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问题:和同时代的人相比,马克思恩格斯面对的认识对象并无二致,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马恩同时代的其他人并没有创立。思考问题: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西方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但是,其哲学始终没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原因又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恩格斯1886年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时,曾把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旧哲学的研究方法做过比较:“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成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整理ppt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形而上学的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认为:“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整理ppt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正确方法是,把客观事物置于其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加以认识,把客观事物同它存在和发展的过程统一起来加以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方式的重大变革。整理ppt(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基本含义恩格斯在谈到他和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如何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说:“这样一来,黑格尔的革命方面就恢复了,同时也摆脱了那些曾经在黑格尔那里阻碍他贯彻到底的唯心主义装饰。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整理ppt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里的“过程”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离开了主体和客体的过程。世界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指事物的过程,社会的过程,然后才是思想的认识的过程。其基本含义有三个:整理ppt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1、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就物质世界来说)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的自然界。整理ppt10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恩格斯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着的人类社会:阶段性特整理ppt11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3、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认识总是时代的认识,认识具有具体性,真理也具有具体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同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整理ppt12世界是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是既是连续性的,又是非连续性,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整理ppt13(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连续性,没有后一过程对前一过程的继承,事物就不能前进;但是,仅仅有连续性,没有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间断性、飞跃,事物同样不会有前进和上升。要想深入了解事物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分析事物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整理ppt14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历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历史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样笔直又笔直。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在实践中自觉走曲折前进的道路。整理ppt15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特点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整理ppt16(一)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社会历史发展是自觉的、有计划、有意识的,是人的活动的结果。这集中表现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选择性。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选择作为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征,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整理ppt17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手段、实践方法等等。而这种选择是有条件的。(教材177-178页)整理ppt18主体选择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整理ppt19(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虽然社会历史是在人的活动中生成的,但是在人没有自觉的历史意识之前,历史就在人们生产维持自己生命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中客观形成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往往体现为人们追求自己目标的自觉选择,但其总的趋势又表现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整理ppt20第一,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的客观性。第二,人的选择受到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的制约。第三,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活动的规律要服从自然的规律。第四,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第五,历史是一个合力。
整理ppt2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合力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整理ppt22(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多样性,它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主体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决定性的排斥;另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又是在主体的选择和创造活动中实现的,由此造成了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整理ppt23整理ppt24整理ppt25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应坚持三个基本方法: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整理ppt26(一)历史主义方法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胡适)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现代人的眼光。但是,后人在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认识。不能超越历史过程和历史条件,用个人的好恶,用政治的需要,用主观的模式,去宰制、取舍、判断和塑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整理ppt27历史的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二是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真实。
不能把这两种真实对立起来。人类认识历史最终是为了认识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因此,应该透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把握历史本质和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 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 为了把握历史的规律又需要舍弃一些细节和 琐碎的事件。 整理ppt 28 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持历史主义方法还要反对历史复古主义。 历史复古主义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 是文化保守主义。其基本思想是全面复兴古代文 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以“古之道”驾驭“今之 有”,用一成不变的古代文化解决已经变化发展 了的当代实际。 不同时代有不同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只能产 生于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整理ppt 29 (二)科学预见的方法 研究社会过程不仅要认识历史,还要面向 未来,从而对未来发展过程做出科学的预见。 科学预见是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客 观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 社会事件和社会过程的预测。 坚持科学预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 定论的必然要求。 整理ppt 30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坚持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预见未来社会的基本 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重 大区别。
整理ppt 31 第一、依据历史规律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 在预见未来的问题上,科学家与预言家有着本质的 区别。历史上有过许多预言家,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规律, 却以十分热衷和痴迷的态度预见未来,结果陷入幻想和妄 想的泥潭。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科学的立场,以极其慎重的 态度对待未来社会的预见问题。他们把自己定位为科学家 而不是预言家,认为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 必须把握现实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为 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理论指导。 整理ppt 32 马克思恩格斯把握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和规律。正如列宁所说: “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 托邦(理想社会),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 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 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 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 题一样。” 整理ppt 33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一般特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还没 有成为现实,因而他们不能像后人那样可以从新 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总结新社会的特征,而只能 通过研究历史和现实来展望未来。
因此,他们当 时着力研究的是私有制社会发展最完备的形态即 资本主义社会,它是孕育着未来新社会的母体。 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从而提 出未来社会的特征。一方面,他们通过考察资本 主义社会的弊端,来从反面揭示未来新社会与资 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同的特征。 整理ppt 34 比如,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压迫, 未来新社会就没有剥削和压迫。另一方面, 他们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发展中孕育着的新社 会因素,从正面来对未来新社会的特征做出 预见。比如生产的社会化、交往的国际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当然,这些新因素在资 本主义社会中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只 有在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后才能得到真 正的发展,并成为新社会的重要特征。 整理ppt 35 马克思恩格斯在预见未来社会时,把社 会发展的基本趋向与社会生活的具体形式区 分开来,把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具体细节 区别开来,只限于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和基 本原则做出预见,而把未来社会的具体形式 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留给后人的实践去回答。 整理ppt 36 第三、反对把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当作一成 不变的教条 马克思恩格斯对预见未来社会持非常谨 慎的态度,反对人们把他们对未来社会的 看法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马克思拒绝把 “构想未来并使它适合于任何时候”当作 自己的任务。 整理ppt 37 恩格斯明确指出: “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 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 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 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 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 值。”这就启示我们,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与当今时代特 点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 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整理ppt 38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首先提出和运用这一 方法,他强调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它是从纯粹 思维出发的,而这里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 马克思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 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 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 反映。”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 一的方法。 整理ppt 39 历史的东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现实本 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 反映客观现实的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 史、哲学史、语言发展史等)。 逻辑的东西则是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 关系等等。 所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指人的思维的逻 辑进程或理论体系的逻辑行程与客观现实发展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