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9月北大社文史哲艺新书

9月北大社文史哲艺新书

9月北大社文史哲艺新书本书收录了著名史家李埏、李伯重父子回忆自己的老师张荫麟、钱穆、闻一多、吴晗、方国瑜、韩国磐、傅衣凌、吴承明、何炳棣等人的文章多篇,对他们的品格、学识做出了生动而充满温情的描述

9月北大社

文史哲艺

新书

文史_文史哲经_哲文史药类

一起来看看吧!

文史_文史哲经_哲文史药类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第3版)

陈平原 著

本书以1898年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西方的叙事理论,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是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作者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本书版本情况如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台北)久大文化,199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10;(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韩文译本,1994;英文译本,2022。此书1995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2008年获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2017年获第四届思勉原创奖。

文学汉语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文贵良 著

本书以晚清至“五四”时期黄遵宪、严复、梁启超、林纾、王国维、章太炎、吴稚晖、胡适、鲁迅和周作人这十位“轴心作家”的文学汉语实践为中心,回归语言本位,沿着文学汉语的汉语造型、主体意识和文学形式等维度展开探讨,呈现语言层面的现代文学发生史。当汉语造型的“理”为现代之“理”,实践主体的“情”为现代之“情”,文学形式的“文”为现代之“文”,并且三者统一于文学汉语时,则中国现代文学得以发生。

哲文史药类_文史_文史哲经

西海遗珠

欧美明清诗文论集

叶晔 颜子楠 编

该书选译西方学界有关明清诗文研究的二十一篇论文,发表时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对欧美地区特别是英语世界中的明清诗文研究成果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梳理,涉及作者既有林理彰、齐皎瀚、胡志德、伊维德等汉学名宿,也有李惠仪、苏源熙、梅尔清等享有盛誉的专家;既考察了《哈佛亚洲学报》《通报》《中国文学》《明研究》《清史问题》等关注中国明清文学的老牌汉学刊物,也涉及《男女》《东亚出版与社会》等专题性质的前沿学术期刊。由此勾勒出一条有关欧美明清诗文研究的学术史脉络,正与书中由牛津大学陈靝沅教授撰写的“引言”相呼应,便于读者的整体把握与延展阅读。

哲文史药类_文史_文史哲经

词体形态论

李东宾 著

词是我国唐宋时期伴随着清商法曲而产生的一种拥有独特的语言形态和文化内涵的诗歌体裁,它融集成和开新于一体,既是对以诗歌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及其美学传统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即将到来的近代市井文学通俗化、散文化特征的一次预演。全书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对词体进行考察,既有对中国诗体发展、词体自身演进历程的描述和梳理,又有对词体语言面貌和美感特质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了词之所以为词、词何以为词等根本性问题,并对词体在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质及其表现出来的诸多语言现象进行阐释。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文学与语言学的结合,用语言学的原理和方法来阐释词体发生和演进中的诸多文学现象,具有较强的学理性。

作为思想的语言

思想としての言語

(日)中岛隆博(中島隆博) 著

王钦 译

本书以“思想”和“语言”的关系问题为线索,纵横古今中西,提纲挈领地考察了《古今和歌集》序言以及空海、竹内好、户坂润、本雅明等一众思想家的论述中关于上述问题的探讨,将论题进一步与向着“普遍性”开放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古今东西的各个文本之间得以通过新的方式相互对话甚或“翻译”,而且,对于思索特殊性与普遍性、本土性的普遍性等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哲学问题,“作为思想的语言”的总主题开启了一个促成不同思想碰撞的平台。在这里,不仅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能够启发性地和神秘主义思想产生共鸣,内村鉴三对于日本式基督教的独特考察也通过与当代中国和韩国语境的对照而在“本土性的普遍性”问题上提供了新的话题性。无论是对于哲学或思想史研究者,还是对于想要探索“思想”和“语言”之关系的一般读者,本书都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参照。

文史哲经_哲文史药类_文史

良史与良师

学生眼中的十位著名史家(增订版)

李埏 李伯重 著

本书收录了著名史家李埏、李伯重父子回忆自己的老师张荫麟、钱穆、闻一多、吴晗、方国瑜、韩国磐、傅衣凌、吴承明、何炳棣等人的文章多篇,对他们的品格、学识做出了生动而充满温情的描述,展示了“良师”与弟子们教学相长的动人历程;同时对他们史学研究的特点、成就做出了深入清晰的介绍,充分展示了“良史”的史识、史才与史德。全书细节丰富,感人,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学人的高尚品格、深厚学养。本书初版被评为2012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此次再版,由李伯重先生全面修订,并增补了将近1/3的内容。

在美国教历史

从书桌到讲台

姚平 王希 主编

本书是由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的三十一位会员撰写的文集,分享了他们从留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历程。这些作者大多在美求学后走上了教学和科研岗位,任职学校涵盖美国各类型的高校,教龄最长的超过三十年,最短的也有十年。教学领域涵盖中国史、中华文明史、东亚史、亚洲史、中美关系史、美国史、亚裔美国人史、西方文明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外法律史、妇女史、族裔史、史学史和全球史等。本书不仅提供了一种与留学生视角不同的关于美国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新知识,而且展示了具有双重或多重学术背景的跨文化知识人在全球化时代对历史教学和学生培养等问题的观察与反思。

文史_哲文史药类_文史哲经

骆驼与轮子

The Camel and the Wheel

[美] 理查德·W.布利特(Richard W. Bulliet) 著

于子轩、戴汭 等译

罗新 审校

传统观念一般把轮子看作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发明,而骆驼则是笨拙落后的运输形式。本书通过回顾骆驼从古至今的驯化和使用历史,层层深入、有理有据地挑战了这一出自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作者借鉴考古学、艺术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与骆驼饲养业相关的知识,同时运用大量图像证据,探讨了骆驼的使用对人类历史,尤其是中东和北非的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揭示了其中蕴含的社会、军事、经济、技术因素。本书具有开阔的世界史视野和鲜明的跨学科特色,论证科学充分,曾荣获美国科技史协会颁发的“德克斯特奖”。

文史_哲文史药类_文史哲经

考古学研究入门(修订版)

陈淳 著

作为介绍考古学科的入门手册,《考古学研究入门》主要是对这门学科的概念、发展简史、研究目的和范围,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索的领域,这门学科面临的问题以及与公众的关系做一个约略的介绍。

附录关键术语(汉英对照)和阅读文献,可以让大家了解国内外学界对这些术语的准确表达,并且让对某些内容感兴趣的读者了解进一步扩大阅读的路径。

《考古学研究入门》的内容和格式参照了多本英美出版的考古学教材,追踪国际学术前沿,面对中国读者,针对国内学科特点,取长补短进行编写。《考古学研究入门》设想的读者对象,是大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及历史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也适合于在第一线从事考古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及对考古文物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阅读和参考。本次出版,对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更新并增加了推荐阅读文献,以期更便于读者学习利用。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上一篇: 陕西高考录取设5个批次 文史理工类不得兼报其他科类志愿
下一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桐城派散文.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