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张家然图
《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图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最早的高校文科学报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杂志,《文史哲》杂志创刊已满70周年。
“《文史哲》是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的一个传奇、一面旗帜。当前学术期刊林立、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文史哲》作为‘文科学报之王’的地位仍然是无法撼动的。”在4月24日上午举办的《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陈来如是评价。
陈来称,多年来,他总是优先把最好的稿子给《文史哲》。近年来,他的两部有代表性的专著《仁学本体论》和《儒家美德论》,其中部分章节在《文史哲》发表,引起广泛讨论与回应。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从1951年创刊以来,《文史哲》一直策划和引导重大学术争论。譬如,20世纪50年代,引发著名的“《红楼梦》讨论”,60年代的“重评孔子”,80年代的“文化热”专题研讨,90年代关于“儒学是否是宗教”的讨论等。
简言之,《文史哲》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当代中国人文思潮的变迁史。
始自山大
《文史哲》的主办单位是山东大学,杂志创办之初是山东大学文科的辉煌时期。
“如果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现在的北京大学,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说没有华岗就没有现在的山东大学。”此前,《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在撰文中这样称。
1951年3月,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命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校党委书记,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分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18个系。
在华岗的领导下,山东大学汇聚了陆侃如、冯沅君、高亨、萧涤非、杨向奎、童书业、赵俪生、王仲荦、殷焕先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人文学者。
“新中国成立伊始,如何在新的意识形态下,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来开展传统人文学术研究,建立起一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新的学术范式,这对很多学者来说都是考验和挑战。”著名人文学者冯沅君和陆侃如系夫妻,冯沅君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妹妹,师从于冯友兰的陈来这样评价那个历史阶段。
华岗是中共党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史学家,被评价是“兼具革命家和文人气质,富有学术激情和社会情怀”。在他的带领与鼓舞下,山大学者很快适应新的学术政治生态,并开风气之先,以新精神、新问题、新方法、新视野引领了新中国学术的风向标,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时,华岗倡导文史哲大综合,由他亲自担任创刊社长的《文史哲》在这种浓郁而又新锐的学术氛围中诞生。
“《文史哲》能够在山东大学诞生并成长起来,得益于山东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术土壤。山东大学自1901年创立起,文史学科就是骨干学科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人文学界的知名学者在山大辛勤耕耘,授业解惑,成就了山大‘文史见长’的学术声誉,也为《文史哲》的创立累积了深厚的学术土壤。”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这样介绍。
《文史哲》第一届编委合影(1952年)澎湃新闻记者张家然翻拍
人文学术转型
《文史哲》不但是70年来人文学术风雨的见证者,更是70年中国人文学术发展的深度参与者。
“1949年以来,中国的人文学术研究已经完成了两次大的转型,一是从1949年开始,我们经历了从民国学术到共和国学术的巨大转型,二是从1978年开始,我们又经历了从‘以阶级论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到‘以现代化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巨大转型。”4月24日,王学典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文学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或主流。
奠定《文史哲》的地位和声誉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推动近70年来第一次学术大转型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创刊伊始,《文史哲》杂志即扮演了一个从民国学术向共和国学术转变的引领者角色。这是通过发起一系列重要学术论战实现的,这些重要论战无不涉及当时的意识形态的重塑,所以引发学界的广泛瞩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红楼梦》问题讨论”。1954年,毛泽东主席对《文史哲》以及两个“小人物”的喜爱、表彰和赞赏,最终成为重大的意识形态事件。
“纵观这一系列论战,几乎全部从属于一个主题: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来置换在民国时期占主流地位的胡适倡导的实验主义、自由主义。《文史哲》杂志在推动从民国学术向共和国学术转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王学典总结说。
1978年,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时期后,人文学术又开始从“以阶级论为纲”哲学社会科学向“以现代化为纲”哲学社会科学转型。“以现代化为纲”就是与国际学术接轨,主动融入世界潮流,这次转型的实质是以西方学术为参照深刻重塑中国学术的面貌。
“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审视和研究。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史哲》就已经率先开展传统文化研究。八九十年代,《文史哲》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脉动,顺应和引导了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潮流。此后,则相继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讨论’、‘国学新论’专栏,组织发起‘儒学是否宗教’笔谈。”王学典称。
《文史哲》创刊七十周年纪念专号澎湃新闻记者张家然翻拍
学术本土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第三次转型,也就是“以现代化(西方化)为纲”向“以中国化为纲”,正在推进之中。
“眼下,特别是整个中国的思想气候、文化气候、学术气候都在发生巨变,整个语境正在被重构。人文社会科学当下都正处在再出发、再启航的关键时刻。朝着更加本土化的目标重新定向,是这一巨变的本质。从与西方接轨到重估传统,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从追求西方化到追求本土化或中国化,已成为当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主流。”王学典认为。
这一次,《文史哲》更自觉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主动承担起学术本土化的使命,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专门设立“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中国话语体系重建”等专栏,刊发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和标识性的研究成果。
近十年来,《文史哲》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如何从学理上发现并阐述“真实的中国”,如何锻造尊重本土经验的理论模型,最终要回答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特质和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
“《文史哲》杂志倡导学术本土化、中国化,但我们绝不是复古守旧,我们既然不能照搬西方,我们也同样不能照搬传统。我们对本土化的追求是在全球化、国际视野下进行的。”王学典称。
2014年起,《文史哲》杂志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在海外发行《文史哲》英文版,旨在借助《文史哲》杂志的品牌和积累,以专题的形式,向海外学界介绍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文史哲》英文版已出版10期。《文史哲》英文版先后为两家海外索引数据库收录,在国际学界的关注度、认可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站在70周年的门槛上,王学典就《文史哲》未来的发展讲了四点坚持:“一、不入主流,难成一流,这是杂志始终如一的办刊理念;二、质量立刊,专家办刊,视学术为生命,这是杂志坚定不移的办刊原则;三、倡导百家争鸣,锻造公共学术话题,这是杂志一直以来的办刊追求;四、发掘新生力量,扶植‘小人物’,这是杂志从未动摇的办刊传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