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桐乡姓氏录:汤,一个特别特别复杂的姓氏

桐乡姓氏录:汤,一个特别特别复杂的姓氏

桐乡姓氏录:汤,一个特别特别复杂的姓氏汤姓,宋朝以前,文献记载特别少,一般只能举出两个人,一个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汤惠休,一个是唐朝的汤灵澈,巧的是,这两位都是和尚,俗姓汤,而且都以写诗

名人姓汤古代历史人物是谁_古代姓汤的历史名人_姓汤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汤氏,源自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商朝也叫“殷商”,所以汤、商、殷三个姓氏是同根同源的。

“汤”字不难,大家都识得,但作为姓氏,却有着一段特别特别复杂的历史。桐乡地区特别稀见的姓氏,比如“羿”、“忻”、“木”之类,看起来很难,其实都不及汤姓复杂。

汤姓的复杂,要细说,三天三夜说不完,这里就简单一点说说。

汤姓,宋朝以前,文献记载特别少,一般只能举出两个人,一个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汤惠休,一个是唐朝的汤灵澈,巧的是,这两位都是和尚,俗姓汤,而且都以写诗出名。

宋朝以前,倘若遇到一个姓汤的人,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极其稀见的姓,就像我们现在遇见羿姓、姒姓一样。

奇怪的是,宋朝开始,汤姓一下子多了起来,至少比五代十国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按照人口增长率,这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事,奇了怪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这就要说到中国古代避讳的问题,因为宋太祖的爸爸叫赵弘殷,所以凡是跟“弘殷”一样的字,甚至读音相近的字,统统要改,姓氏也不能例外,比如《宋史》记载,洪拟的祖上本来姓“弘”,因为要避讳,就改姓了“洪”,弘、洪两字,宋朝的读音很相近。

同样的道理,姓殷的人也要避讳。《宋太宗实录》里写到一个叫“汤悦”的大臣,他原本姓殷,叫“殷崇义”,因为要避“赵弘殷”的“殷”,就改成了“汤崇义”。后来又因为宋太宗叫“赵光义”,连“义”字也要避讳了,他就索性改叫了“汤悦”,姓、名全改了。哎,可怜的汤悦!

我们知道,六朝到隋唐,殷姓与王、谢一样,是豪门大族,政治地位特别高,人口数量也多,到了宋朝,因为全国范围都要避“赵弘殷”的讳,殷姓一下子就消失了。所以我们现在读宋朝的书,看不到姓殷的人,就是这个道理。反之,汤姓却大量出现,在宋朝政坛上,除了汤悦,还有汤鹏举、汤思退、汤汉、汤中、汤巾等等,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

殷姓改成汤姓,是宋朝最流行的改法,因为殷、汤都出自商汤。宋朝灭亡以后,有的汤姓改回来,重新姓殷,有的索性不改,毕竟用了三百年,习惯了。所以现在的汤姓,就有了“真汤”、“假汤”的分别。真汤,就是宋朝以前就姓汤的人家;假汤,是本来姓殷,宋朝开始改姓汤的,这个现象比较多见。因此,汤姓见了汤姓,不一定是本家,当然,五千年前是一家。

殷姓除了改姓“汤”,也有不少改姓“商”的,比如唐朝诗人殷璠,宋朝人出版的书里,就把他改成“商璠”了,甚至连圣贤经传,也要改,比如《论语》里的“殷因于夏礼”,宋代石经就改作了“商因于夏礼”,经典尚且如此,不要说老百姓的姓了。因此,商姓与汤姓一样,宋朝以前并不多见,到了宋朝,一下子多起来。

除了汤、商,殷姓也有改成戴姓的,因为戴姓出自宋戴公,宋戴公就是商汤的直系后裔。明朝初年的殷奎,他有一部《强斋集》,第一篇就叫《殷氏谱序》,他就说他们家本来姓殷,宋朝时改姓戴,元朝才改回来,重新姓殷。但改回本姓的现象毕竟是少见的,因此,现在桐乡的汤姓、商姓、戴姓,很有可能本来姓殷。说得远一些,明代的汤显祖,要论起世系来,也许就叫“殷显祖”。

桐乡汤姓,明代就出现在地方志上,比如汤奇,崇祯年间做过乡饮宾,是地方知名人物,由此可见汤姓定居桐乡的历史比较地早。从历史记载来看,崇德县的汤姓数量,比桐乡县要多,但青镇(今乌镇)人汤棻,是顺治五年的举人,他也是桐乡地区唯一的汤姓举人。

崇德县的汤姓,出过不少贡生、秀才,但从乾隆四十七年汤燮元以后,就再也不出秀才了。桐乡汤姓,我特别喜欢清朝的汤望久,精通书法、医学,尤其是他的一本书,书名就叫《无人爱稿》,特别酷,我就喜欢古人酷起来的样子!

--END

上一篇: 上岳古村和官塅围村上榜
下一篇: 与你"湘"遇 | 科德学子感受湖湘文化研学之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