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研修,都处于应付检查、应对验收的作秀状态。在我看来,之所以存在这些状况,是由于一些地方的校本研修模式出了问题:一味追求校本研修模式的“高大上”,表面上看起来要素齐全,貌似完美无缺,但就是不接地气,脱离了本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脱离了本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是一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要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得创新校本研修方式。
将教师的校本研修置于“纠错式”模式之下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饿猫放在装有特殊开关的笼子中,笼子边上放着一碗猫食。经过多次的尝试后,猫触动开关,成功从笼子里逃出来,扑向食物。经过多次反复后,猫进入笼子后,直接触摸开关,然后径直走出笼子去获取食物。其后桑代克还做过类似小白鼠走“迷津”等实验,结果也相近。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尝试错误学说,该学说认为,学习是一种盲目、渐进的尝试与改正错误的过程。随着练习,错误的次数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得以产生,于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种稳固的联结。这种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专业发展也不妨从教师个人“纠错”开始,换句话说,校本研修应改一下过去那种统一计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统一总结的集体模式,首先采取个性化的校本研修形式:鼓励教师先自己多加尝试,以个人专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为导向,反思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再通过纵横比较、集体研讨等形式开展校本研修。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发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短板”
除了在校本研修中舍得投入、为教师校本研修提供场地或拨出时间之外,各学校应力争从教育教学思想的高度引领、促进教师反思,鼓励他们查找散见于自己平日教学科研中的短板与错误。
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长期置身于本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视野受限,很难发现自身问题。因此,不妨采用外包形式,将本校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状况交给第三方教育评估研究机构,进行科学综合评估,指出发展的“短板”,给出改进的方案,并进一步研讨从学校层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与方法。
改进教研制度,通过横向比较促使教师发现自身错误
近年来,很多学校实行年级组教学研究制度,废弃了过去学科教研室统筹管理的研修制度,这种教研方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年级组同学科教师数量有限,比较的范围就相对狭窄,只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与效果的比较,无法在全校范围实现同学科跨年级的比较。比较范围的狭窄,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弱化了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的“纠错”与自省能力,从而不利于教师从宏观整体上追踪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更不利于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高。
优化学校校本研修环境,增强校本研修的氛围
具体操作时可将校本研修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师研修方式。其形式通常包括专家讲座、教学观摩、读书会等。第二类是以参与式学习为主的教师研修方式。通常包括参与式培训、课例模仿、教学诊断、师徒式传帮带等。第三类是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研修方式。主要包括小组集体备课、合作反思、评课说课等。学校应努力创设宽松活跃的研修氛围,吸引更多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一路前行,并养成日常研修的良好习惯。在校本研修中还要激发广大教师身上的精神动力,促进他们树立起家国情怀和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感,从根本上改变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31日第10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