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揭晓

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揭晓

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揭晓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揭晓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来,哲学社会科学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界立足中国,推陈出新,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维度拓宽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路。“秦汉基层社会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与运用”“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建构”均在2022年呈现出新的学术增长点。

2022年,中国秦汉史学界从国家治理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秦汉基层社会,探讨基层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方式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对比秦汉两朝基层治理模式差异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卜宪群表示,一方面,大批秦汉简牍资料持续性整理公布,内容大都涉及基层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新资料带动了新的问题意识的出现;另一方面,对中国国家治理历史底蕴与历史借鉴的现实需求,推动了学者对秦汉大一统国家形态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究,这是时代需要与学术研究之间的积极互动。从中国历史整体出发,将秦汉基层社会研究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结合,进一步探讨秦汉国家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应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现了“史料学转向”,一系列以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会议频频召开,国家社科基金、出版基金等不同层次的基金项目向史料学选题倾斜,文学研究的重要刊物刊发与史料相关的文章比重增加。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认为,在期刊目录、作家年谱、轶事钩沉、文学制度等诸多方面,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史料整理热,促进了现当代文学“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进一步分化,奠定了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史料建设基础。现当代文学史料建设形成一个新热点,既有巩固强化本学科学术竞争力的意义,也有助于弥补新时代整体历史叙事中社会学、当代史史料丰厚而文学史料相对薄弱的短板。

伴随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承担起日益重要的责任,加强对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性认知,成为重要研究课题。2022年,学术界围绕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区域国别学研究,怎样建立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知识谱系和学科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阐释了区域国别学作为一级学科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明确了区域国别学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建设思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陈恒表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需要新的区域国别研究,新的区域国别研究要破除以往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确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价值。

呈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新亮点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与学理支撑,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社会领域的发展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获取知识、创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源泉之一。“新发展阶段的社会治理创新”“百年变局下的国际经济体系重构”“元宇宙与数字化生存新叙事”等学术热点,不仅关注国计民生的可持续发展,更蕴蓄着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造的深广空间,反映了当下中国发展进步的崭新论域。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新机遇,也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2022年,学术理论界针对新发展阶段的社会治理转型及其应对、社会治理的数智化转型、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等实践创新,进行了学理阐释和理论总结。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文宏建议,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应立足中国自主的社会学知识体系建构,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方面持续发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效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城乡社会治理实践经验,探索总结提炼各具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与不安全的复杂格局,深刻影响着国际经济体系的底层逻辑。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看来,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思考大变局与世界经济增长新变革。首先,要从供需两侧双重冲击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全方位动态分析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其次,运用新方法、新视角,思考和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趋势和新增长态势。再次,深入研究和思考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深入分析和思考区域化、周边化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形成宏观经济政策综合溢出效应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同机制下的经济增长分析新思路。

元宇宙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互联网深度运用的想象力,成为产学研各方共同瞩目的话题。学术理论界对元宇宙的研究,延续着对人与技术、虚拟与实在、身体与精神、自由与秩序等问题的深思。对此,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教授赵星表示,元宇宙是人类对未来数字化生存的深远想象。与元宇宙相关学科需要进一步凝练逻辑自洽的理论根基,在未来数智时代形成敏捷治理机制,以自主可控、虚实交互、以虚强实为指引,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体系。

上一篇: 一轮 |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课复习纲要(2023最新教材)
下一篇: 收藏!建筑企业主要会计科目设置及工程施工科目使用说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