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经常给我们家长说,一定要让孩子学点数学思维。
但对于数学思维是什么,还真的没有概念。根据老师的推荐,我购买了一些数学思维的题册。
负数的由来(负数的由来简介)
拿到题册,孩子说,这不就是找规律嘛。我一看那页上刚好是几个不同颜色的小球,一个间隔一个排列,然后猜测下一个小球是什么颜色。
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这就是数学思维呀。
按照我个人上学经验来说,数学就是公式呀算数啊画个辅助线等等这类的计算方式方法。
但现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一种变通,一种在理解了某种“数学原理”的情况下,表达出来的数学思考行为。
为了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好的数学思维,我也是各种尝试与寻找,毕竟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至少也得大差不差对吧?
在书店,我就找到了一本充满趣味性的数学书,它是“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吴军博士所著的《给孩子的数学课》。
这本书没有枯燥的数学内容说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讲述影响世界的40个经典数学问题,展现人类在数学中的智慧,同时带着孩子看到不同的数学世界,更好的对数学产生兴趣。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孩子在童年时期有自己观察、思考和感知事物的方式。没有什么行为比试图用我们的方式取代他们的方式更为愚蠢。”
而书籍的趣味性,就会带动孩子的天生好奇心与兴趣,他们就会愿意的深入了解书籍内容,更好的去感受书籍带来的魅力。
孩子上学期的时候,数学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搞了一个圆周率100位的背诵竞赛。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背诵,父母们各种的找办法,想我们家就采用了谐音梗进行背诵,很容易的将100位背诵了下来,并且跟着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也跟着能背诵个半半拉拉。
有这个的兴趣所在,这本书的的第一个故事刚好讲的就是圆周率,一下子让孩子兴趣满满,看了进去。
书中对于圆周率怎么算出来,书中将整个过程划分了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对应的权威讲解,比如阶段二,采用几何方法用从周长进行推算,也就是多边形边数越多,对圆周长的估算就越准确。
对于圆周率π的运用也很多,比如在计算机械从火车到手表等的设计制造就要用到,如果稍微不够精确,可能出现的结果就会差好多。
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要知道这种精确的方式,同时了解这种数学思维的转变,不是一路不通就不能进行了,而是换一个角度思维去考虑,可能得出来的会更加精确、完美。
数学最终的目的还是需要使用,而不知道纸上谈兵。所以在书籍中,讲解数学典型问题的时候,也提到生活的运用。
书中的第4个故事说的是进制的发明,我们都知道从0到9,十个数字就可以将世界上的所有的数字包含进去,但这些数字又是如何进行转换的呢?
还记得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投票计数使用的“正”字吧,它一共五笔,计数一次就是一笔,然后最后计票结束,直接5/10/15/20的数一数就可以得到,到底得了多少票。
但在原始时代,他们都是画杠杠来标识,但一旦杠杠多了,就容易出现眼花,非常的不容易记录。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正”字计数。
当然,在其他的国家也有其他的计数办法,比如在拉丁语系的国家用的是口字形1-5的计数法,而英语系的国家使用的是四竖杠加一横杠的方式计数。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以5计数。
进制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运用很广的,比如10进制,购物常用的1斤=10两,1元=10角,1角=10分,比如60进制的时间1小时=60分,1分=60秒,等等
还记得我们常说的半斤八两吗,其实在古代八两就是半斤,不要以为八两比半斤多哦~
每一次的数学进展,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支撑,我们现代看到的,也是在这些进展之后获得的成果,真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些历史,孩子们更应该了解,而不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过程的由来。
这些历史背景,吴军老师写的充满故事性,而不是死板的理论说教,所以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点,最终爱上数学。
我们都知道数字0,很多人以前质疑过,没有0是不是数字也可以很完整,但经过试验证明,没有0,数字并不完整,比如表示没有,比如表示整数等等。
在书中第5个故事“0的发明”中,将0的由来、负数以及阿拉伯数字都在历史故事中串了起来。
比如提到的0为什么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出现了两种合理解释,第一种是与古代印度人的计数有关系,石头搬完就是空;第二种就是与印度的古老的文化有关系,第二种的接受度更高一些。
这些背景历史的讲述,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感受那个时代的变迁,以及出现这种数学的必然性,启发孩子在当代现实中,如何去更好的开动脑筋,问到重点。
数学思维更多的就是在数学的世界中进行变通,将一些数学的内容进行融合并展示,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力更强。
它能够给我们点亮思想,换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来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学会追根问底,而不是只是“知其然”,更要掌握“知其所以然”。
发表评论