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徐国利王志龙内容摘要: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大陆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作了初步划分,并从五个方面

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

徐国利王志龙

内容摘要: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大陆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作了初步

划分,并从五个方面,即:一、口述史学的内涵和学科界定;二、口述史学的基本特征;三、

口述史学的主体性与客观性关系及其科学性问题;四、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五、口述史学

的功能和价值,对当代大陆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和评述。本文旨在通过这种总结性的研究,以利于推动大陆此后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

展。

关键词:新时期大陆史学界口述史学理论评述

口述史学和口述传统在东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1]然而,现代口述史学作为史学的新

领域和新方法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西方(主要是美英);口述史学因其有传统史学

所没有的许多优越性,至今仍呈强劲发展之势。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陆史学界的对外开

放,口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始被介绍进来。20多年来,中国(按:指大陆)的口述史学

理论研究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80年代以译介和初步评述西方口述史学的理论和

方法为主,[2]旨在介绍西方口述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概况,它为此后中国大陆口述史

学理论研究的开展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90年代以后在对西方口述史学理论与

方法进一步译介的同时,[3]学者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努力探索和建构中国口述史学理论与方

法方面。换言之,90年代的大陆口述史学研究摆脱了80年代"译介+述评"的单一模式,开

始走上"译述→创新→再译述→再创新……"的动态发展模式。不过,由于当代口述史学理论

主要是从西方传入的,大陆学者探索构建自身口述史学理论的研究实际是与对西方当代口述

史学理论作更深入的阐述结合在一起的。总计此20多年间发表的有关译述和研究文章约60

多篇。我认为,要推动中国大陆口述史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的实践和

理论作一全面的回顾总结。以往,有学者对当代中国口述史学作过很好的总结,[4]但还没

有专从理论角度进行系统总结和评述的。为此,本文旨在弥补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这一不足。

这里不拟对所有文章观点作全面介绍,而主要从5个方面对其中代表性观点作进行介绍和述

评。

一、口述史学的内涵和学科界定

弄清学科基本概念的内涵并给其下一科学定义,是该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史

学界对口述史学的涵义和学科界定作了多方探讨,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主要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史学的分支学科或综合性学科)。有学

者认为,口述史学是与以历史文献为研究对象的文字史学相对应的史学学科。于沛主编的《现

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说:"口述史学又称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

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5]杨

祥银则说口述史学是史学的分支学科。他说:"口述史学是运用一切手段(包括现代科学技

术手段)收集、保存和传播即将逝去的声音,然后整理成文字稿,将对这些口述史料进行研

究的历史学分支学科。"[6]杨立文说:"口述历史最基本的含意,是相对于文字资料而言,就

是收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采用口述手记的方式收集

资料,经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为文字稿。"[7]杨雁斌的《百年透视》则把口述史学视为

一新兴综合性学科。他说:"口述史学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综合性的

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较之于其他学科,其综合性质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是,将口述史学视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论)。孟庆顺的《口碑略述》说,口述史学"

就是借助现代化手段,运用人们口头流传的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曲彦斌说,

口述史学"是以同被访谈者有目的的访谈的录音、录像所记录的口述资料,作为构建或复原

历史原貌的重要史料文本的一种科学方法。……就其科学性质来讲,我认为首先是一种科学

方法论。"[8]箐舜的《口碑方法》还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口述史学方法,即,它首先是一种史

料学方法;其次,它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最后,它是一种新的历史教育方法。

三是,从方法(论)和学科属性两个层面来论述。张广智把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学科

和新方法",说:"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实际上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对某一

个特定的问题获取第一手的口述证据,然后再经过筛选与比照,进行历史研究。"[9]李小江

则明确区分了口述方法和口述史,说口述是史学研究中可以普遍使用的方法,而"典型的口

述史是让史的承担者(口述者)走到历史前台,从而扩充历史研究的空间","史学家在研究

过程中应始终处于客体的位置,在采访、收集、整理、编辑成书过程中,应将说话人或说话

人所反映的对象作为主体。"[10]

对于口述史学的学科界定,我认为应该分层面来看。如果将口述史学作为一门与传统史

学相对应的新学科,目前的实践及理论研究都还不够充分。然而,如果将口述史学作为史学

一级学科中的二级或三级分支学科,则是可以考虑的。因为,口述史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方法

论和研究对象(即口述史料)。其次,即便是将口述史学作为史学的一门新分支学科,它首

先和主要也是体现在方法论层面上。史学方法论本身是可以成为史学分支学科的,如史学中

的历史考据学。因此,主张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史学形态的学者,并不否认口述方法对口

述史学得以成立所起的方法论上的决定作用。主张口述史学是综合学科的杨雁斌在《百年透

视》中就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口述史学与其说是一门日趋成熟的历史学科,不如说是一

种别具一格的治史方法。"作为现代口述史学起源的美英等主要也是把口述史学视为一种新

的史学方法,美国口述史学的一份报告说,"口述史是在1948年作为一种记录历史文献的现

代技术而确立自己的地位的"。[11]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方法也是可以的。

二、口述史学的基本特征

无论是把口述史学作为史学的新分支学科,还是作为新的史学方法,都是与传统史学相

比较而言的。因此,如何认识口述史学的基本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学者们对口述史学特征

的研究有两大趋向,或是力求对其特征作全面的概括,或是突出强调其某一特征对口述史学

得以存立的决定意义。

对口述史学特征作全面论述主要观点有:杨雁斌的《百年透视》系统分析了口述史学的

五大特征:一)叙述性,是口述史学最为明显的特征,也是口述史学当中最为活跃的促动因

素,具有其他历史史学所不具备的优点;二)客观性,是口述史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体

现在口述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能够真正地还历史本来面目、口述者直接参与历史能保

证口述史料一定的真实性、口述凭证和口述史料搜集过程的一定客观性这三个方面。三)社

会性,它充分体现在口述史以普通人民大众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四)广泛性。它是由口述

史的叙述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口述史直接服务于社会现实使得其研究必须涉及多方面和多层

次的问题而决定的。五)口述史料的完整性,口述史家为搜集资料而事先制定明确的访谈计

划保证了口述史料的完整和系统。钟少华所作的概括是:"能够纠正文字的偏见,生动形象,

特别适用于表述人类生活中各种联系","口述史重视的重现历史,而不是解释历史","口述

史学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工作计划可以多样化"和"是一种可取的学术方式,可以对某

些学术界上层垄断提出挑战,……人民群众的历史性和历史的群众性都可以通过口述史来表

述"。[12]张广智说,口述史学的优点是:生动性,运用的是大众语言;广泛性,为历史研

究开拓了一个广阔天地;民主性,历史编纂者和历史创造者直接接触,成为历史研究过程中

的共同参与者。[13]荣维木认为口述史学特征在于,"生动地再现历史"、"能够弥补史书记载

的不足并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和"生动地表现出社会心理的发展过程"。[14]

有些文章则对口述史学的某一特征作了突出分析。闻伍对口述史学的"叙述性"特征作了

较深刻分析。他说,叙述性既是口述史学有别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又是它的基本属性,它

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口述史学的社会性、客观性、能动性、广泛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其次,

叙述性也是历史研究的内核之一,因此,口述史学因其叙述性往往与其他历史研究相互交融

在一起。第三,口述史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研究,是由其叙述性所决定的。总之,叙述性将成

为口述史学这一新兴学科富有活力的"促动因素",从各方面加速口述史学的发展。[15]杨雁

斌还分别撰文深入分析了口述史学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特征。关于口述史学的客观性,除了上

文所说的三个方面外,他还从口述史学的主动性、互动性和现代科技在口述研究中的运用方

面进一步论述了口述史学的客观性。[16]他说:"社会性无疑是口述史学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同时又该学科内部最为活跃的促动因素";它不仅决定了口述史学的广泛性和完整性,也对

其客观性和叙述性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口述史学的社会性使该学科成为"名符其实的面

向大众的历史学","体现了重反人文的传统","与整个历史科学的研究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17]定宜庄则打破文献和口述的对立,肯定文献和口述相结合是口述史学的主要特征,认为

"正因为有文献的介入,口述历史才有可能从其他的口述传统中分离出来而别具一格"。[18]

三、口述史学的主体性与客观性关系及其科学性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客观性是口述史学的主要特征。但是,口述史学的确又无法回避因其强烈

的主体参与所导致的主观性而引发一些学者对它的责难。因为,口述史料是以口述者对其亲

身经历的历史作为回忆对象的,受口述者心理因素和社会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口述史不

仅不可能完全还原客观真实的过去,而且还可能会掺杂有口述者不同程度的主观成份乃至虚

假成分。杨雁斌的《百年透视》和杨祥银的《功用和困难》都说,口述史学面临的最大难题

或首要问题就是记忆或回忆的"可靠性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口述史学的主体性与客观性关

系及其科学性,能否确保实现口述史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便成为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问

题之一。

关于口述史学主体性的作用,一些学者不认为它有损于口述史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邬

情从历史认识论高度详尽论述了口述史学的主体性及其意义。他说,口述史学的"主体意识

更多地表现为口述史学工作者在访谈中为挖掘更多资料而发挥的主动性";这种主体性不仅

不会给口述史学研究带来困难,而且正是其重要价值所在。当口述史家把一系列口述史料连

贯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时,重要的已不仅仅是口述史料本身所表达的史事,而"是一种社会心

理、思维方式等精神内容的发展过程,以及与产生这种精神历程的特定时代、特殊环境的关

系"。也就是说,口述历史"可以成为解读现当代人对现当代的解读,……而口述历史正是由

于其主体性成为历史这一质变的直接实践者"。因此,"口述历史的主体性非但没有偏离历史

学家对于真实历史的追求,反而反映了历史生产的真实过程"。[19]陈献关则对如何认识口

述史学的客观性与主体性关系作了辩证分析。他说,口述史学面临的客观性问题是所有历史

研究都存在的,文献史料相对确定的形态反而使史家难以扭转其主观性带来的史实扭曲,反

之,由于口述史料是口述史家与被访问者对话的成果,反而"使口述史家可以对某些史料的

真实性进行必要的质疑。"其次,口述史记忆中的不可靠性的虚构本身蕴含一定的事实,其

原始素材正是过去历史实践内容的一部分;再者,西方史家开始不将"记忆的不可靠性"视为

口述史学的缺陷而是其特性,他们倾向于将记忆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此来弄清大

众日常生活经历背后的思想动机以及人们历史意识的变迁过程"。此外,他还通过对口述历

史中访问者、被访问者和历史现象相互关系的分析,指出"对于当代口述史学家说,主体性

的参与使其研究更能接近历史的'本真'和客观性原则,历史正是在主体性的参与过程中展示

自身的"。[20]

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应当克服口述史学的主体意识带来的主观性,以保证口述史学的客

观性和科学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他们认为:首先,要把保证口述史学的客观性

放到口述史料的收集过程中去解决。钟少华的《口述漫谈》提出:"调动不同资历的老人为

一个访问主题而向你'口吐真言',……其间很大程度是依靠访问者的准备和现场表现。"庞玉

洁的《历史意识的重建》说,西方学者为使被访者"口吐真言",自身"积极地参加到口述者

中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从而增进史学家与口述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他还说,进行

口述记录时,应当"考察口述者本人的心理过渡","验证不同口述者在反映同一历史事件方

面的一致性程度"。其次,还应当对口述史料进行事后确证。确证的方法主要有二种:第一,

将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相对证,以排除其主观性成分。杨雁斌说:"口述史料必须同文字资

料和实物资料结合起来,相互印证和补充,才能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1]定宜庄

的《口述传统》说:"对于口述而言,文献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参照物。"第二,将口述的历

史置于当时大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和确证。杨雁斌的《百年透视》说:"口述史料所反映的

内容必须符合当时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等特定历史条件。"庞玉洁的《历史意识的重建》

说,检验口述历史的真实性,"还要考查口述者在口述回忆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历史观的代表

性范围,……范围越广泛,其可靠性程度就越高"。

但是,要从理论上根本解决口述史学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关系及其科学性问题,仅从口述

史学本身进行探讨是不够的。当代史学理论探讨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史学的科学性和人文

性(或曰艺术性)之争。口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固然有其新特征,如,进行直接调查,史料

来源的一度性,而非文献史料来源的二度性等。但它毕竟是属于史学这门大学科的,因此,

它从根本上也具有史学的最基本的特性,这就使它无法从根本上回应相对主义和人文主义史

学提出的史料存在绝对主观性的挑战。一些学者,如陈献关和邬情等虽然从整个史学所存在

上一篇: 历史文献类
下一篇: 新刊:《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年第2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