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历史悠久。地处古济水(今黄河)下游、汶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与大汶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远在四五千年前,人们就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古往今来,历经沧桑。从西周至清,东平曾经为国、郡、路、府、州,并以郓州、京东西路、山东西路著称于唐、宋、金时期。其地名由来、政区疆域、都邑城廓,演变繁多。东平风光秀丽,文化灿烂。几千年来,这片神奇的土地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到此观光游览,他们在这里或吟诗作对,或会友逗留,或慷慨激昂,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今日推出“名人咏东平”系列沈维基诗作,敬请关注。
雨后延爽亭小憩
[清]沈维基
薰风朝爽一登临,傍石凭栏坐绿阴。
天未云霞开霁色,陇头笑语庆甘霖。
偶然得句闲题壁,更待披襟试鼓琴。
却似鸣蜩偏解意,隔林先作短长吟。
改筑东平城记
[清]沈维基
州西北十五里为埠子坡,故郓州城也。遗址犹隐约可睹。考之州乘,宋咸平三年,河水决水漫,城因以坏。春三月,州守姚铉奉真宗诏,移建州城于今地,筑土为之。元复毁于兵,明季屡葺屡圮。崇祯十三年,知州王奠民,令绅士分段认修,工最固,迄今百有三十年矣。风雨剥蚀之久,漫流侵啮之频,岌乎未圮者数版耳。我皇上御极以来,三十余年,旰食霄衣,凡所以厚民生、奠民居、臻斯民于仁寿之域者,睿虑至周,治郅隆已。复念承平日久,天下郡邑,城垣废修不一,诏核各省应修城工,别其缓急,按年以次兴修。东平州城,先于乾隆二十一年,经知州李时乘估报,需银一十八万六千四百五十九两零,造册详咨工部,奉准部覆,俟应修之年,即行题报兴修在案。三十三年例在应修。大中丞崔方伯梁,复悉心履勘。谓从前运道未开,汶水未旺,是以祇筑土城,已堪保障,自导汶济运,汇兖、泰各处泉水俱归汶河。州城之外,遂为众水所环,伏秋涨漫之时,水浸城根,土城易于坍卸。为一劳永逸计,必易土以砖始克经久。旧城周广一十六里,计二千七百六十七丈六尺。其西面一隅,多旷地及淤地,苇荡,以十六里之城垣,包罗空旷无用之地,甚无谓也。未便仍因旧制,多糜帑金,应将西面城墙基址,撙进缩短二里三分有余,城之表尽砌以砖。
确加以估计,奏请发帑一十六万五千四百一十九两七钱四分六厘。三十四年十月,续奉新例,再逐一减省,复增入未经估计之西城跟,应添筑跨空,需用银约计万金,而续估又减银二百两四钱七分七厘,实发银十六万五千二百一十九两二钱六分九厘,较原估土城银实节省二万一千二百四十两有零。庀材鸠匠,起工于三十四年岁次已丑三月二十七日。城周围凡十三里六分有奇。西面新筑城基,用柏木地钉七万三百余根,两头并筑跨空,共长二百八十二丈。灰土筑高八、九尺,递至三、四尺不等。周围基址,并先用灰土筑实,券台下五步,城身外皮三步,里皮二步,外皮用大石一层,累砖高八十七层,下六进,中五进,上四进,一律如式。全城共长二千三百四十七丈,高二丈,顶宽一丈二尺,底宽二丈一尺,拔檐陴墙垛,墙高五尺,里皮筑灰土沿边,上下均宽二尺,中心夯筑素土,上筑海漫灰土三步,砌海漫砖二层。城门五:东门二,曰龙虎,曰瞻岱;南曰望鲁;西曰秩成;北曰拱极。城楼五,马道五,月道五,月城五、月城门五,券台十,角台六,炮台一,方版筑之。始虑城中地势洼下,各添砌明沟一道,深三尺,口宽六寸,沟两旁甃以大石,金刚墙沟底亦甃以石。大券台下,计长四丈八尺,月城券台下,计长二丈四尺,遇水发,则填土以资堵塞,水退则启土以备宣泄。
居民便之,自兴工以来,凡检阅材料,督率匠夫,洎切实赶办工程之处,余悉亲为指画,虽簿书期会,听夕弗遑,犹日在风沙瓦砾中,酷暑严寒犹不敢苟安偷息者。兼每岁伏秋泛,大水围城,冲失物料无算,余历年薪俸悉资弥补。阅已丑、庚寅、辛卯,迄今壬辰之夏,告厥成功。而其间暑雨祁寒除报部停工外,尚未及二年之期也。自兹粉堞云联,石壕磐固。州人之生于斯、聚于斯、安居乐业于斯,能无感荷我皇上所以重民险,恤民隐者,高厚鸿恩万祀弗替也耶!即各宪承宣之德意,经画之远谟,所以为吾民计长久者,又曷可一日忘诸!用叙其颠末,书诸石,而为之记,时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夏六月。
神鱼泉说
[清]沈维基
东平州旧志:州东二十里有芦泉,发源芦山之阳,至北沙河入盐河达海,此余旧所闻也。乾隆丙戌岁夏去芦泉,十余步有泉出焉。泉之新出者甚多,余固未之奇也。今因修志,孙子家山始言,此泉大如车轮,突出如瀑布之急,水声闻里许。内有鱼,红白不一,隐跃出没无定,意以为瑞。谓余曰:“此泉独有异,请锡以嘉名。”余笑而未信。阅数月,陈子养源作《新泉记》,谓芦泉之东南有坎焉,水不盈尺。丙戌五月十七日,坎底忽陷,及日晡隐隐有象;十八日晨起往视,则豁然中开,空洞无底,共相警愕,疑为海眼。泉广二尺,从三尺,西涯有巨石,忽坠状,如方井,以物探之,巨石层叠,色如碧玉。水出石罅,泉中有鱼出水底,游泳水面,金色璀璨;又闻有金鲤逾尺,人偶一见之。陈子所记与孙子之言略同。其不同者,孙子谓泉见于六月,陈子以为五月;孙子谓鱼色红白不一,陈子以为金色。岂所见与所闻异耶?所谓新泉者,信有之;所谓红白色、金色鱼者,其信然耶。毋乃好奇之过,而因泉之突出,故为之张大其词耶。事非目见,固难臆断其有无,姑因二子之言,名其泉曰:“神鱼。”取杜工部神鱼人不见之句,以为有,则鱼固甚神;以为无,则人自未见,置其事于有无之间。而吾之名泉,总不虚。探奇者,不必以吾之名泉而信其事之真;核实者,亦不得以泉之无鱼而诮此名之妄也。
沈维基 (清)字心斋。海宁人。曾任山东东平州知事。平时收集单秘验方,试而效者,另记其验。辑成《沈氏经验方》 (后为裘吉生收入《三三医书》)。历官数州县,制丹药济人,屡获良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