮汕文献收集工作的开展,目前省内已有潮汕文献收藏机构30多家。

(1)领导重视,潮人支持。

潮汕各级领导历来十分重视潮汕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1992年8月,汕头市政府成立了汕头市潮汕文献委员会,负责潮汕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1994年4月28日,中共汕头市委办公室和汕头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出了《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对潮汕文献的征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部署。揭阳市筹备成立了揭阳市潮汕历史文化资料征集小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潮汕文献的征集工作。潮州市黄福永书记也曾对潮汕文献的征集工作作出过具体批示。

同时,广大潮人,包括海外潮人社团及个人,对潮汕文献的征集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大力推动了潮汕文献征集工作的开展。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刘峰先生先后两次捐书350册,北京的薛汕把珍藏多年的潮州歌册116部336册也捐给了家乡,著名潮籍作家秦牧同志逝世后,其夫人紫风女士向

澄海市图书馆捐赠了600多册图书,其中大部分还是秦老及夫人的亲笔签名本。

(2)收集方式灵活多样。

汕头市图书馆从1985年开始将散布于各地的潮汕文献集中起来,设立“潮汕文献专柜”,编制馆藏潮汕文献目录,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同时根据潮汕文献出版动态,对各区、县有关部门单位出版的资料,派出工作人员上门索取。为满足汕头市修志人员的需要,该馆还到省中山图书馆复印了《潮梅现象》、《广东经济年鉴》汕头部分等文献。1994年汕头市委市政府发文将汕头市图书馆确定为潮汕文献的收藏单位以后,该馆抓住机会,利用《汕头特区晚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馆编《汕头图书馆通讯》、宣传栏等途径积极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得到了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响应,纷纷寄来或亲自来馆捐赠作品,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潮汕文献的入藏。据统计,1985年以来,汕头市图书馆共征集到潮汕文献3000多册,其中有不少是难得的珍本,如温廷敬编辑的《潮汕诗萃》、《潮汕文萃》等。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1995年4月设立了“潮汕历史文化资料征集委员会”,聘请潮汕各市县有关人员、热心文献事业的海内外人士、专家、学者参与征集工作,截止今年初,已征集到潮汕历史文化书刊1万余册,侨批封6200件。该中心还在两年一届的“潮学奖”评奖中,增设资料奖,对在潮汕文献征集工作做了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

澄海市图书馆在1991年通过对海内外澄籍人士著作进行的全面调查,掌握了文献资源分布以后,广泛发动宣传,向海内外澄籍作家、学者发出“征集文稿启事”,并对国内的作家、学者采用上门拜访征集形式,同年就收集到澄籍作家作品400多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_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_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

3 潮汕文献的整理

在加紧进行潮汕文献的收集工作的同时,各有关机构也都在大力加强潮汕文献的整理和开发工作,在整理出版、编制联合目录、建设数据库等方面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1)整理出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后,积极开展潮学研究、传播工作,努力建设潮汕文库、潮汕历史文化资料库和潮汕文化名人档案库。并与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三套潮汕文献整理出版丛书,即《潮汕文库》:组织出版一批潮汕历史文献典籍的整理本和部分基础性学术专著;《潮汕历史文化丛书》:组织山版一批专题论著、论文集和资料汇编;《潮汕历史文化小丛书》:组织出版一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普及读物。目前已有《潮州艺文志》、《潮汕方言熟语辞典》等近十部重要著作相继出版,为系统地积累潮汕历史文化资料,顺利开展有关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编制联合目录。1994年6月,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汕头图书馆学会联合编辑出版了一部潮汕文献知见目录《潮汕文献书目》,该书是唐宋以来潮汕地区的一部最重要的地方文献,它收录了潮籍作者1571多人的3766种著作,以及各界人

士2850多种潮汕研究文献,体例完整,索引齐全,为潮汕文献的开发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

(3)建设数据库。汕头市图书馆自1994年10月开通文化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以来,一直积极筹备开展潮汕文献的计算机管理工作。1995年9月,该馆开始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建设潮汕文献数据库,目前已录入汕头市图书馆馆藏潮汕文献书目数据1500多条。该数据库数据齐全,著录完整,不仅为每条潮汕文献书目数据逐一标注了主题词、作者介绍,还专门聘请退休教师为所有的馆藏潮汕文献撰写了内容提要。读者可以从书名、责任者、出版者、分类、主题词等多种途径对潮汕文献书目进行组配检索,快捷而全面地获取潮汕文献资料,从而为潮汕文献的研究和利用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同时也为以后与其他图书馆联网,实现潮汕文献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潮汕文献的利用

潮汕文献在地方文化研究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潮汕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是潮汕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它有利于增强潮汕的整体观念,促进潮汕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海内外潮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还有利于弘扬潮汕优秀的历史文化,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爱国爱乡教育,是一项促进潮汕两个文明建设和造福子孙万代的重要“文化工程”。事实证明,潮汕文献在促进地方文化研究和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有150多个单位的修志人员到汕头市图书馆“潮汕文献专柜”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已出版的如《财政志》、《农业志》、《工业志》、《环卫志》、《卫生志》、《物价志》等曾在汕头图书馆馆藏潮汕文献中获取了大量宝贵资料。1994年,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应中央党史研究之约,撰写一篇有关“改革开放在汕头”的文章,其中一大批有关本市在改革开放中各方面发展情况的资料,也都是在汕头图书馆馆藏潮汕文献中查获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潮汕文献的资料宝库作用。

潮汕文献对地方经济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领导机关、科研人员需要对地方经济史料进行分析研究;企事业单位需要企业与产品的资料扩展业务等等,都是潮汕文献发挥作用的用武之地。今年10月,汕头市龙兴公司与丹麦外商洽谈陶瓷合资项目,需要有关潮汕陶瓷史料作可行性报告,汕头市图书馆及时为他们提供了有关资料,内容包括潮汕陶瓷的历史、工艺、发展等诸多方面,为双方合作成功作出了贡献。为配合汕头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课题“明清以来韩江流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汕头市图书馆及时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翔实而富有参考价值的潮汕文献资料,从一个侧面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

但是,潮汕文献的利用也存在着缺陷。潮汕文献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各图书馆、地方文化研究机构为潮汕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潮汕文献的总体利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据统计,目前潮汕文献的利用率在10%左右,其中政治经济法律类为5-6%,语言、文学艺术类为8-10%,方志、史料类为15-20%,科技类为1%以下,总体偏低。

成潮汕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读者对象面的狭窄。

我们对汕头市图书馆近年来潮汕文献的部分阅览读者进行了抽样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从上述统计结果不难看出,目前潮汕文献的读者对象非常有限,文化教育界人士占到厂52%,而广大的青年阅读潮汕文献的只占到地方文献读者的10%,而据了解,相似的情况在其他潮汕文献收藏机构也同样存在,从而造成了潮汕文献读者利用率不高的局限。

其次是文献收集、整理、开发工作总体上的滞后,以及资源协作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为:①由于潮汕行政区划变化,原大潮汕现已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从而影响了各单位收集潮汕文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汕头一些收藏单位有关潮州、揭阳市的潮汕文献出现了断层;②由于潮汕文献分布不均,各单位受经费、人力等关系的影响,收集工作时紧时松,不能做到持之以恒,被动接受赠送多,主动上门索取少;③由于各收藏单位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潮汕文献收藏的无序性,如普遍存在公开出版物收集多,内部书刊收集少;政府机关部门的内部报刊多;企业内部资料收集少;印刷型文献收集多,音像制品收集少等等。从而影响了馆藏潮汕文献的质量和数量。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潮汕文献资源本身存在的学科集中、文献类型单一等方面的局限。

5 创造潮汕文献工作的新局面

潮汕文献工作对广大潮汕地区,乃至粤东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以及联络乡谊、团结海外潮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二次创业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潮汕文献的建设工作,建立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以更好地为党政领导提供决策服务,为潮汕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5.1 加大宣传力度,争取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做好潮汕文献建设必要的外部条件。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各地各级党政领导都对宣传文化工作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利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潮汕文献征集、整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宣传工作力度,争取领导同志对潮汕文献建设工作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让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家喻户晓,以逐步增加投入,从人员、设备、资金等各个方面改善潮汕文献工作条件。

5.2 立足于全,加强协作,强化收集,保证潮汕文献资源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潮汕文献资源入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有效地向读者提供使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各潮汕文献收藏单位都在自己的收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进一步搞好潮汕文献的开发利用,就必须加强领导,变无序为有序。这就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一个较权威的潮汕文献收藏协调小组,负责对各单位潮汕文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情报所、汕头画院,以及有关部门的资料室等单位分工合作,形成收集网络,各自确定自己的收藏重点和地区范围,发展和形成自己的潮汕文献收藏特色。

各收藏单位应落实专人负责经常性征集工作,从事收集工作的人员应该学习有关知识,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熟悉书目知识,想方设法捕捉潮汕文献信息,掌握线索,及时收集或上门索取。只有坚持收集工作的及时性、连续性和持久性,才能保证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达到利用的目的。

在明晰重点,持之以恒的基础上,各收藏单位应该把与收藏重点和所确定的地区范围内的有关潮汕文献尽量收全,同时还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互通信息,积极开展文献交换活动,从而保证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能得到合理配置,形成收藏潮汕文献工作的网络化。

5.3 加强潮汕文献的整理、开发工作,加快潮汕文献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

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工作是潮汕文献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保证和手段。虽然各收藏单位都在为潮汕文献的整理、开发工作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文献资源管理手段的落后,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迫切需要加快潮汕文献管理的自动化建设步伐,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推动潮汕文献整理、开发工作的开展。

在此基础上,各单位还应通过分工合作,共建潮汕文献数据库中心、各参与单位分专题建设数据库,如潮汕地方法规、潮州美食文化、潮汕工艺、潮汕名人、潮汕工夫茶等;开展报刊文献资源的二次文献开发,编制各种专题目录,逐步联机联网,形成数据库整体优势,达到文献深层开发利用和资源共享之目的,同时注意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努力推动潮汕文献资源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5.4 加强潮汕文献的宣传推介和导读工作

我们不仅要收集潮汕文献、整理潮汕文献,而且要把潮汕文献中的精品和有价值的东西面向读者推出,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推介工作,使潮汕文献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培养读者的爱国爱乡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各图书馆大多对潮汕文献进行了专门收藏,这对推动潮汕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无疑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各馆都已实行分科开架借阅,读者在面临着更加广泛的文献选择范围时,容易对偏居一隅的潮汕文献失去了解,因此

有必要大力加强对潮汕文献的宣传推介和导读工作。1987年汕头市图书馆组织“知我汕头、振兴汕头”读书活动,分别在馆内三个阅览厅展阅潮汕文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2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潮汕历史文化图片展览”,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澄海市图书馆建立了“澄海之光”侨乡文献陈列室、“乡贤赠书室”,各机关、学校、社团前来观看的络绎不绝。这些宣传措施都有效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本地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的了解,对青少年进行了很好的爱国爱乡的社会主义教育,同时也激发了他们阅读潮汕历史文化史籍的兴趣,提高了潮汕文献的利用率。

5.5 推动潮汕文献走出潮汕,走出潮人潮团

目前,潮汕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在很大程度是局限于潮汕、或者稍大一点是在潮人之间,而除此之外的地域的人民不能说一无所知,但也是一知半解。潮汕文献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瑰丽的一束,不仅是潮人的,也是中华民族的,而且是全世界的,我们有责任,也应该是有能力把潮汕文化独特的魅力推现给世人的。因此,作为从根本上改变潮汕文献利用率的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大力加强潮汕文献的对外推介、宣传工作,送出去、请进来,加强与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充分利用潮汕文化的内蕴和特质,把潮汕文献推向更加灿烂和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 中山大学与潮汕之“缘”
下一篇: 经济史学家陈振汉教授讲稿(经济史的科学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