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校长,第五届“明远教育奖”获得者,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年度教育新闻人物。2013年率先提出并践行“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教育理念,走进央视新闻联播。在《人民教育》《中国德育》《中小学管理》等刊物发表文章50万字,出版专著《教育的温度》《善者因之:做有故事的校长》《时间颗粒度:一位校长的60秒》,主编省级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01
充分认识线上学习的特点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将成为可能,学习将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并能够尽快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信息化素养、重构线上教学。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线上教学老师要尽快从“十八线主播”变成“孙悟空”,要学会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能降魔除怪。我私下以为,线上学习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基于网络的泛在学习。
网络让学习无处不在,自由自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网络学习没有围墙,没有教室,没有教师的面对面,网上冲浪,到处是海量的学习资源,这会让原先学校那一点课本上的东西显得局促不安了,甚至会让教师也不安起来。“课本+作业”传统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当然,在海量资源面前,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学会“拿来”,同时,教师要能在海量资源面前取自己的“一瓢饮”。以前因为短缺而饥饿,现在因为泛在而无力。
2.基于资源的自由学习。
网络资源如此丰富,学生的学习就多了自由,自由选择,自由做主。独占性、排他性的学习资源成了共享,以前的“师不教,不知道”的现状一去不复返,这也将改变着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常慨叹现在的学生难教了。
自由的学习呼唤着自由、民主的教师,呼唤着开放、多元、包容的学习环境。教学相长,在自由学习的环境中,借助先进的网络,资源面前,人人平等,“闻道有先后”,师不一定贤于弟子也,学生可能“长”在前面,倒逼着教师的“长”。
3.基于方式的翻转学习。
网络是工具,线上是形式,疫情再汹汹,线上教学让教与学还在接续,但教学的场景发生变化。学生隔空相望,教师鞭长莫及,教的力量无形中会被消解。这就需要教师从研究教转到研究学上来。
学习本身就是学生的事,但工业化背景下班级授课制模式的“教”的课堂仍占主导。线上教学需要“翻转”,也为“翻转”带来可能,这是技术倒逼着教学改革,从以教的方式为主向以学的方式为主转变,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互补,将不再是小部分学校的改革试点。
4.基于兴趣的个性学习。
学校教育既是集体学习的一段旅程,也应该是个性学习的一段经历。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成长成自己的样子,不是一群人都长成一个样子。但是,长期以来是“整齐划一”强调了“集体”。
线上教学,相对的自由、海量的资源,让基于兴趣、爱好的个性学习就成为可能。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哪怕他是喜欢着自己的喜欢,先喜欢再说,然后再来迁移,逐渐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来激发带动“共性化”的学习。线上学习,空间有了,时间有了,资源有了,兴趣就会得到尊重。自媒体必然带来学生自学习。
5.基于关系的粘性学习。
关系是学习的第一要素。线上教学,家校成了两个时空,学生在那头,老师在这头,耳提面命已经是不可能,师道尊严也在悄悄弱化了。越远就需要越近,越是这样,越是需要教师看见学生的模样,接住学生的忧伤,捧起学生的欢畅,先解决情绪,再解决学习。
网络让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平坦、湿润,师生关系也不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多了层关系——网友关系。不管你是否承认,这是现实和事实,学生可能不像在教室里那么听话了。关系近了,粘性就增强了,学习就主动了。
02
对当下线上教学的建议
线上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线上教学不是简单把线下教学“复制”“粘贴”到线上。
首先线上教学的场景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每一个学生,包括教师都在各自的家中。原来,家就是家,是生活的地方,现在,家“复杂”起来,增加了“学校”的功能,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个学习场景,这样的场景是教师所不熟悉的。并且对教师而言,公务和家务像“量子纠缠”一般,难以切分。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改变。
首要的是教师的改变,以教的方式的改变来促使和引导学生学的方式的改变。“山”不过来,我们就要过去,老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在主动上。我私下想到十“点”建议:
1.跨点学科。
从学习的起源来看,本来就是没有分科概念的,也分不清。所谓的分科是为了教的便利,而不是为学的快捷。当下,新课标在极力倡导跨学科,而线上教学为跨学科带来契机。
借助网络,也是为了解决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多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关联和融合,增加线上教学的有效性、丰富性和实践性。
科学学科中可否融点语、数、外,语数外学科中可否融入点艺术、体育、劳动等?跨学科时,某一学科的主导属性不变。
教师在线上教研时,也可以多点跨学科教研,跨学科时艺术、体育、劳动、科学、信息、道法等学科要争取主动。学科地位都是“主动”来,要彻底打破小学阶段“主副科”之说。学科地位历来都是平等,只是学科性质、课时不一样而已。
2.搞点合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可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
线上教学是“隔空喊话”,一个老师是无法像线下那样让你的课堂尽在掌握之中。与其这样,不如权力下放,将学生分成小组,赋能给学生,相信他们(当然不相信也没有办法,他们毕竟不在眼前)。同样的任务,明确的分工,共同的努力,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而以任务来驱动学习,驱动合作。
合作一定是基于兴趣爱好、基于项目、基于研究、基于问题、基于做的。比如:学习组织可不只有一个“班级群”,可以设计很多基于小组合作的“子群”,老师进群做一个协助者,而每个群实现自组织。
例如“答疑课”,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教孩子,让“费曼理论”在线上发挥作用。合作学习除了学习外,还是在疫情期间构建学生“关系+联系”的良方,学生因合作而更加有社群感和同侪感。
3.多点动手。
线上教学让孩子从课桌前移开,这是好事。其实现在的学习已经也不应该只是“排排坐”了,天生活泼的儿童,让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固定在课桌前,这本身是反教育的,反天性的。现在呢?学生远在天边,即使教师知道他在开小差,也无法耳提面命。
教师网上拖堂时,一个学生“揭竿”,许多学生就会接龙了,你气得暴跳如雷,学生可能在屏幕后喜笑颜开,你却无可奈何。今天你“无可奈何花落去”,明天又“似曾相识燕归来”,你又能如何?
那如何让线上课堂能吸引学生、留住学生?教学就要从儿童天性出发,儿童的智慧长在他的手指尖。尤其是中低段的各个学科都可以思考让孩子动手“做”起来,多动手少动笔,多做少写,做中学、玩中学、动中学,也是新课标的精神。
老师要先转过来,从“讲”的课变成“做”的课,把写的“作业”变成“做”的作品,百花齐放。比如科学小实验“水中开花”,只有让孩子动手画起来、剪起来、实验起来,科学的种子才会在儿童心里扎根。
4.少点作业。
在“双减”的背景下,疫情的现实中,要处理好作业问题。作业问题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导火索,居家之中,足不出户,兼顾亲子关系也是教师工作的内容,关系不好,线上教学的质量也不能保证。因此,作业量要比平时线下的还要再降一点。
我们面临着一个无法忽视、却要正视的事实,线上学习让学校部分的教育功能转移到家庭,如果一家有几个孩子都在网课,对家长来说是巨大的心理挑战和压力。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够看到并关照到。
国内外无数研究都表明,作业和学生学习好坏并不成正相关,甚至不相关,所谓的相关,是只有考试考作业上的内容时,孩子的分数会有高有低而已。
在减少作业的同时,要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作业最好是能动手的实践的、个性化一点、弹性一点。有高度、有本事的老师,都应该能把自己学科“写”的作业变成“做”的作业,让孩子喜欢。
作业还关乎人性问题,作业的功能是育人,而被有些老师狭隘理解为“育分”。在作业设计和作业布置时,我们是否心中有人?重复性作业、惩罚性作业屡见不鲜,有些老师为了解气,罚学生作业严重超出规定,不但失去了作业的效果,还破坏了师生关系。
教育要回归到“人”,作业也要回归到“人”,这意味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心中要装着一个“人”。他需要呵护而不是惩罚,他需要进步而不是敷衍,他需要通过作业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帮助他、鼓励他。作业应该是链接师生之间“关系+联系”的桥梁,要让作业能带有师生的温度,演绎教育的故事。
5.来点翻转。
现在现实的班级没了,云上班级来了,强势的“教”松绑后,自由的“学”才会成为可能。
以前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现在看来,这样的翻转课堂不正是我们现在线上教学需要借鉴的吗?从线下走到线上,这是一种被动的“破”,从以教为主的方式走向以学为主的方式。那么,我们能否主动一点“立”呢?以此来重构我们的教学流程。要基于学生,基于学情,基于学习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项目化、合作化都是在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世界著名教育人、美国的肯·罗宾逊在《让学校重生》中说,“如果足球对孩子是最重要的,我们将尽一切努力让孩子踢足球。当我们开始采取这种方法,孩子就会看到我们重视他们所看重的价值,他们也开始回馈给我们价值。”技术与教学融合,借助技术来“翻转”。现在很多APP都有极好的粘性和互动性,可以大胆尝试,不要吊在某一个APP一棵树上,学会多爬几棵“树”。
6.整点项目。
研究性学习、PBL学习、STEM学习,都离不开项目,问题即项目,项目即阶梯,项目是学习的抓手,也是学习的助手。在项目中才能合作,才能发生自主的学习。
教师可以把书本中的内容转化成项目,把接近学生的生活转化为项目,把学生的想法转化为项目,把问题转化为项目。对此,可以从小项目先试起来,就地取材,因材施教。
项目从开始到完成,是在真实学习过程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合作力和创造力。其实,合作学习就是不同项目组的学习。项目学习也可以和作业改革结合起来,项目是学习,项目也是作业,要一揽子考虑,千万不可屋上架屋、床上加床。
7.调点比例。
在新课程方案中,不同学科被赋予不同的课时比例,这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尝试课程融合。比如像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整合、打通,腾挪出时间和空间,开发个性化课程,这是我们未来要学习和尝试的。
在当下疫情下,线上课程的比例要调整,要加大艺术、体育、劳动、信息科技、科学等课时,这些课程可以育人,也可以“滋养心肺”,打开心扉,拥抱生活。要适度降低语、数、外的课时比例,把线上课时和线下课时通盘考虑。重构线上教学,不是对原有课表简单修补,而是要动大手术,形成线上课程的个性化课程表。
北京十一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线下对我们或许有难度,线上是否会好一点呢?在线上,每一个家庭都可能是我们的“多功能教室”,家长是很好的“助教”,不要让“助教”只盯着那点书面作业,人都是喜欢新鲜和挑战,要引导,要引流,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
8.融点生活。
线上教学,让孩子学习和休息的边界也模糊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校园生活在家里是无法展开的。但是,孩子的学习离真实生活却是如此的接近,真正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在真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在无可抗拒的外力面前,对于教育而言是好事。灾难也是教材,经历就是教育,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最近一阶段,要让书本和生活成为“密接者”。身边的、眼前的、遥远的,鲜活的教材,都可以成为教材,成为项目,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会被不断拉大。
如果孩子只是局限于书本,他们自然就会“近视”,抬起头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我们要带着学生走出“桃花源”“象牙塔”,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现在正是好的机会。
9.增点温度。
学校要充满温度,堆满故事,让学生被温柔以待,让教育被慈善以怀,让温度爬上教育的枝头,让故事别上学生的衣襟。
家“校”合一,教育的场景发生变化,家长和我们之间联系客观增强了,家长和孩子因为学习碰撞的机会也多了,难免会鸡飞狗跳,当然也有母慈子孝。肯定,挑战多于平时。代际不同短兵相接,需要教师来助力,家长有时候会显得无助,这一点我们要理解。
首先,在日常的线上教学中要增加温度,营造和谐的教育场,软化亲子关系。其次,当亲子关系出现摩擦时,老师要做好调停人。和谐的亲子关系是网课质量的保障,好的网课要促进亲子关系。让我们比平时多加点“佐料”,多添加“柴火”。
10.加点运动。
学习是大事,健康也很关键。体育课要强化适合学生居家运动的项目,最好是亲子一起运动,要保证运动量。除了体育课外,运动要放在每一个老师心中。比如家务劳动就是很好的运动,孩子的家务劳动要增加。
要把“胖墩”“近视”纳入监控中,体育老师要对“胖墩”负责,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要对“近视”关心,这些都是教学质量。家长朋友也要多带孩子一起运动。
肯·罗宾逊说:“如果你是一位教师,对你的学生来说,‘你’就是系统;如果你是一名校长,对你管理的学校而言,‘你’就是系统;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对于所属区域的学校来说,‘你’就是系统。”
疫情依旧在,“网”事不如烟,线上教学,是在踉踉跄跄的摸索中走出来的。重构线上教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场,“你”就是系统,“我”就是系统,我们一起来建构线上教学的系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