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质量发展
于素梅,1969年生,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专家组成员,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其他课题30余项;出版教材、论著30余部;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与教学。
作者
于素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8
摘要
中考体育的改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分析我国长期以来中考体育存在的“应试化”现象以及体育教育发展中的不稳定性问题,剖析其产生的根源,探寻优化中考体育以促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从“以人为本”“过程育人”“素养教育”的角度提出优化中考体育制度推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中考体育;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素养教育
中考体育作为检测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综合性体育学业质量评价,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体育改革的难点问题,直接关乎体育教育改革的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期间教育的基本主题,在体育教育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引导下,中考体育改革在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发挥应有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时代使命。
中考体育的“应试化”现象与体育教育发展的不稳定性
1.1中考体育“应试化”现象及其根源分析
中考体育旨在准确检验学生体育学业水平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促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锻炼的运动习惯等。但总体上来看,目前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存在较为突出的“应试化”现象。“应试化”现象会带来中考体育的不公平、不平等问题,甚至造成对体育的扭曲认识或对其价值意义的疑虑。
中考体育“应试化”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一是长期的应试教育遗留的用分数衡量学业水平的问题,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一致认为应试教育就是分数至上,产生一切为了分数的极端化理解。从社会层面来看,“应试化”现象的发生并非个人所愿,而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二是考试目标与功能的“窄化”,考试不应该只达到测评目标或只具有选拔功能,而需充分认识到中考体育更高层面的目标。即精准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有效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和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支撑,发挥其重要的基础性力量;为学生初高中体育学习的衔接提供重要依据,保障高中学段体育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体育学业成绩的持续提升,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1.2中考体育“应试化”对体育教育的冲击
中考体育的“应试化”,无论是应试体育思维还是应试体育行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体育教育,使得体育教育活动难以全面、可持续性地有效开展,体育教育功能难以全面发挥。体育教育在学科育人上,集中表现在育体、育智、育心的综合育人;从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上,集中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在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中,集中体现在以体强国,通过体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和体育强国的价值意义并促进体育强国建设。
然而,中考体育的“应试化”给体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一是导致体育教育偏离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当不同群体将中考体育的目光锁定在分数上时,就无法更好地思考或践行体育教育的育人价值,一些不当的做法很可能与育人目的背道而驰。如有个别家长不惜让学生服用兴奋剂而取得高分。这不仅与体育精神背道而驰,也与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二是违背教育的规律,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通过长期坚持和正向引导,并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才能真正达到育人效果,体育教育亦是如此。体育锻炼需要经过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参与锻炼、促进健康到享受幸福的阶段,从初始兴趣激发到最终享受幸福是递进又环环相扣的过程。如果缺乏兴趣,就难以养成习惯;如果未养成习惯,就难以坚持科学锻炼;如果缺少科学锻炼,就难以真正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如果不健康,何谈幸福。这一逻辑链任何一环的缺失都难以达成享受幸福生活的远景目标。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经过小学体育教育已对运动产生了兴趣,养成了锻炼习惯,而初中体育教育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锻炼并促进健康的关键时期。如果说小学阶段未产生兴趣也未养成习惯,那么,初中阶段就要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开始,如果缺少了这两个前提,后续的锻炼参与度就不会高。体育教育需要从兴趣激发入手,目标最终指向幸福生活,而不仅仅是促进健康。只有目标高远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有较高的站位。单纯“应试化”的中考体育现象不消除,体育教育的逻辑链应呈现的规律性发展与促进就不复存在。
1.3体育教育发展的“不稳定性”问题溯源
体育教育的发展应该是稳定且不断推进的过程,但从中考体育“应试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不难看出,体育教育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表现在体育教育功能未能正常发挥,规律未能严格遵循,效果未能持久显现等,这些都共同反映出体育教育发展的不稳定性问题。
研究发现,造成体育教育发展不稳定的根源在于体育教育中隐藏的错误底层逻辑,即“唯分数(单纯追求分数)—功利课(中考课)—育人偏(提成绩)—异发展(发展异化)”。这一错误链告诫人们,因“应试化”唯分数倾向最终导致的育人目标的偏离,会影响体育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甚至出现发展的异化现象。首先,“唯分数”思想本身偏离育人本质,是需要破除的错误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因此,“应试化”导致的“唯分数”现象本身需要消除。其次,“功利课”言外之意就是根据中考的考试内容来确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正常的体育课程无法实施,体育课程标准也难以贯彻落实,体育教育也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再次,“育人偏”当中的育人是全面、系统的工程,体育也不例外,但是,当把体育课当作功利性很强的中考课后,育体、育智、育心的综合育人目标就无法充分体现,唯分数、功利课问题越突出,育人目标的偏离程度就越大。最后,“异发展”即体育教育发展异化,或者是不正常、不稳定的发展问题突出。体育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性且质量不断提升的,但是,中考体育如果“应试化”“唯分数”现象不破除,体育教育就难以得到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考体育改革促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2.1优化中考体育,助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体育教育发展受到体育教育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体育教育评价起着关键性作用,评价不仅能够及时了解体育教学效果,还能对体育教育发展起引导性作用。中考体育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阶段测评,中考体育制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体育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优化中考体育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推动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一是优化中考体育以促使体育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源,中考体育不能脱离育人初衷,不能远离育人目标,否则中考体育将变得毫无意义。二是优化中考体育要体现公平性和合理性,由于教育具有普及性且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考体育的优化应体现促进人人发展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任何不公平、不合理的中考体育都难以发挥其正向引导作用。三是优化中考体育要能够充分体现其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有效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直接受体育教育质量的影响,而中考体育优化对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2]。因此,基于当前中考体育的应试弊端,优化中考体育改革十分迫切,且优化的方向要确保育人目标的达成路径更加清晰和有效,育人效果的检验方式和手段更加灵活、精准和科学,否则,难以体现中考体育制度推行的价值和意义。
2.2优化中考体育,聚焦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无疑是做好体育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新时代,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一个“新”字,树立新观念,确定新目标,设置新内容,拓展新形式,强化新评价。
就树立新观念而言,需要将影响体育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传统观念转变过来,否则,再新的改革举措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体育教育是为应试服务,后续的各项改革举措都将徒劳无功。就确定新目标而言,体育教育要能够更加指向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教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3-4]。“四位一体”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体育教育越是聚焦“四位一体”目标的实现,越能体现教育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中考体育改革不能脱离该目标要求,否则就失去了中考体育的真正价值。
就设置新内容而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5],因此,体育教育的内容要依据国家的要求进行调整并有所侧重,中考体育的内容也应更加聚焦于要教会学生的内容,否则,就会造成学习与考试两张皮现象。
就拓展新形式而言,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任何单一方面的强化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和家校社联合共育的形式实现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5]体育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体育课堂,过去常采用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行政班级(或自然班级)授课制,难以匹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打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性,积极探索与适当增加‘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6]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同时,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增加,也有利于中考体育选择性考专项运动的顺利实施。
就强化新评价而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所以,避免唯分数,创新过程性,评价多元化等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中考体育提出的新要求。《意见》中明确提出:“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这些评价新要求,都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中考体育改革也是学业质量评价的改革,创新中考体育的评价内容与方式以更有效地推动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3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质量的优劣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不仅会影响学生发展的高度和远度,还会影响学生发展的速度。新时代提出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即学生发展的高度、远度和速度要达到更理想的水平。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能够使学生的发展更有高度,让学生更具家国情怀,人格更加健全,这些无疑是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也是最有高度的体育教育结果。其次,能够使学生的发展更有远度,体育教育需要指向的是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在学生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隐含着一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逻辑链:接受优质的体育教育——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现健康工作幸福生活。因此,优质的体育教育是前提、基础和保障。第三,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还能加快学生发展的速度。发展速度快慢是关键,但速度快慢与方向是否明确有关,方向不明确,欲速则不达。发展速度快慢还与过程把握有关。体育教育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每个阶段的把握都至关重要,不仅要把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各要素、各环节,还要聚焦每个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学生发展规律和发展逻辑的体育教育都难以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
中考体育改革助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3.1优化中考体育内容设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对于中考体育改革而言,优化内容设置是关键。在中考体育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方中考体育方案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拓宽了对专项运动能力测评的选择范围。这意味着,一方面可供学生选择的专项运动增多,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可能性增加,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平时的练习,还有助于他们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另一方面测试的内容从单个技术到运动能力的测评,更加注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中考体育不仅实现了对运动能力的考察,也更有助于学以致用。注重拓宽选择范围,就能更加体现人人平等;注重测评运动能力,就能更加确保学以致用。消除不公平现象,消除学而无用、学而不用、学而难用等现象,都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即更加强调学生的需求与发展[7]。优化中考体育的内容设置,让未来的体育教育更加满足人的运动需求与全面发展,既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的充分体现,也是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3.2调整中考体育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育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考体育不是最终目的,全面育人才是体育教育的根本。全面育人中包含全过程育人,将中考体育由终结性现场测试,调整为过程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将过程性的时段从初中学段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如北京市中考体育改革将过程性考核延伸至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六年级和八年级。体育教育不是突击性教育,过去只注重终结性现场考试难以体现“过程育人”,唯分数的中考体育难以持久,体育教育也会受到严重冲击。运动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享受运动乐趣也无法强制,体质健康的增强更需要长期坚持,运动能力的形成必须依靠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的综合提高,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意志品质的锤炼必须依靠勤练与常赛。“过程育人”注重过程性,但不能把过程性看作走过场,也不是将测评内容简单地置于更多的年级中,而是系统地开展“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活动,保证更有质量的过程性测评。“过程育人”符合教育规律,体育教育在突出“过程育人”的过程中更加体现高质量发展。
3.3完善中考体育标准,全面体现“素养教育”
中考体育标准的设置不仅如同一把尺子指引体育学业质量评价的方向,而且全面体现“素养教育”。OECD研究表明,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知识、能力、态度均决定着素养水平,但知识、能力、态度还仅仅是指标,还需要确定每个指标要达到的标准才能确定素养教育要达到的程度。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维度构建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8],但至今一直未能确立精准测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标准体系。缺乏具体标准,不仅难以准确评判素养教育结果,而且难以真正反映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达到的水平。知识、能力、行为、健康作为体育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四项指标的标准体系尤为重要。在优化中考体育标准方面不仅要围绕各项指标建立标准体系,还要能够使标准更加公平合理以及体现体育教育发展性特点,否则,体育教育很难达到素养教育的效果。
结语
中考体育作为衡量阶段性体育教育结果的重要手段,其方案的合理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中考体育的优化必须紧紧围绕全面育人的核心目标合理组织开展,通过优化中考体育内容设置、调整中考体育方式和完善中考体育标准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以人为本”“过程育人”和“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略
基金信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TY00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