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文献类

历史文献类

历史文献类大会主旨报告本届学术研讨会共设“大会主旨报告”“特邀专家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环节和两个分会场进行讨论。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黄道炫教授主持

大会主旨报告

本届学术研讨会共设“大会主旨报告”“特邀专家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环节和两个分会场进行讨论。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黄道炫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郑大华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金铮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正林教授,分别围绕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念、中共抗日根据地的简体字、陕甘宁边区财经问题的党内争论三个议题,为研讨会作主旨发言。

第一场特邀专家报告会

7月15日,第一场特邀专家报告会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金铮教授主持,河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肖红松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齐小林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袁成毅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家伟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翔教授,依次就华北抗日根据地对日粮食斗争,中共平型关战斗的政略、战略与战术、战力,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说辞”与国际社会对华援助,山东革命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国共两党与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等问题进行报告。《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主任胡永恒、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王龙飞副教授进行评议。

A组专题报告会

A组第一场专题报告会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周东华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柏晓斐、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张发青、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夏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吴子跃和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赫依,围绕抗战时期国民党造谣中共“游而不击”问题,抗战后期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共军队,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共两党的“战/阵线”口号论争,地域社会、国共冲突与中美关系三重视域互动下的1945年淳化事件,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陇东“统战区”的政争因应等,相继发表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考。点评专家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家伟教授、《抗日战争研究》马晓娟副编审。

A组第二场专题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彩霞主持,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韦飞、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毛光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郭宁和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史灿,分别就华北八路军士兵的文娱生活、中共“革命家庭”理念之解读、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牛瘟及其应对、1942年刘少奇入鲁与中共山东根据地领导结构的调整、中共社会调查与革命根据地研究等问题展开论述。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山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常宝教授进行点评。

B组专题报告会

B组第一场专题报告会由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红教授主持,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本权、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燕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智超、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可淳和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叶铭,依次就华北根据地的劳武结合与战时生产、延安时期中共党报党刊史研究、全面抗战时期晋陕根据地农村役畜短缺与应对、全面抗战时期新四军对中医中药认识的演变及其实践、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发展之路等问题,报告各自的研究心得。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齐小林教授、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保存进行点评。

B组第二场专题报告会由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雪梅教授主持,黄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吴云峰、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慧芳、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杨秋雨和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韩伟,依次报告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减息运动中对地主的斗争策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左右之争与西北联大学生抗敌支会改组、统一战线与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抗战时期中共民主建设的中国化五个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翔教授、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东教授进行点评。

第二场特邀专家报告会

7月16日上午,第二场特邀专家报告会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袁成毅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王龙飞副教授、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东教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张俊峰教授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兴胜教授,分别就太行根据地的群众运动、战时中共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标签的心迹呈现、日本侵华时期对蒙疆地区的给水环境调查、以“抗大”为中心的教材与革命等问题展开报告,引发了参会者的关注和热议。河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肖红松教授、《抗日战争研究》副主编高莹莹进行点评。

专题报告会

之后的专题报告会由《广东社会科学》主编李振武主持,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崔海亮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焕鹏教授、山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常宝教授和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悦副教授,分别围绕“新哲学”启蒙与文化抗战、胶东抗日根据地干部问题、1943年多重危机之下的太行根据地荒政、抗战后期四重势力围绕“联合政府”的斗争及得失等议题展开报告。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兴胜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叶铭教授进行点评。

闭幕式

经过一天半热烈而紧张的讨论,本次研讨会进入尾声。闭幕式由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保存副教授主持。近代史研究所郑大华研究员指出,参加此次研讨会感受最深的是与会学者具有扎实的史料功底,他希望未来抗战史研究者能够将理论与史实更好地结合起来,围绕着史学的关怀展开研究。同时,还应注重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包括动态和比较的研究方法。青年学者应做到理论上关注、方法上创新、视角上转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正林教授希望延安大学以后能够将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学术研讨会办成品牌会,为研究中共党史的学者搭建真正有学术内涵的平台,倡导以历史学方法研究中共党史,共同推进学术创新。中国共产党正是从延安走出去,成为一个伟大的执政党,也期待各位从延安走出去的青年学者,未来能取得突出的成果。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肖红松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就是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助推学术品牌的养成,助力本校或学术界学术研究的推进,有利于学科建设提档升位。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革命的关键时期。他希望延安大学充分利用好“革命圣地”的金字招牌,聚焦研究、持续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史研究室主任吴敏超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反映出抗战史学界扎扎实实做研究、大量利用一手资料的特点,研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议题新颖。研讨会既有资深学者和编辑担任评论人,贡献精彩独到的点评、指引研究方向,也有年轻多元化的研究队伍脱颖而出,中国共产党与抗战史研究未来可期,后继有人。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到了从拼资料到拼视角,进而拼思想的阶段,与青年学者们共勉:潜心积累,涵育学术,越走越宽。

最后,王保存副院长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尽管研讨会告一段落,但学术交流不会中断;延安大学将守望殊荣,继续为学界搭建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学术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上一篇: 【舆图研究院】孙靖国:中国地图史研究进展和几点思考
下一篇: 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