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141年—220年)
字仲德,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谋士和名臣。出生于东汉中平元年,是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人。本名程立,后来因为梦中在泰山捧日,改名为程昱。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起义军,显示了其早期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
初平三年,程昱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开始了与曹操的合作,成为其核心谋士之一。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成功阻击了吕布和陈宫的大军,保住了鄄城、范县、东阿三城,对于稳固曹操的根据地起到了关键作用。
程昱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包括在建安七年参与击败袁谭和袁尚的战役,采用北渡黄河的战略,打通水路,大败二袁,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赤壁之战前,程昱准确预测到孙权会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虽未被采纳,但后来的局势证实了他的判断。
延康元年(220年),程昱去世,享年八十岁。他以多谋善断著称,性格刚毅,与人多有冲突,但其对曹魏的贡献不容忽视。在汉末三国时期,程昱、曹仁和袁涣三人被誉为勇冠贲育,显示了他们非凡的勇气和能力。
魏国建立后,程昱担任卫尉,因与中尉邢贞发生争执,一度遭到罢免,但随后在曹丕代汉称帝时恢复职位,进封为安乡侯。程昱的一生见证了东汉末年的乱世和三国时代的形成,他不仅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也是魏国开国元勋之一,其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张超(?-195年)
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出生于东平寿张(今山东阳谷县),是陈留太守张邈的弟弟。他活跃于东汉末年动荡的年代。初平元年,张超与兄长张邈一同响应关东联军的号召,参与讨伐董卓的行动。他与兄长一同会合其他诸侯,共同组成讨伐联盟。
在讨伐董卓的联军中,张超推荐了臧洪作为诸侯同盟的宣誓者,显示了他在联盟内部的影响力。兴平元年(194年),在曹操讨伐陶谦、远征徐州之际,张超与张邈、陈宫共谋,推戴吕布为兖州牧,企图趁曹操不在时攻占其根据地兖州。
这一举动是对曹操势力的直接挑战,使得吕布得以在兖州立足,但同时也导致了与曹操的决裂。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回师后,对张超、吕布等人进行了反击。张超在抵抗曹操的进攻中,最终失败,被曹操所杀,其家族也遭受灭门之祸。
张超在东汉末年动荡时期,积极参与了多个历史转折点的事件,如讨伐董卓和反叛曹操,这些行为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最终遭遇不幸,但张超与其兄张邈的名声在后世依然被提及,成为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期的重要角色。
张超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在东汉末年动荡不安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对抗董卓和曹操的过程中,留下了自己鲜明的足迹。他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殷云霄(1480年―1516年)
字近夫,号石川,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诗人,以清廉正直和文学才华著称。出生于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弘治十八年(1505年),殷云霄考中进士,这是他仕途的起点。然而,第二年他就因疾病回乡,显示了他早期生涯的波折。
殷云霄因痛恨宦官刘瑾专权和朝政的昏暗,选择暂时不思出仕,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正德六年(1511年),殷云霄被招赴京候选,最终被授予南直隶靖江县县令的职务。在靖江任上,他展现了治理才能,安定地方,积极解决冤狱案件。
殷云霄注重地方建设,亲自参与修缮、改建城墙、学宫、社学、演武场等公共设施,并主持编纂了《靖江县志》,这不仅改善了民生,也丰富了地方的文化遗产。殷云霄有志于诗文创作,才情丰富,被视为“十才子”之一,这表明他在文学圈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殷云霄撰有《石川集》四卷,其中包括《行路难·水中走马》、《闻太初出游》、《芝田驿楼》、《简桂丹徒》、《舟过吴江寄方思道》、《九日得继之书》、《大堤诗》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情感表达能力。
殷云霄在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一事上,偕同官员上疏谏言,体现了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的品质。殷云霄不仅在政事上勤勉有加,且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这种文武双全的形象在当时颇为难得,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殷云霄的一生,虽短暂却充实,他在文学与政事上的双重贡献,为明朝中期的文化与政治风貌增添了光彩。他的清廉正直和文学才华,使其成为后世赞誉的对象。
吴铠(约1491一约1539)
字文济,号石湖,是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官员和诗人。出生于阳谷县城西关吴南园,其家族原本是江西南昌人,曾祖父吴大公在明初因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逃至山东阳谷定居。
吴铠的曾祖父因属于建文帝一派,在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避免株连,只身逃至山东阳谷,并在当地娶妻生子,吴铠的父亲澄也在此地成长并入学为生员。明正德九年(1514年),吴铠考中进士,这是他进入官场的起点。
吴铠初任行人之官,后升任南道(今南京)监察御使,但因父丧守孝未就任。服丧期满后,历任北京道监察御使、福建按察司副使、陕西肃州兵备、陕西布政司、云南按察使等职,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使并巡抚宁夏。
吴铠以清正著称,无论是在地方治理还是中央任职期间,都受到百姓和同僚的尊敬,是阳谷当地的乡贤。吴铠喜爱文学,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收录于清康熙十二年编纂的《阳谷县志》中,包括《盟台遗响》、《阿井胶泉》、《谷山春晓》、《七级古渡》等咏阳谷名胜古迹的诗篇。
吴铠的墓位于阳谷县城西南吴南园村西约30米处,至今仍保存完好,是聊城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铠的一生体现了明代士大夫的典型特质:既在科举制度下取得了显著的官场成就,又保持了个人的文学修养和清廉正直的品性。他在地方治理和中央政务上的贡献,以及留下的文学作品,使他成为了阳谷乃至山东地区的文化名人。
刘琰(1651~1711)
字公琬,号介庵,又称黄山先生,是清代官员、诗人,以其清廉自律和务实为民的精神闻名于世。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阳谷县城东八里营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父亲在他七八岁时去世,家庭经济状况更加困顿。
尽管家境贫寒,刘琰自幼酷爱读书,为了节省灯油,他常在夜晚以香火或月光照明继续学习,即使在严冬也不间断,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康熙九年(1670年),刘琰二十岁时参加童生试,顺利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康熙三十年(1691年),他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刘琰历任翰林院检讨、江宁知府、江西学政等职,他以清廉自律、务实为民的作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刘琰文学造诣颇深,著有百首诗歌,其诗风清新脱俗,曾被康熙皇帝盛赞为“清代李白”,可见其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除了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刘琰在官场中始终保持清廉,拒绝一切非分之财,即便是面对诱惑也坚守原则,被誉为“清官”典范。
在任江宁知府和江西学政等职时,刘琰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致力于改善民生,推动教育发展,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康熙五十年(1711年),刘琰去世,享年六十岁。
刘琰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工作业绩,被后人铭记为一位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好官,是清代官场中难得的佳话。刘琰的一生,是清代官员追求清廉、务实和文学修养的典范。他的生平和贡献,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德与才能,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
孟秋(1525~1589)
字子成,是明朝时期的学者,因其学识和品行而受到尊重,生于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祖籍山东茌平县广平乡孟家庄。其家族始祖孟通后来迁居到东阿县安平镇(今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的孟家海子村。
孟秋自幼性格稳重,端庄淳朴,展现出对学问的浓厚兴趣。他读书过目不忘,理解力强,能够迅速领悟诗书中的深意,不受传统训诂学的拘束,显示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孟秋的学术研究广泛,他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而且在文学、哲学等领域都有涉猎,是当时有名的学者。
他曾在不同地方担任过教谕、知县等职务,利用自己的学识服务于社会和民众。孟秋辞世后,被朝廷赐予“清宪”的谥号,这表明他在世时以清廉公正著称,得到了官方的高度评价。后人尊称他为“我疆先生”,这是对他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的一种认可。
孟秋留下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散文等,他通过文字表达了对社会、自然和个人修为的深刻见解。作为学者,孟秋对当时的学术界有所贡献,通过讲学、著书立说等方式传播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孟秋是一位集学识与德行于一身的人物,他在学术研究和官场实践中的表现,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形象。他的生活态度和学术追求,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孟秋作为一个典范学者的形象,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学习。
訾修林(1915~1978)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杰出将领,出生于1915年,山东省阳谷县訾海村人。他早年接受教育,1934年考入寿张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投身革命事业。1936年,訾修林考入邹平“乡建”师范,进一步深化了他的革命理论和实践准备。1939年,他正式参加八路军,开始了军事生涯。
在抗日战争期间,訾修林担任了多个关键职务,包括山东省莘县保安队政治处主任、中共河北馆陶县县委组织部部长、鲁西北游击队大队长、筑先纵队主任和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这些职务反映了他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訾修林继续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角色,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29旅政治委员,参与了多场关键战役,对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61年3月,訾修林被授予少将军衔,标志着他的军旅生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后,他担任了多个高级领导职务,包括工程兵工程指挥部政委,以及解放军铁道兵副政委等。
訾修林在1966年12月担任工程兵工程指挥部政委期间,参与了援越抗美行动,显示了他在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訾修林于1978年9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63岁。他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被永远铭记。
訾修林将军的一生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从投身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他始终站在国家和人民的最前线,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他的牺牲和贡献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周天爵(1775~1853)
字敬修,清朝大臣,原籍山东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窦营村),以其清廉刚直、勤政爱民的作风而知名。出生于1775年,自幼便展现出坚韧的性格,他以艰苦自立的精神成长,笃信王守仁的心学思想,这对他后来的为官之道产生了深远影响。
1811年,即嘉庆十六年,周天爵考中进士,从此步入官场。最初,他被归班铨选,意味着等待分配官职。1824年,道光四年,周天爵被任命为安徽怀远县知县,后调任阜阳县。他在此期间,尽心尽力处理民事,实施严格的法律制度,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
由于其政绩显著,周天爵很快获得了晋升,先后担任宿州知州、庐州知府等职。他后来官至按察使,并担任过总督级别的职位,包括湖广总督、漕运总督,还曾兼任南河河道总督等要职,显示了他在清朝政府中的重要地位。周天爵以严明著称,他在各地任职期间,坚决打击腐败,维护法律秩序,得到了百姓的尊敬。
在担任南河河道总督时,周天爵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对防洪和灌溉系统进行了有效管理和改进。作为漕运总督,他整顿了漕运体系,确保粮食运输的安全与效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周天爵一生廉洁奉公,从未涉足贪腐,即便在高位时亦能保持清廉本色。
他深受王守仁心学的影响,将其理念应用于实际政务,体现了儒学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实践价值。周天爵在1853年去世,享年78岁。他的去世不仅是个人生命的终结,也是清朝中期一位杰出官员时代的落幕。
周天爵以其清廉刚直、勤政爱民的形象,被后人誉为一代名臣,他的事迹和精神,对后世有着积极的启示和影响。周天爵的一生,是清朝官员追求正义、勤勉政务、关注民生的典范,他不仅在官场留下了辉煌的政绩,也在道德与学问上树立了榜样。
张令璜
字必友,又字心友、文仲,是清代山东阳谷县张秋镇人,以其卓越的学识、刚正的品格和显赫的官职而著称。自幼学习刻苦,对阅读有着极大的热情,这为他日后成为学者和官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张令璜中进士,这标志着他进入了清朝的官僚体系,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中进士后,张令璜被授中书舍人,这是一个负责起草文书的职位,通常由文学才华出众的人担任。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他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这一职务使他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显示了朝廷对他的信任。雍正初年,张令璜迁任顺天府尹,后又升任大理寺卿,这些职位涉及司法和行政管理,体现了他对法律和治理的深厚理解。
张令璜官至吏部左侍郎,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负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显示了他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张令璜以其刚正的性格著称,他处事果断,执法严格,深得朝廷的信任和倚重。
除了政治才能,张令璜也以文学才华闻名,这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是官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张令璜是清代山东运河区域通过科举入仕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成功为当地学子树立了榜样,激励了更多人投身于学习和科举考试。
张令璜的仕途经历,尤其是雍正初年的经历,为研究清代政治生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尤其是对于了解雍正初年朝廷内部的动态和政策走向。张令璜的墓志铭发现于2000年,不仅记录了他的生平,还为研究张氏家族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张令璜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追求学问、坚持正直和努力实现个人抱负,他的生平和贡献是清代历史中值得研究和传颂的一部分。张令璜的一生,是清代官员追求学问、清廉与政绩的典范,他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成为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素材。
张敬文(1902~1936)
原名张义堂,是著名的抗日英烈,他的生平充满了革命斗争和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事迹。生于山东省阳谷县田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丧母,9岁随父到大连谋生。
17岁时,他进入日本人开办的印刷厂做工,这段经历使他接触到了工人阶级的艰辛生活,也激发了他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抗意识。1925年,张敬文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任排长、连长等职,期间接触到了进步思想。
1927年,他去吉林省德惠县警察署当警士,这期间的合法身份为他后来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掩护。1929年春,张敬文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32年3月,任中共满洲省陶赖昭特别支部书记,开始在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秘密动员工人、农民参加抗日游击队。
1934年1月,张敬文到大连以《满洲日新闻》印刷工人的身份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1935年1月,被中共满洲省委任命为中共大连市委书记,继续发展党组织,加强工人运动。
1936年3月,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他以客栈老板的身份在道外开设荣华客栈,进一步开展工人运动和发展党的组织。在哈尔滨,张敬文的工作卓有成效,他积极发展地下党组织,加强与抗日武装的联系。
1936年6月,由于奸细告密,张敬文在哈尔滨被日本宪兵逮捕。面对日本宪兵的酷刑和威逼利诱,张敬文坚贞不屈,表现出了极高的革命气节。1936年10月13日,张敬文在日本宪兵的酷刑下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4岁。
张敬文在东北地区的革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壮大了党的组织,还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36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后,中共大连市委直属哈尔滨特委领导,张敬文的调任和工作对于保持党组织的连续性和战斗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4年9月1日,张敬文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牺牲和卓越贡献。张敬文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篇章,他的牺牲和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