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 致谢!
【课程标准】
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知识体系】
【知识拓展】
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
④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⑤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知识梳理】
一、原始社会
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石器(旧石器——新石器)
②生产关系的特点: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③上层建筑:氏族制度,氏族议事会。
4.氏族:①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物,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③发展: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注意: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氏族不是国家。)
5.原始社会的解体:
6.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二、奴隶社会
1.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人类社会上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2.阶级的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
4.国家的本质/含义: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5.奴隶制国家——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6.迈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①原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②结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7.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或倒退的标准: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8.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②生产关系的特点: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③上层建筑:阶级、国家的产生、奴隶主专制。
三、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铁器和农耕。
②生产关系的特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③上层建筑:封建君主专制、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迷信、道德,君权神授等
2.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3.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收取地租。(是主要方式,不是唯一方式)
4.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5.宣传的思想:君权神授。
6.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阶级矛盾)
7. 阶级斗争及表现: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四、资本主义社会
1.产生: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②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6.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影响:
①积极: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②消极: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机器生产。
②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上层建筑:自由、平等、博爱、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②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商品显得过剩。
③产生的原因:
A.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经济危机难以治愈。
9.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为什么?)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五、空想社会主义
1.产生原因: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2.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3.历史意义:
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地位)
②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4.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②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六、科学社会主义
1.产生的历史条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