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父亲华岗自费创办《文史哲》杂志

父亲华岗自费创办《文史哲》杂志

父亲华岗自费创办《文史哲》杂志对于我们的父亲华岗,也许还有人记得。2013年,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共产党宣言〉汉译图典》,书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前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八位译

对于我们的父亲华岗,也许还有人记得。他自青年时代就参加革命,是一位具有丰富斗争经历的革命者;作为学者,他研究的学术范围也很广,涉及历史、哲学、教育、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并有译作传世。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山东大学校长,期间自费创办了《文史哲》杂志。

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的意义_文史哲是什么

1954年,本文作者华景杭与父母合影

■受命翻译《共产党宣言》■

2013年,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共产党宣言〉汉译图典》,书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前翻译《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八位译者,其中第二位翻译者就是父亲华岗。

父亲1903年生于浙江龙游,中学时代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后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他长期从事党的白区工作,曾任共青团江浙联合省委宣传部部长,共青团江浙省委书记。1928年5月,父亲赴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青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兼宣传部部长。

从莫斯科开会回来,父亲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按照恩格斯校阅的1888年英译本,重新翻译《共产党宣言》。中国第一个完整的《宣言》中文译本于1920年8月出版,是陈望道根据日文本翻译的。父亲最早接触到的《宣言》便是这个版本,这本书在他的革命生涯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父亲负责团中央的宣传组织工作,并主持《列宁青年》的出版,工作十分繁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翻译,再加上环境险恶、居无定所,因此,翻译工作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条件允许,父亲就坚持继续翻译《宣言》。经过对原著反复地研究和推敲,1930年,他终于完成了《宣言》的翻译工作,并交由华兴书局秘密出版。这是中国翻译出版《宣言》的第二个全译本。从1920年陈望道译本问世到1930年华岗译本出版,其间相隔10年。这期间,中国革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父亲亦从一名青年学生逐步成长为干练的革命者,他以自己亲身参加革命斗争的实践和坚实的革命理论,对《宣言》的理解在不断升华,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有了充分的认识。

1999年4月,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杨金海、胡永钦合写的《解放前〈共产党宣言〉的六个中文译本》文中提到,华岗译本与陈望道译本相比,“质量有显著提高,用语更加准确,文字更为流畅”,该书“在出版的数年间,曾不断地重印再版,足见它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广泛了”。

父亲翻译的《宣言》,开创了六个第一: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出版的第一个《宣言》中文全译本;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第一个由共产党员翻译的《宣言》译本;它是中国第一次根据英文版翻译出版的《宣言》,采用的是由恩格斯亲自校阅的1888年英文版本;该书所附马克思及恩格斯所写的三个德文版序言,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它是第一次采用英汉对照形式出版的《宣言》,便于读者对照阅读,准确理解;它第一次将全书的结束语译成“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一响亮的口号。在此之前的《宣言》汉译本中,结束语被译作“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而父亲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反复考虑后,将其改译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一口号,荡气回肠、震撼人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此后的各种汉译版本,对《宣言》的结束语均采用了这一译法,只是在“无产阶级”及“无产者”的用语上,有细微的调整。

自1930年至1939年,《宣言》的华岗译本在上海、汉口多次再版,在当时的国统区产生了重要影响。1932年前后,华岗译本辗转传入中央苏区,并于1934年得以在苏区出版,成为苏区军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读书。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它是1934年以前,在苏区出版的唯一的《宣言》译本。据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回忆,他们曾带着珍藏的《宣言》(其中就有华岗译本)走上长征之路,这本薄薄的小书成为他们在艰苦征途中重要的精神食粮。

在国统区,为了躲避国民党当局的检查,《宣言》的译本不得不采取伪装形式出版:有的故意未注明出版时间、印数,有的未署译者真名而采用化名,有的书名只用“宣言”二字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此书印数本来就不多,因此,到解放初期,保存下来的已很少了。加之1955年父亲失去自由后,其著作、译作全部被封存甚至销毁,所以,迄今为止,解放前出版的《宣言》华岗译本只找到七种版本,现分别珍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央编译局图书馆、江西兴国革命纪念馆、北京红展文化传播公司等处。

1955年父亲蒙冤入狱后,其作品完全“消失”,他翻译《宣言》之事也无人敢于提及。直到1980年父亲获平反之后,一些专家、学者在文章中才开始介绍父亲翻译、出版《宣言》的有关史实,这段尘封了多年的往事终得重见天日。

父亲除翻译《宣言》外,还翻译了《1905至1907年俄国革命史》,由上海华兴书局于1929年9月出版。

父亲生前出版的著作有十几种,第一部就是《1925—1927中国大革命史》(以下简称《大革命史》)。这是父亲的成名之作,是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由大革命的亲历者记录大革命历史的重要著作,是当代人写当代史的范例。在大革命失败后不久,父亲苦心孤诣搜集资料,完成了该书的创作。该书在鲁迅的帮助下,于1931年7月由上海春耕书店出版,曾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发展党员的必读书。

■经董必武推荐,出任《新华日报》第一任总编辑■

1932年初,父亲以中共中央华北巡视员的身份被派往北平、唐山等地视察指导工作。此时,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调回中央,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满洲特委,任命华岗担任特委书记,时年他29岁。同年9月,父亲与交通员张永祥一行,去满洲赴任,公开身份是皮货商和伙计。在途经青岛时,他俩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逮捕。

被捕以后,父亲化名“刘少陵”,自称是贩卖皮货的,始终未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1934年6月底,虽然查无确证,但华岗、张永祥仍被判刑5年。11月底,父亲被送到青岛山东省第五监狱服刑。1937年2月7日,父亲和任作民、向明等几十人被押上火车,送往武昌反省院。

1937年9月,中共代表董必武到达汉口。在此之前,父亲已通过可靠的关系送信给董必武,告知他被捕入狱的情况。董必武一到汉口,就找国民党当局交涉,要求无条件释放华岗、任作民等人。此时,国民党当局才知道被他们关押五年之久的“刘少陵”竟是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华岗!迫于形势,反省院不得不于10月16日宣布释放华岗、任作民等人。

1937年10月,父亲被任命为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负责筹办武汉《新华日报》。父亲曾在董必武身边工作多年,董必武很了解他的才干,就推荐他出任第一任总编辑。在国统区办报困难重重,经常受到国民党当局的种种刁难,斗争尖锐复杂。父亲此前并未办过报纸,报社的大部分成员也属外行,他团结全体同人,边学习边工作,仅用了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筹备工作。1938年1月,《新华日报》在汉口正式出版。

父亲除负责报社的全面工作外,还亲自动笔,为报纸写了许多社论和重要文章。在当时的国统区,他和胡乔木、王芸生被誉为“最好的三大手笔”。熊复称华岗“是一个学识渊博、文思敏捷的学者”,其远见卓识和犀利文笔被誉为“笔扫三军,挥斥八极”。

《新华日报》仅出版一周时间,就有国民党特务组织暴徒来搞“打砸抢”。父亲带领报社同人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保证了报纸的正常出版。报社的运行步入正轨,《新华日报》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国统区“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但是,时任中共长江局书记的王明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这些错误主张,给报社带来严重的影响,遭到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反对,也遭到父亲的直接抵制。王明不仅不接受批评,反而对父亲实行排挤和打击:1938年5月,突然撤销了父亲的总编辑职务,将他派往东南战场任战地记者。

临行前,周恩来与父亲华岗进行长谈,肯定了他在报社的工作成绩,鼓励他不要气馁,到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父亲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跑了三个省,采访了近40名县长,写出很多高水准的报道与评论。奉命返回武汉后,他将在前线的见闻写成了长篇报道《活跃在东南战场上的新四军》,发表在《新华日报》的纪念特刊上,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同年6月,由于日军开始进攻武汉,《新华日报》准备迁往重庆。8月,父亲奉命率领部分《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乘船入川,筹备报社迁渝事宜。10月,该报在重庆按时出版。在报社繁忙迁移之中,父亲仍未停笔,挤时间写了不少文章,发表在《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上。毛泽东经常阅读《新华日报》,在参加重庆谈判时,曾给《新华日报》题写了“大无畏”三个字,高度赞扬报社人员忘我的革命精神。对此,《新华日报》是当之无愧的。

文史哲是什么_文史哲类的书有哪些_文史哲的意义

1946年,华岗(前排右二戴眼镜者)在上海“周公馆”与周恩来等合影

■执掌山东大学,创办《文史哲》杂志■

1949年8月,父亲奉命从香港乘船,计划途经上海,再赴北平,根据组织安排,到中央统战部担任领导工作。当轮船驶临上海港时,遇到国民党飞机轰炸,无法停靠,只好继续北上。9月2日,父亲抵达青岛。相隔17年,同样是在9月,他再次来到青岛。时任军管会主任的向明来码头迎接,两位老友在胜利后重逢,格外喜悦。谈话中,向明得知他要去北平赴任,便极力挽留。当时,父亲肠溃疡发作,身体虚弱,经中央同意,暂留青岛养病。

受青岛市委和山东大学的邀请,从1950年1月起,父亲以教授身份为山东大学讲授社会发展史,还定期为山大师生作关于“学习共同纲领”的报告。11月,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准备合并。合并前两所学校的性质不同,矛盾比较突出,需要一位既有革命资历,又有知识、有能力、会办学的专家学者担任校长。中央认为,华岗就是最佳人选,他出任校长,全校师生都能接受。周恩来打电话与父亲交换意见,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1951年3月中央正式任命华岗为合并后的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在此之前,中央已内定父亲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行政级别为三级。他为了留在山大工作,甘愿降低级别、减少收入,只领取一名普通大学校长的工资。有人说他太傻,他却说:“为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了培养有用的人才,我甘愿如此。”

要将一所文理工农医科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办出特色,这是任何一位有战略眼光的校长都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合校初期的复杂情况和五院十八系的庞大规模,父亲运筹帷幄,以发展的眼光提出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山大特色,规划出“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宏伟蓝图,坚持民主办学、科学管理,很快把山东大学办成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

当时,山东大学的文学、历史、哲学三个系云集了大批知名学者、教授,师资力量强,学术风气很浓,为了提倡学术民主和百家争鸣,引领和推动学校教学与学术的发展,1951年5月,父亲拿出500元作为开办费,自费创办了《文史哲》杂志并任社长。它的创刊,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一是由于《文史哲》创办,在解放后全国高校中是头一家;二是由于《文史哲》的学术风貌和全新的理念,代表了新中国学术发展的方向。父亲虽工作繁忙,却几乎每期都有文章发表,并亲自编审稿件,但从不领取稿酬。在他的影响下,许多教授也自愿放弃稿酬,所有人员都是兼职的。他和编委们的努力,使其成为全国极有影响的刊物,在中国现代史、鲁迅研究、《红楼梦》研究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陈毅评价其“开风气之先”。

由于《文史哲》的提倡,一些学术问题经常引起国内相关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父亲经常参加这些会议,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发言,从不强加于人,更不以势压人。父亲曾规定:《文史哲》每期至少有一篇理论的文章,也至少有一篇现实的文章;在学术文章中既有思辨的又有考据的,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文、史、哲皆有,以期办成特色校刊。同时,每期还要尽可能推出一位新作者,以提携青年学者。他还经常给不熟悉马克思主义的老专家出主意、改文章,指导年轻人写作,通过《文史哲》培养出了一大批中青年人才。

山东大学和《文史哲》在国内外的名望日益提高。《文史哲》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提倡学术创新和独到见解,直接介入中国学术界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不仅校内专家多次投稿参加,而且还吸引了校外的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争鸣讨论,如王亚南、顾颉刚、周谷城、罗尔纲、黄药眠、齐思和、杨宽等,一时以《文史哲》为平台形成了新的学术中心。该刊先后展开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农民战争作用问题”等大讨论,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多个国家都来函索购《文史哲》杂志。

在父亲任山大校长期间,山大形成一个以专家学者为主的行政领导模式,配置的副校长、教务长、总务长都是知名教授,两位副校长童第周和陆侃如都是父亲提名推荐的民主党派人士,且是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父亲不但敬佩他们的学识,也非常尊重他们的职权,学校的重大决策,都与他们共同商量,使全校工作有条不紊。各院院长和系主任也由学有专长的教授担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父亲始终重视依靠集体的领导力量,自己除抓全面工作外,还腾出时间,深入师生中进行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山大出现了教学秩序好、工作效率高、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局面,学校的声望越来越高,在全国重大教学科研场所具有一定的发言权,成为文、史、哲领域学术问题的领军单位和第一阵地。■

文/华景杭 祁大钧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上一篇: 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把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下一篇: 两位校长的对话:“文史哲”水平决定了一所大学的高低上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